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营商环境,如同阳光、空气和水,润物无声。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电力历来是其中的重要养分,能够厚植经济沃土,助力企业向下扎根,释放生长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23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24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广州“获得电力”指标在全省21地市中排名第一,连续多年领跑。
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广州连续多年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改革,使电力不仅点亮了万家灯火,也成为驱动经济稳固运行的关键力量。
从全国首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六联办”,到率先开展“获得电力”领域立法;从赋能产业升级的“电水气网”协同服务,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抄表到户”改造……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不断推出一系列“敢为人先”的改革举措,为广州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注入强劲“电动力”。
模式探索,提高服务效率
时间的快与慢,效率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活下去,能否走得更远。
在很长的时间里,企业在办理电、水、气、网等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时,如同陷入了一张繁复的大网,需准备大量的材料,在不同的服务网点之间来回奔波,耗时耗力。“办事多头跑动”“资料重复提交”……这些“急难愁盼”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瞄准这一现实问题,过去几年里,广州供电局开启服务模式创新,称得上是打通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服务企业的“任督二脉”。
2024年4月,在推进海珠区凤凰新村地铁站建设工程过程中,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面临着电、水等市政公用服务报装的紧迫需求。他们通过南网在线平台“联合新装”功能,进行了“电+水”联合报装。
申请当天,广州海珠供电局便第一时间联合自来水公司,一同前往现场踏勘。服务团队对照设计图纸,仔细检查线路走向、管道布局,共同核实电、水接入条件。踏勘完成后,一次性制定反馈最优市政接入信息、共享设计方案,并一起探讨、确定建设规划。
最终,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从申请到用电、用水接入全流程。在这一过程中,用户“零上门”、接电“零投资”、电力外线工程“零审批”。“‘六联办’真是太高效了!”对于凤凰新村地铁站施工方而言,项目用电、用水需求得到快速解决,为整个项目节省了宝贵时间。
给企业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的,正是广州供电局创新之举。
广州供电局大客户经理开展”六联办“服务。广州供电局 供图
2023年,广州供电局联合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出“六联办”服务模式。所谓“六联办”,就是联合报装、联合踏勘、联合检验、联合账单、联合缴费、联合过户。广州供电局积极与供水、供气、互联网企业协同合作,打破不同市政公用服务间的壁垒,实现电、水、气、网等协同办理。企业只需登录一个平台,提交一套资料,填写一份表单,便可一次性办理各类市政公用业务,实现“一类事一站办”。
自实施“六联办”服务模式以来,广州供电局累计受理用户联合服务超22万宗。“‘事事分头办’转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后,企业办理业务耗时减少75%。”广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营商科高级经理周丹丹介绍。
“六联办”模式是在过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创新服务。
2020年11月,广州供电局联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组建了全国首个电力营商环境联席办公室,通过政企合署办公或定期会议,实现双方资源共享、流程互通,围绕企业项目用电需求、规划报建、施工审批等关键环节,协同作战,提升了企业服务效率。
试点有了成效,广州供电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又共同牵头,以服务企业电力为中心,在市、区两级建立政企联席办公机制。目前,广州市11个区域已全面建成政企联席办公室,高效推进区域项目用电。随着经验不断累积,甚至在镇街也形成了“联席办”模式。
“通过联席办公室推动在建项目和电网建设有效衔接,将政企‘各自为战’转为‘集群攻坚’,实现‘用电领着项目跑’。”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力管理处肖泽军接受采访时表示。
2022年,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效率,广州供电局又在“联席办”的基础上,推出“主动办、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四办服务举措。
除了推动公用服务“联席办”“一次办(六联办)”,广州供电局还通过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对接多个政务服务系统,主动获取企业用电需求,提前评估供电能力,推动配套电网工程规划建设和用户接入全过程各环节有效衔接,将“等待报装”转变为“主动服务”;同时,实现所有用电业务可100%线上办理,创新推出“零证办电”“刷脸签约”等线上服务模式。
2022年9月,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在黄埔区投产,总投资350亿元。在项目招商及选址筹建意向阶段,广州供电局主动了解企业需求,靠前服务,为这一项目出具定制化的用电解决方案,并对项目采用信任审批模式,节约了40%的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工期。
在进行这些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广州供电局也不断迭代,目前已升级至7.0版本。2024年9月联合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出15条新举措,进一步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广州市2024年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发布会》现场。广州供电局 供图
纾困解难,降低企业成本
降本增效,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过去几年,在服务企业提升效率的同时,广州供电局也积极改革电力服务,助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在广州各大工业园区内,存在许多中小企业,其中,不少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中小企业一般在园区租用生产经营场所,属于园区专变供电范围内只能作为转供电用户,与园区业主单独签订供用电协议。一直以来,这些中小企业都面临园区内转供电环节的电费违规加价、收缴方式不透明、计量表计落后,以及园区用电设备残旧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
对于企业而言,每月收到的电费账单如同一个“谜团”,用电情况不明,费用构成不清。很多企业主为此十分头疼,在核算成本时,无法准确掌握用电成本的构成,影响了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
“自从有了‘埔e园’平台小程序,我们公司每月的用电情况一目了然,真是太方便了!”霍尼韦尔腾高电子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下称霍尼韦尔腾高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公司月用电费用减少了12%左右,给企业发展腾出了更多的资金。
用电成本降低的背后,是广州供电局针对工业园区服务的一次改革。这一年,广州供电局开发了“三统一”的园区升级模式,即统一收费规则、统一计量装置、统一智慧用能平台,推动园区用电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
广州供电局以黄埔区为试点,联合多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上线黄埔工业园区智慧用能管理平台(简称“埔e园”),实现工业园区“电费透明化、标准统一化、收费便捷化、管理智能化”。累计完成15座工业园区改造,惠及845家中小企业,预计每年降低用电成本15%。霍尼韦尔腾高公司所在的视联科技园,正是在此过程中完成升级改造。工业园“三统一”模式也入选了2023年度广州营商环境改革十大最佳实践。
广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到工业园区“抄表到户”改造示范项目益云科创园进行用电检查。广州供电局 供图
2024年,广州供电局在黄埔“三统一”模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联合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有意愿改造的工业园区进行供电“抄表到户”升级。工业园区企业原有电能计量装置和表箱,供电局为园区内企业投资安装电能计量装置,企业用电直接对接供电局,按照发改部门制定的标准缴纳电费。供电局单独开具发票,缴费账单一目了然,缴费信息可溯源。
2024年7月29日凌晨3点,白云益云科创园项目完成改造,并成功投产送电,成为广州首个工业园供电“抄表到户”改造示范工程。“‘抄表到户’改造降低了园区企业用电成本,也提升了园区招商竞争力、投资吸引力,有利于园区实现产业升级。”益云科创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11月29日,广州供电局提前完成全年园区改造任务,预计每年降低工业园区用电成本908.75万元。
技术驱动,科技赋能高效绿色用电
如果说“六联办”与“三统一”升级等给企业带来的降本增效,得益于模式的创新,那么,广州供电局抓住的另一大引擎,则是科技的创新与突破。
在很大程度上,广州用电营商环境的持续升级,也得益于物联网、数字化等技术的突破。
2024年4月15日,广州供电局建成了全国首个基于“电鸿”物联操作系统的输电智能运维场景。“电鸿”物联操作系统的横空出世,为广州电网智能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
2024年12月,广州南沙“电鸿”全域综合示范区完成基线版和拓展版验收。这标志着广州供电局成功打造出多场景、多平台的综合性电鸿化业务场景应用。
作为南方电网基于开源体系打造的电力统一物联操作系统,“电鸿”具备万物互联的特性,可以实现类似手机、智能家居终端等设备互联,从而让变电站内的各类设备完成无缝连接与高效协同。
在输电专业设备运维场景中,“电鸿”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以往,输电线路及杆塔面临智能装备硬件种类和型号繁杂、通信协议不统一等难题,智能终端的数据接入与运维调试工作耗时费力。
而“电鸿”结合统一物联网平台和物模型底座,成功覆盖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物联终端,将设备接口和数据协议标准化,实现了设备即插即用和高效管理。这使得不同智能终端的参数配置和接入调试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大幅缩短至5分钟,输电监控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截至2024年年底,广州已完成约1.7万间电房智能化建设。经测算,借助“电鸿”终端,智能配电安装、调试时间相比传统做法减少80%以上。
广州供电局工作人员指导用户使用电鸿办理业务。广州供电局 供图
“电鸿”在很多领域,正改变广州用电服务。在全国首个中芬能源合作示范项目上,广州供电局运用“电鸿”系统智能识别海量数据;在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电”与“氢”实现分钟级转换;在天珀雅苑小区,广州南沙供电局完成了全量560个用户智能电表的电鸿模块升级以及155户电鸿智能网关的应用。
如今,基于“电鸿”的图像视频、北斗倾斜等物联终端,能够对输电线路环境、气象、地质等重要指标进行全面、实时监测,为供电保驾护航。
截至2024年年底,广州已建成110千伏以上公用变电站428座,配网自动化覆盖率达100%,广州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突破性进入10分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5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绿色”是本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办赛理念之一。广州供电局积极配合推动重要场馆设备节能降碳改造,协同推进分布式光伏、充电桩、V2G(电动汽车给电网放电的技术)、智慧灯杆等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将绿色理念全方位贯穿于场馆设计、改造建设、运营管理以及赛后利用等整个过程。以天河体育中心场馆为例,其改造目标为打造近零碳建筑,实现降碳率不低于45%。
此外,广州供电局还将全力协助用电主体购买绿电,切实保障场馆用电实现100%绿电覆盖,达成全绿办赛目标。“从城市的角度出发,广州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我们要通过全运会的示范带动,助力广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广州供电局企发中心经理岑海凤说。
法治护航:筑牢营商环境根基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坚实基石。一个地方的法治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当地市场能否稳定运行。
2024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强调,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建设。一直以来,围绕电力服务,广州地区用法治思维驱动“获得电力”改革不断向前,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了一系列举措。
2023年5月1日,《广州市供用电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华南地区首部绿电立法。
“条例”包含了众多与企业用电息息相关的条款。它将广州市推出的简化用电报装手续、推动新能源发展等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措施,纳入规范,从法律层面把这些创新举措固化、具象化,为企业办理用电业务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同时,“条例”还为广州供电局优化办电服务、提升供电可靠性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部法律不仅吸纳了广州供电局在供用电领域多年积累的成熟经验,还针对城中村用电困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创新,在法律层面上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在治理城中村电费非法加价现象上,“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电价政策加价或者变相加价收取电费,市场监管部门应对出租屋房东加收电费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罚。
“条例”实施后,市场监管部门在打击转供电加价等现象时,有了更细致的法律依据。而广州供电局在实施“三统一”“抄表到户”等举措之后,还通过建立“转供电码”小程序,帮助监管部门精准执法。
“这些措施对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小企业和城中村租户能够享受到正常的电价,这不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也增强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介绍。
与此同时,“条例”还明确提出绿色原则条款,首次将清洁能源设施设备接电并网条件纳入电网专项规划,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立法,统筹新、改、扩住宅小区、产业园区等公共区域规划建设充电桩。
大湾区(广州)湾区电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倡议发布。广州供电局 供图
广州供电局早已深刻认识到法治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2024年12月,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广州市司法局和广州供电局联合主办了大湾区(广州)电力法治营商环境交流会,并发布大湾区首个电力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倡议,包括完善制度保障,加强与国际电力法规接轨;严格文明执法,加大电力市场监管力度;公正高效司法,提高审判质效,加强案例指导;深化、创新普法,增强电力企业、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发挥学术优势,构建学术交流长效机制,等等。
广州供电局在不懈努力和创新实践中,使广州“获得电力”走在了全国前列,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样本”。
(资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