本文作者:蓝狐工商代办

“把观众拽进舞台画框”,新版《日出》再登曹禺剧场

“把观众拽进舞台画框”,新版《日出》再登曹禺剧场摘要: ...

新春伊始,曹禺剧场再迎新版《日出》。2月13日,这部青年阵容、全新解读的作品,经过去年的赴沪巡演再次归来。与观众一起在剧场里回到曹禺笔下的时代,感受经典常演常新的魅力。本演出将持续至2月22日。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剧照

2025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任院长曹禺诞辰115周年。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曹禺的众多经典之作不仅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还以其独特艺术魅力,持续影响着后世的戏剧创作。其中,这位伟大的剧作家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分别写就的《雷雨》(1933年)和《日出》(1935年),既标志着这位戏剧大师“出道即是巅峰”的早慧,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创作艺术的成熟。

《日出》本轮演出海报

《日出》作为曹禺家喻户晓的名作,自诞生至今近90年的时间里,不断被搬上舞台。深刻的主题、经典的人物形象,赋予了该剧永恒的舞台生命力。回首往昔,在北京人艺70多年的历史上,曾四度对《日出》有过演绎:1956年版(欧阳山尊导演)、1981年版(刁光覃导演)、2000年版(任鸣导演)、2010年版(任鸣导演)。

2021年,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落成之际,新排版《日出》作为新剧场的开幕大戏亮相。本版《日出》由冯远征导演,陆璐、杨明鑫、于震、雷佳等青年演员出演。全新的人物解读,独特的叙事角度,让当下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现代感十足的舞台,在唯美的舞美象征中,让观者齐齐将目光投向人物的内心世界,连接了现实与想象的空间。

剧照  于震(中)饰演潘月亭

剧照   陆璐饰演陈白露

剧照 杨明鑫(左)饰演方达生

据介绍,2024年10月至11月,北京人艺大规模赴沪巡演,《日出》作为代表人艺新生力量的作品参与巡演,接受了上海业界专家和观众的检验。沪上文艺评论家充分肯定了作品的创新:“《日出》的处理令人惊讶,整出戏以方达生的视角打开,以方达生的清醒劝说,以及陈白露的沉沦贯穿。舞台风格是现代的,灯红酒绿的标志始终陈列在那里,以此提示着时代的反差。”

观众则从青年演员表演等方面给予肯定:“《日出》真是精彩绝伦!北京人艺的年轻演员表现得非常出色!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希望每个人都能将幸福紧紧握在自己手中。”“《日出》是一部纯硬的正统话剧,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北京人艺版非常推荐,每个演员都非常立体生动,演得极好!”

2月13日,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等在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向曹禺半身铜像敬献鲜花。

2月13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参观曹禺故居纪念馆。

“走出去,‘见世面’对青年演员提升舞台掌控力很有帮助。”导演冯远征表示,去年的巡演让青年演员们经历了考验,也收获了肯定,“这让他们能更有信心,也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接下来的演出。”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就在本轮首演的当天上午,自己带队亲赴天津,代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首演结束后,演员们集体向舞台上打出的曹禺先生投影鞠躬致意。摄影 王诤

“我们一行人第一站先去了河北区民主道上的曹禺故居纪念馆,向先生的半身铜像敬献了鲜花。他是我们的老院长,对于北京人艺的事业有立基、开拓之功,更用一部部经典的剧作为我们的演出保驾护航。不管是1956年首都剧场,还是2021年北京国际艺术中心·曹禺剧场在落成开幕之际,都是选用《日出》作为开幕大戏。2000年,任鸣导演版的《日出》中,我也出演过方达生,后来又作为最新一版《日出》的导演,我想这既是一种呼应,也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在纪念馆抚今追昔更是感慨万千。”冯远征说。

“导演是演员的镜子。”冯远征说道,“排练过程中,我经常会问为什么,让年轻演员去回答,希望他们能够自己去找到答案。”新版《日出》上演至今近四年,已经先后演出了五轮。演员们越来越多地投入了对角色的思考,更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人物内核的体现,实现了演员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加持与成就。

“新一轮的演出我有明确目标,要在文本上继续下功夫。让自己经过沉淀,再回到剧本中去,去寻找新的答案。”饰演陈白露的陆璐,在舞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成长,也让自己对角色的呈现更具清醒的力量。“从觉得这个角色离我很远,到喜欢上他,再到从他身上受到影响,这就是我这几年的变化。”饰演方达生的杨明鑫在演出过程中不仅深入角色,更让角色为自己带来能量,“他的真诚和单纯,能够不断擦拭我,也能影响很多观众。”

饰演潘月亭的于震表示,“在中戏读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在中国的话剧作品中,论人物关系之复杂,矛盾冲突之强烈,无出《雷雨》之右。同样是作为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雷雨》固然经典,但我个人认为《日出》更是跨越时代的——它里面所有的人物,我们在当下社会依旧看得到。通过精读原著剧本,尤其是研究他的行为动作,我觉得潘月亭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人物,他非但不那么可恨,甚至还有点可爱可笑。这么多年下来,我更敢于去演绎他,进而同年轻演员们一起,把观众拽进舞台这个观演关系的画框之中。”

摄影/李春光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