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地级市”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苏州市统计局2月5日发布的“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当地去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3.7亿元。由此,苏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年度社消零总额过万亿的地级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反映实物商品的消费情况,通过对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主体开展调查得到,指企业(单位、个体经营户)在交易中出售给个人、社会集团(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得的收入金额。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由实物商品需求的总量和变化趋势,可以判断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影响程度;零售又是流通的终末环节,对经济变化的反应直接而灵敏。因此,“社消零总额”是一项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为今年第一项重点任务的情况下。
与“GDP万亿城市”相比,“社消零万亿城市”更为“金贵”。目前中国大陆有26个“GDP万亿城市”,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万亿的只有7个,分别是上海(2024年1.79万亿元)、重庆(1.57万亿)、北京(1.41万亿)、广州(1.11万亿)、深圳(1.06万亿)、成都(1.03万亿)和苏州——它们也是城市GDP排行榜上的TOP7(排序有不同),GDP门槛为2.3万亿元。
人口是影响一个地区社消零总额的基础因素。其余六市中,面积最大的重庆常住人口最多,近3200万(2023年末数,下同),最少的深圳也接近1800万,苏州的人口总量不到1300万,与副省级省会城市杭州、武汉相仿,而后两者去年的社消零总额都未到8000亿元。
苏州。 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21年出台的《苏州市商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社消零总额过万亿,为此,当地持续打造“双12苏州购物节”“五五购物节”“夜ZUI苏州”等消费品牌,出台发展首店经济、夜经济等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域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制造业优势、人口结构等,近年苏州社消零总额增长显著。2024年,当地抢先释放“两新”等政策效应,加力扩围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措施,社消零总额增速达4.8%,在7个“社消零万亿城市”中领先,快于全国水平1.3个百分点,总量提前破万亿。
消费被称为“收入的函数”,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因素。苏州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江苏首位,2024年为77524元,是全省(55415元)的1.40倍、全国(41314元)的1.88倍,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
据《苏州日报》去年12月报道,当地以0.09%的国土面积和全国1%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3%的工业增加值,4%的实际使用外资和6%的进出口总额。作为全国的经济大市,苏州的工业优势突出,1.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覆盖35个工业大类、171个中类、516个小类,规上工业总产值逾4万亿元,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仅次于深圳,正打造全球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按照统计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卖方所在地”计算,既包括本地企业销售在本地的实物商品金额,也包括销往外地的;同时,将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计入相应商贸单位的实际经营地区,而非平台注册地区。繁荣的制造业,使苏州持续以新供给、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激发消费潜力。
苏州已提出将规上工业总产值推上5万亿元台阶的目标。 “苏州发布”图
人口结构也会对社消零总额产生影响。2023年末苏州全市常住人口1295.8万,其中户籍人口仅786.8万——相对年轻的外来人口的涌入,使苏州15-59岁人群的数量达877.0万人,即每三个常住人口中有两人以上处于劳动年龄,利于大宗消费增长。
去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后者主要针对大众消费;4月,苏州在全省率先推出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一揽子政策,补贴资金总额1.2亿元,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
据江苏媒体报道,“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季”活动补贴额度2000万元,涵盖20类商品,消费者可享政府补贴、商家补贴、厂家补贴、旧机抵价四重优惠,单笔补贴最高1500元,单个用户累计补贴最高4500元。对汽车以旧换新、直接新购各补贴5000万元,单车最高补贴6000元,全市484家经销企业开展配套促销并争取厂家优惠,放大政策带动效应。
据统计,去年苏州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2%,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57.4%;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7.2%。
同时,在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线上消费活跃,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
苏州加快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苏州民政” 图
据“十四五”专项规划,苏州商贸业的发展定位为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显著提高在全国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成为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今年,苏州仍将把提振消费放在突出位置,开拓新业态、新场景,落实好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大宗商品消费;组织开展各类直播赛事,加大对直播头部机构、人才的培育招引力度;出台首发经济发展政策,引进落地各类品牌首店200家以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