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黑海东头望大秦:亚欧佛教、宗教交流与合作

黑海东头望大秦:亚欧佛教、宗教交流与合作摘要: ...

2024年8月30日至9月1日,第二届“人类的竞争与互鉴互补”旭日年度论坛在英国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举行,60余位学者参加。本次论坛由开幕式、主题演讲、两个分论坛及闭幕式组成。分论坛的主题分别是“黑海东头望大秦:亚欧佛教、宗教交流与合作——历史、现状与未来”与 “医王疗三毒、航师度九厄:全球史与交叉学科视域下的佛教与医疗”。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分论坛“黑海东头望大秦:亚欧佛教、宗教交流与合作——历史、现状与未来”分为7个专题场次:“佛教在欧洲:哲学与心理学的纠缠”、“象教西行:由海及陆,从古到今”、“禅”、“佛教连接的欧亚大陆”、“佛教学在欧洲的兴起”、“中亚与中东(1)”及“中亚与中东(2)”。深入探讨了亚欧之间佛教及其他宗教的交流历史,并对当前的宗教互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佛教在欧洲:哲学与心理学的纠缠

第一个专场“佛教在欧洲:哲学与心理学的纠缠”中,共有5位学者发表了演讲,由香港大学贺祺雅(Georgios T. Halkias)主持,伦敦亚非学院巴瑞特(T. H. Barrett)担任评议人。

司岱岚(Rafal K. Stepien)、羊安吉(Agnieszka Kozyra)、艾离泽(Richard Ellguth)、简深博(Berthe Jansen)、泽柏轲(Tenzin Tsepak)

首先,奥地利科学院的司岱岚(Rafal K. Stepien)探讨了佛教在欧洲哲学中的地位。他指出,虽然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哲学系,但佛教哲学在这些机构中几乎不存在。尽管如此,仍有大量佛教哲学研究,只是这些研究更多出现在其他学术机构中。他的报告旨在厘清佛教与欧洲哲学的错位关系。

华沙大学的羊安吉(Agnieszka Kozyra)比较了西田几多郎两部作品《善の研究》和《场所的论理と宗教的世界观》中对佛教与基督教世界观的看法。她分析了西田在这两个宗教中关于人性、伦理和宗教皈依等问题的跨文化对话,并提出西田的思想可以被视作“匿名佛教”,与卡尔·拉纳(Karl Rahner)的“匿名基督教”相似。

柏林自由大学的艾离泽(Richard Ellguth)探讨了民国时期中国佛教知识分子如何吸收和融入西方宗教心理学概念。他指出,通过期刊如《海潮音》和《现代佛教》,中国佛教学者采用“宗教情感”和“神秘主义”等西方概念,这些理论不依赖于一神论,让佛教能够与基督教展开新的学术对话。

莱顿大学的简深博(Berthe Jansen)介绍了荷兰神智学家约翰·范·马嫩(Johan Van Manen)及其对喜马拉雅佛教的研究。范·马嫩关注藏传佛教及当地宗教实践,并收集了大量藏传文本和文物。他在喜马拉雅地区与欧洲学术界之间扮演了“知识促成者”的角色,对喜马拉雅佛教学术研究有重要影响。

最后,来自莱顿大学的泽柏轲(Tenzin Tsepak)分析了20世纪初西藏自传中的宗教皈依经历。他探讨了西藏人在喜马拉雅边境城镇与基督教等宗教的交流,展示了这些人如何在不同宗教中灵活穿梭,不拘泥于单一信仰,展现了宗教身份的流动性与灵活性。

总结来说,这场研讨会展示了佛教在不同文化中的多样性及其与其他宗教和哲学的交互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视角。

象教西行:由海及陆,从古到今

第二个专场为“象教西行:由海及陆,从古到今”,此场次由复旦大学胡晓丹主持,汉堡大学蓝山(Nelson Landry)担任评论,共有5位学者发言。

贺祺雅(Georgios T. Halkias)、Lin Chia-Wei、阚亚俪(Alexandra Kaloyanides)、汲喆、柏安庭(Amandine Péronnet)

香港大学贺祺雅(Georgios T. Halkias)探讨了佛教与希腊、罗马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他强调,希腊文化与佛教在海上贸易、欧亚大陆商业路线、宗教交流和艺术等多个层面上互相影响。他认为,这种跨文化互动并未导致两者的融合,而是解构了佛教与希腊文化之间的界限,进一步丰富了“希腊佛教”的内涵,展示了希腊和佛教文化历史上并非两个完全独立的实体。

随后,来自洛桑大学的Lin Chia-Wei讨论了《贝尔拉姆与约瑟伐特》这部佛陀传记故事的跨文化和跨语言传播历程。这一故事从印度传到中古波斯,再经阿拉伯语、乔治亚语、希腊语,最终进入欧洲。这种跨语言传播也涉及了不同的宗教,从摩尼教到伊斯兰教,再到基督教。他分析了在不同语言转换过程中的翻译策略,并研究了其中佛教术语和专有名词的语言变化。

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阚亚俪(Alexandra Kaloyanides)考察了19至20世纪初期东南亚河运对佛教思想向欧洲传播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英国控制的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该公司不仅促进了缅甸经济的变革,还将缅甸佛教形象宣传给欧洲游客。她通过分析公司档案、乘客手记和缅甸王室书信,探讨了欧洲人对缅甸佛教的理解,以及这一理解如何与当时的东方主义佛教观相互比较。

来自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的汲喆教授回顾了法国在汉传佛教研究中的历史和发展,指出法国在西方学界中对汉传佛教研究的先驱地位。法国强大的人文学科传统、精英教研体制及学术延续性,为其在过去两百年间建立了深厚的学术传统。他详细分析了法国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典范与学科建设,并展示了其在推动佛教研究中的影响。

来自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的柏安庭(Amandine Péronnet)聚焦于20世纪中国佛教学院的发展,特别是这些学院如何培养符合官方需求的宗教专业人才。她的研究以五台山尼众佛学院为例,揭示了中国佛教学院对其他教育模式的兴趣,以及与欧洲学术传统在教育方法论上的潜在对话。

总结来说,这场研讨会展示了佛教在不同文化、语言和历史脉络中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并展示了佛教在全球语境下的多样性发展。

第三个专场为“禅”,简深博(Berthe Jansen)主持,司岱岚(Rafal K. Stepien)评论。

史可然(Przemysław Skrzyński)、马场纪寿(Norihisa Baba)、安西泰(Antoine Cid)

雅盖隆大学史可然(Przemysław Skrzyński)报告了波兰禅宗佛教的形成过程,探讨了铁幕背后的宗教与政治互动。

东京大学的马场纪寿(Norihisa Baba)探讨了日本僧人释宗演如何与巴利文学会创始人瑞斯·戴维斯(T. W. Rhys Davids)相识的过程。释宗演在1887至1889年间逗留锡兰,受瑞斯的启发,致力于将佛教传播至西方。他后来派遣弟子至美国传教,从而促进了东亚佛教与西方学术界的交流。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的安西泰(Antoine Cid)集中研究了20世纪初中国诗僧苏曼殊与西方传教士Rev Lopez之间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展示了中西方思想与文化交流的动态过程,反映了当时跨文化对话的深层意义。

这三位学者的演讲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佛教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交流与传播,揭示了宗教、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复杂互动。

佛教连接的欧亚大陆

第四个专场为“佛教连接的欧亚大陆”,由斯特拉斯堡大学金庆坤(Kyong-Kon Kim)主持,哈佛大学汪悦进(Eugene Wang)评论。

印照(代表湛如发言)、王倩、王晶波

首先,北京大学的湛如教授探讨了佛教作为连接中欧文化的纽带及其历史意义。他指出,欧亚大陆是许多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并且在历史上一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佛教作为印欧文明的宗教,具有与欧洲文化的天然联系。湛如强调,通过汉传佛教的平台,可以加强中欧之间的文化和宗教互动,这对促进中美关系和世界和平也具有潜在作用。

四川大学的李翎教授通过佛像制造技术,展示了早期欧亚文化交流的实例。她指出,最早的佛像从2世纪起在印度出现,随着商业与贸易的频繁,外国商人对佛教的影响促使僧人改变了佛教纪念物的设计,开始出现以佛传故事为主的叙事性雕刻。李翎强调,这些佛像反映了文化交流,尤其是亚历山大及希腊化文明对佛教艺术的影响。

来自郑州大学的王倩教授分析了北朝时期四臂神像的来源与演变。她指出,四臂神像起源于印度,在北朝时期,这类神像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佛教护法神为主,后期则随着祆教信仰进入中国。她认为,四臂神像的形象和职能发生了变化,反映了文化交流和宗教信仰的演化过程。

最后,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王晶波教授探讨了敦煌文献中佛本生故事的传播情况。她指出,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保存了大量记载中西文化交流的文献。其中一则佛本生故事在亚欧大陆广泛流传,并受到了古埃及神话等其他文化元素的影响,这展示了民间故事如何在文明交流中不断演变。

这场研讨会展示了佛教在欧亚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从佛像制作、神像演变到民间故事的传播,讲者们揭示了佛教与其他文化和宗教互动的丰富历史。

佛教学在欧洲的兴起

次日,第五个专场“佛教学在欧洲的兴起”由羊安吉(Agnieszka Kozyra)主持,伯明翰大学海睿思(Elisabeth J. Harris)担任评议,共有4位学者发表了演讲。

蓝山(Nelson Landry)、金庆坤(Kyong-Kon Kim)、王迈休(Matthew King)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雪涛介绍了德国学者约翰内斯·诺伯尔(Johannes Nobel)及其1927年翻译的《鸠摩罗什传》。诺伯尔早年研究印度学,后来专注于佛教研究,并学习汉语和藏语。他的《鸠摩罗什传》德文译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精确还原了人名、地名及书名。李雪涛系统研究了诺伯尔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随后,汉堡大学的蓝山(Nelson Landry)探讨了佛教中“神异”现象在西方学术界的误解。西方学者如叔本华等将佛教视为理性宗教,忽略了其中的神异元素,如奇迹故事和圣物崇拜。为了迎合西方理性主义,学者们重构了一个“原始佛教”,去除了民间宗教元素。蓝山深入分析了这些神异现象在西方学术界的接受历史,并讨论了“神异”作为跨文化概念的翻译问题。

斯特拉斯堡大学的金庆坤(Kyong-Kon Kim)重点探讨了19世纪法国学者欧仁·布尔诺夫(Eugène Burnouf)对佛教的语言学和历史学研究。他的学术方法对法国和欧洲佛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王迈休(Matthew King)探讨了法国学者让-皮埃尔·阿贝尔-雷穆萨(Jean-Pierre Abel-Rémusat)如何通过研究清朝中亚语言和文化,重构了“佛教亚洲”的概念。他分析了雷穆萨从清廷四语辞典中汲取灵感,将中亚佛教学术和清朝帝国形式转化为西方学术研究的基础,奠定了佛教研究的现代框架。

这些讲者的演讲涵盖了佛教研究在中西方学术界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文化与学术交流中的关键贡献与挑战。

中亚与中东(1)

第六个专场“中亚与中东(1)”由柏安庭主持,由Lin Chia-Wei、刘屹担任评议。

胡晓丹、陈金华

复旦大学的胡晓丹教授探讨了“佛”在摩尼教中古伊朗语与汉语文本中的不同表达方式。摩尼教作为跨文化传教的世界宗教,其经典在不同语言中有着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中古伊朗语文本中,“佛”这一术语出现次数较少,而在汉语文本中,尤其是敦煌的《下部赞》中的译本中,“佛”成为频繁使用的神名。胡晓丹通过对这一术语的比较研究,试图揭示伊朗语和汉语摩尼教徒对“佛”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

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教授聚焦唐代于阗质子智俨/智严的复杂生平,讨论其在唐朝作为佛教翻译家和禅师的多重角色。他指出,智俨可能就是《宋高僧传》所记载的僧人,俗名尉迟乐,曾是于阗国王的质子,后奉旨出家,成为一名重要的译僧。通过重构这一历史人物的生平,陈金华展现了大唐佛教的世界主义特质。

这两位讲者的演讲揭示了佛教在中亚和中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并展示了佛教翻译与思想传播的复杂历史背景。

中亚与中东(2)

本分论坛最后一个专场由关亚俪主持,倪楠和刘屹评议。

刘屹、孙英刚、倪楠

首都师范大学的刘屹教授探讨了《僧表传》中的“罽宾路梗”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僧表无法前往罽宾是由于嚈哒的南侵导致战乱。然而,刘屹提出,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地震,阻塞了帕米尔高原通往印度河谷的道路。通过分析当时中国僧人西行的路线,刘屹认为僧表因为地震而放弃了西行的计划,并讨论了当时从西域到罽宾的交通路线以及罽宾的具体位置。

浙江大学的孙英刚教授探讨了迦必试(Kāpiśa)在中古时期中国佛教中的重要性。他分析了迦必试在佛教传播中的角色,尤其是在中国佛教僧人与西域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倪楠聚焦于不空羂索心陀罗尼的多语言传播,尤其是在中古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她分析了这部经典从公元587年首次译成汉语后,如何在中国、藏区、粟特地区和西夏地区流传了约800年。倪楠详细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佛教文献翻译的差异,并通过文献学方法研究该经典在敦煌和宁夏地区的传播和崇拜现象。

这三位讲者的报告涵盖了佛教在中国与西域地区的交通路线、文化交流及经典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文本学视角。

主题演讲

2024年9月1日的主题演讲由汲喆教授主持,三位学者分别探讨了佛教的历史与文化跨界交流,深入解析了东方主义、跨文化想像与佛教医疗实践。

首先,伯明翰大学的海睿思教授(Elizabeth J. Harris)以“东方主义的复杂之处:以威廉·奈顿为例”为题,介绍了19世纪东方学者威廉·奈顿(William Knighton)的贡献。他的著作不仅书写了佛教,还批判了传教士的观点,推动了佛教在英国的现代化呈现。海睿思教授指出,奈顿的生平与作品反映了东方学内部的辩论,这些辩论影响了佛教如何在英国精英和大众中被理解和吸收。

北京大学的陈明教授则通过“身为佛医王?——耆婆图像的跨文化想象”,分析了佛教“医王”耆婆(Jīvaka)的形象如何沿着丝绸之路传播至南亚、中国、东亚与东南亚。耆婆在不同文化中被赋予了各异的象征意义,这些图像的跨文化流传反映了多地区、多民族对耆婆形象的不同想象。

最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萨毘尔教授(Pierce Salguero)以“泰国北部兰纳地区的佛教疗法”为题,聚焦兰纳地区的佛教医疗实践,并介绍了P大师的治疗方式,包括圣水、草药制剂与护身符纹身等,这些治疗手法与佛教符号深度结合,展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身份。这场研讨会展示了佛教文化在不同历史背景与地区中的多样性与跨文化互动,为理解佛教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

结语

本论坛展示了亚欧之间丰富的佛教与宗教交流历史,并为未来的学术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向。各专题从佛教在欧洲哲学界的影响、佛教与基督教世界观的对话,到波兰禅宗佛教的形成及佛教作为欧亚文化连接的历史意义等多方面展开讨论。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佛教传播、佛教艺术与哲学的深入研究,为佛教在全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理解。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