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 · 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蒋肖斌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国的空间很大,有值得青年探索的宏阔国土和文化密码;中国的历史很长,有值得青年追溯的沧桑巨变和文化传承。无论南北东西,每一处充满活力的文化现象背后,都有年轻人的影子。2024 年," 文化中国行 " 主题宣传正式启动。通过 " 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社的青年记者也展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态度——我们在路上。
8 月 14 日,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院,来自各国的青年代表围在刻鸟立高台符玉璧前仔细观摩。该展品在一定的光线下可以看到雕刻在玉璧上方的 " 鸟立高台符 ",体现了 5000 多年前良渚文化极高的雕刻工艺。亚欧青年领导人交流营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 47 个国家的 50 余名青年代表走进良渚博物院,感受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魅力。中青报 · 中青网见习记者 田嘉硕 / 摄
找到传统文化为年轻人所喜爱的 " 密码 "
曾经,一些年轻人觉得传统文化是古板的,跟他们有些疏远。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体验到了中式文化之美,成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2024 年,国潮成为青春风尚。
作为这场青年文化风潮拂过的重要 " 驿站 " 之一,博物馆记录了历史沧桑的缩影和文化演进的脚步。如何让青年更好地理解 " 何以中国 "?博物馆如何和当下生活建立连接?未来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模样?《中国青年报》特别开设 " 馆长来了 " 栏目,带着青年好奇的那些问题,专访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等全国多家博物馆的 " 掌门人 ",拉近历史与青年的距离,也让踏入博物馆的青年,鉴往而知来。
8 月 10 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北京中轴线主题展览展区,一位小旅客趴在地上 " 触摸 " 中轴线相关区域的地图投影。7 月 27 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6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最南端,被誉为 " 新国门 ",是首都北京迎接广大国内外旅客的重要空中门户,投运以来已经运送旅客超过 1.2 亿人次。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陈剑 / 摄
青年,成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人公。
在《苏州核雕:盈寸之间见天地见匠心》报道中,江苏苏州舟山村青年范婷一刀一凿赋予橄榄核生命,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和她炽热的匠心跃然纸上。在《世界遗产走进大众,北京中轴线丰满生活》报道中,宏大叙事之外,中学生杨自若和她的小伙伴也是主角,他们成立申遗助力团,为世界遗产写下青春注脚。
如何让传统文化更贴近青年的心?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俊看来,要通过提供大量专业的材料,例如数据、故事、人物经历等,让青年自己得出结论。我们的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把中国文化故事讲好,就足够让青年自信。
" 保护中国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应当肩负的责任。" 在参加完青年行走北京中轴线文明旅游交流活动后,一名大学生看着记者很认真地说。那一刻大家意识到,这场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化之旅,正是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的那串 " 密码 "。
5 月 30 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香雪海小学,核雕手艺人朱蒙佳开展非遗核雕科普教学活动。受访者供图
呈现青年对当代文化的思考
青年关注文化有两个新特点:一是对传统文化的 " 潮流化 " 转换,即以 " 国潮 " 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二是有互联网特质、社交属性的当代文化,即有 " 网感 " 的文化现象。前者不必赘述,后者如这些年的 " 网红城市 ",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的热闹音犹在耳,哈尔滨冰雪世界与八方来客的火热故事正在上演。
《中国青年报》多篇报道都探寻了 " 国潮 " 兴起背后的文化内涵与青年力量,鼓励青年用他们的热情和创意,将古老的纹样织入现代的衣襟,将传统的韵律融入流行的节拍,这在 11 月 1 日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 2024 青年国潮品牌共创大会上可见一斑。
记者捕捉文化 " 网感 " 的触觉也十分敏锐。《会 " 整活 " 重 " 社交 " 博物馆文创为何让年轻人着迷》探讨了时下最令年轻人着迷的 " 网红 " 博物馆文创。而《从天宫到故宫,吃一口太空冰淇淋》则以一块 " 太空冰淇淋 " 为切口,将代表中国科技高度的天宫空间站和代表中国文化底气的故宫相结合,以生动视角续写青年眼中的文化浪漫。
11 月 1 日,北京,2024 青年国潮品牌共创大会会场,国内知名传统文化传播者秦一(右一)在台下等候,准备参加首批 " 青年国潮体验官 " 的亮相。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陈剑 / 摄
在青年深爱的这片文化热土上,既有 " 青 " 力量,也有 " 新 " 气象。青年热爱传统,也关注当下。当大家谈论当代的议题、当代的社会现象、当代的文化感知与文化体验时,呈现的也是当代青年对中国当代文化的思考。
在今年乌镇戏剧节,记者就见证了许多年轻人将热忱与青春投入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瞬间。青年演员丁一滕对记者说:" 我热爱戏剧,青春就是你当下在做的热爱的事情。" 而在《跑图、连打、刷戏剧节……你是 " 戏剧特种兵 " 吗》一文里,一批 " 戏剧特种兵 " 大学生进入记者的视野,他们坐十几个小时火车、辗转多个城市只为看剧,当戏剧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也充盈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 ‘文化中国行’呈现了大量的当代青年,他们在举手投足间呈现出了奋进的文化、新锐的文化。" 刘俊说。
4 月 23 日,江苏省南京博物馆红墙外,一对新人正穿着中国古代婚服拍摄婚纱照。古风婚礼因其独特的仪式与意义,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婚礼选择。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谭思静 / 摄
文化中国行的关键在于 " 行 "
文化中国行," 行 " 是关键。《中国青年报》从青年视角出发,挖掘青年故事,传播青年声音," 青 " 在力量," 新 " 在气象," 行 " 在路上。
2024 年 4 月,记者随 " 文化中国行 " 主题宣传活动探访江苏常州焦溪古镇,记录了年轻人如何在专家的带领下参与镇上的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留住了古镇的烟火气,也留住了返乡的年轻人。
在这个过程中,青年记者不仅是观察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成为了故事中的青年。《跋山涉水踏勘文物,他们在路上》一文记录了重庆市酉阳县文物普查员的一天,而跟随队伍 " 当了一天普查员 " 的记者也在冬日密林里,一笔一画写下了 " 实践出真知 "。
" 行 " 代表了一种广博的视野和格局。中国文化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当代文化,都因为这个国家的广博地域而呈现出巨大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着极大的包容度,成为中华文化延绵至今的基石之一。
6 月 12 日,北京世纪剧院,《Bridge》中美青年友好会见主题音乐会开始前,美国青年体验中国传统民俗 " 射五毒 "。本场音乐会是 " 未来之桥 " 中美青年交流计划的首场在京集中活动,中美青年共同回顾两国友好交往历史,分享合作故事,现场表演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共同体验中国非遗文化,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深化友谊与共识。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 摄
" 文化一旦‘行走’,就‘活’了起来。我们到全国各地,现场去观看、去体验非遗。它们不是教科书的示意图或博物馆里的展品,它们依然活在烟火人间,依然被使用、被讨论、被传承。" 刘俊说。
年轻的记者们走出书斋、走出编辑部,脚上有泥、眼中有光,去探访中华文化的多种场景。这体现了我们对待文化的一种态度,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有助于其形成对宏阔多元文化格局的胸怀。
不仅 " 行 " 在中国,更 " 行 " 向世界
文化中国行,不仅 " 行 " 在中国,更 " 行 " 向世界。
刘俊谈到," 国际传播领域有一个基本规律,一个国家的文化能有全球影响力、领导力,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本国有足够的文化资源,既有独特性,又有共通性。"
10 月 29 日,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李丹萍在重庆市忠县石宝镇石宝寨,体验当一天文物普查员。受访者供图
2024 世界中文大会、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第六届会稽山讲坛暨第十六届文化中国讲坛等,便生动诠释了这一点。《在古典与现代之间,青年的血是热的》报道中提到,当下中国青年古典学者的一个新的面向,是 " 即便有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的是西方古典学,但立足点是中华文明。研究西方古典学,是为了在互鉴中深化中华文明底蕴 "。
在《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报道中,重庆酉州苗绣、山东聂家庄泥塑、浙江嵊州竹编等非遗,都在年轻传承人的创新研发与传播下,走出中国乡野,走向世界市场。他们的故事不仅让读者了解 " 何以非遗 ",也让非遗更加深入人心、深入青年。
" 文化中国行 " 展示了众多当代中国青年是怎样用自己的智慧,带着中华文化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的。将青年脚步转换为青年故事,将讲好中国故事的语言转换为中国青年和世界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我们,一直在路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