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华山感染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出门旅行本是放松心情、探索世界的美好时光,然而突如其来的健康问题却可能让整个旅程变得措手不及,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旅途中,突发疾病如何正确应对?如何确保在异国他乡遇到健康危机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今天,我们从旅行医学的角度,探讨在旅途中常见的健康风险、应对策略,以及如何做好旅行健康防护,确保旅程安全无忧。
为什么旅行时更容易生病?
许多人认为,自己平时身体健康,旅行途中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事实上,旅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疾病更容易发生或加重。
•时差变化与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
•空气污染与过敏原接触: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花粉浓度可能引发呼吸系统问题。
•公共交通与人群密集:飞机、高铁、地铁、景点人流密集,病毒传播风险增加。
•饮食与水质差异:食物不洁或水土不服可能引发旅行者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过度劳累与体力透支:高强度行程可能让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更容易感染病毒。
旅途中突发疾病如何处理?
旅行中可能遇到的突发医疗状况不仅限于流感,还包括消化道疾病、心血管事件、外伤、中暑等。以下是最常见的旅行突发疾病及其应对方法:
1. 发热与呼吸道感染(流感、感冒、肺炎)
•症状:高烧(>38.5℃)、剧烈咳嗽、喉咙痛、全身酸痛、极度乏力
•应对措施:
①轻度症状(感冒)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烧,多喝水、休息
②高热超过3天、呼吸困难、剧烈胸痛时应立即就医
③旅行期间高风险人群(老年人、慢病患者)应尽早服用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
2. 旅行者腹泻
•症状: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伴有低烧
•原因:饮食水土不服、不洁食物或细菌/病毒感染
•应对措施:
① 轻症时可服用蒙脱石散或洛哌丁胺止泻,补充电解质(口服补液盐)
② 腹泻超过3天、高烧、血便、剧烈腹痛时应立即就医
③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生食、不喝生水,尽量选择熟食和可靠水源
3. 食物过敏或过敏反应
•症状:皮疹、喉咙发痒、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
•应对措施:
① 轻度过敏可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扑尔敏)
② 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严重者可能需要注射肾上腺素
③ 有食物过敏史者应在点餐前与餐厅确认食材
4. 高原反应(高原病)
•症状:头痛、气短、恶心、疲倦,严重者出现肺水肿或脑水肿
•应对措施:
① 轻度症状可减少活动,多休息,多喝水,并服用乙酰唑胺
② 严重症状(剧烈头痛、意识模糊、无法行走)时应立即下撤至低海拔地区并就医
③ 预防措施包括逐步适应海拔,避免剧烈运动和酒精摄入
5. 晕车、晕机、晕船
•症状:头晕、恶心、呕吐
•应对措施:
① 乘车或乘船前30分钟服用晕车药(如茶苯海明、东莨菪碱贴片)
② 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低头玩手机或阅读
③ 严重呕吐时可服用胃复安止吐
6. 心血管事件(胸痛、心悸、高血压波动)
•症状:胸闷、心慌、头晕,严重者可能发生心梗
•应对措施:
① 既往有心血管病史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
② 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③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7. 外伤、扭伤、骨折
•应对措施:
① 轻度扭伤可冷敷24小时后热敷,并抬高患肢减少肿胀
② 出血伤口可用碘伏消毒后包扎止血,如伤口过深需就医
③ 骨折或无法活动时,应立即就医,不要随意移动受伤部位
如何在国外就医?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日本119、美国911、欧洲112、澳大利亚000、新西兰111等)
•联系旅行保险公司,部分保险提供医疗翻译和直付医疗服务
•优先选择国际医疗机构,如日本的大型医院、美国的Urgent Care、泰国的私立医院
•使用翻译软件,或向酒店或使馆求助
如何选择合适的旅行保险?
旅行前购买合适的保险,可以有效降低突发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选择时应关注:
•医疗保障额度:前往美国、日本、欧洲等高医疗成本国家,建议医疗额度至少10万-50万美元。
•紧急医疗救援:是否覆盖急诊、住院、手术及医疗转运至国内或更先进的医院。
•直付 vs 报销:部分保险可直接支付医疗费用,避免旅客垫付高额医疗费。
•语言与协助:是否提供24小时医疗热线,能否协助预约医院、提供翻译支持等。
•行程取消与变更保障:因生病无法继续旅行时,能否赔偿机票、酒店费用。
购买时,建议选择知名保险公司,仔细阅读条款,确保涵盖目的地,并妥善保存保单和保险公司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家庭出游,一人生病是否需要改变行程?
旅行中突发疾病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及时评估病情,合理调整计划。在保证患者健康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行程,而非一味坚持或全部取消,可以减少损失,也让整个家庭都能安心出行。当家庭旅行中有人生病时,是否需要调整行程,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当地医疗资源。以下是几个关键考虑因素:
1
轻症(如轻微感冒、轻度腹泻)
•若患者症状较轻,可在酒店休息1-2天,减少户外活动,同时保证充足水分和营养。
•其他家庭成员可选择调整行程,安排低强度活动,如室内景点、附近公园,避免过度劳累。
•确保患者随时能联系到家人,并携带必要的药品或医疗设备。
2
中等症状(如高烧、严重腹泻、明显呼吸
不适)
•适当调整行程,减少长途移动,优先让患者在酒店或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考虑缩短行程,或安排其他家庭成员继续旅行,而陪护人员留在当地照顾患者。
•如果病情有恶化趋势,尽早就医,避免拖延加重病情。
3
重症(如持续高烧、呼吸困难、严重脱水
或意识模糊)
•立即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需要取消或提前结束行程。
•若患者需住院治疗,应联系旅行保险公司,确认是否可安排紧急回国或更高级别的医疗转运。
•家庭成员应全力配合医疗安排,并考虑分工:一人照顾患者,其他人照看儿童或处理行程变更事宜。
决定调整行程的原则
•患者是否能安全旅行:如果高烧未退、腹泻严重或需医疗观察,最好暂缓行程,避免病情加重。
•旅行条件是否适合:如行程涉及高强度活动、长时间交通(如长途飞行、高海拔地区),建议推迟或取消。
•家庭整体感受:若家人对旅途失去兴趣、情绪受影响,强行继续可能带来更多不适,适当调整或回国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健康才是最好的旅行保障
旅行让我们开阔视野、体验不同文化,但无论去哪里,健康始终是旅途最重要的保障。
不要让突发疾病毁掉旅行体验,更不要让忽视健康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一次愉快的旅行,始于精心的规划,也依赖于科学的健康管理。愿大家都能健康出发,平安归来,以最好的状态去探索世界的精彩。
供稿:王新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