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工人日报社评:让社会救助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蓝狐 2024-10-29 70 抢沙发
工人日报社评:让社会救助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摘要: ...

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应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底色。这双托举困难人群的手,其温度、力度如何,关乎相关群体的生活质量、关乎基层治理的秩序,也关乎公平正义的成色。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据10月27日澎湃新闻网报道,今年以来,多地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拉网排查出大批“人情保”“关系保”情况,清退了不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等。同时,多地陆续披露了相关典型案例,并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整治与追缴工作。

“人情保”通常指通过非正规渠道,利用人际关系或人情关系,使不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人获得救助待遇,“关系保”则指利用职权、地位或特殊关系,为不符合条件的人谋取救助待遇。现实中,“人情保”“关系保”大多出现在诸如低保领取、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领域,比如,有人通过虚报、瞒报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等关键信息,骗取救助资格;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将亲友、利益关系人纳入救助范围等。

社会救助本是国家对有关困难人员的兜底性保障制度,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发展的路上不让一人掉队。社会救助是否精准,直接影响制度的运行、政策的效果乃至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如果应当被纳入救助范围的人没能被保障,不该被救助的人却通过某些关系实现了“揩油”“搭顺风车”,不仅有失公平,更可能造成相关资金、资源的浪费和制度的跑偏。

“人情保”“关系保”问题在部分地方屡禁不止,一方面是个别公职人员在诸如信息填报、资格审核等环节有职务便利,将手中权力当成了为亲朋好友牟利的工具。比如,有媒体此前的报道显示,某地残联4名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共为21名亲属办理了各类残疾证,这些亲属违规获得补助超10万元。另一方面是有关社会救助的申报、认定等程序透明度不足、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不畅,在有的地方,“关系户吃低保”“拿着低保开豪车”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有公开资料显示,西北某县今年前三季度领取各类社会救助的人员超两万人,而此番清退不符合条件者逾千人。

让社会救助在阳光下运行,是公众的呼声,也很有必要。此次多地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纠正“人情保”“关系保”问题,不仅是对“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坚守和维护,也是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精准帮扶的题中应有之义。相关整治行动的数据也揭示出此前救助工作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有的地方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数及新增低保对象都是成百上千,这是否说明对救助对象的识别、审核等存在较大漏洞?又如,一些地方仅做了事后纠正,但事前事中的错失、责任鲜少提及,这是否意味着相关的问责机制没有得到切实落实?整治行动过后,相关问题是否会死灰复燃?

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应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底色。这双托举困难人群的手,其温度、力度如何,关乎相关群体的生活质量、关乎基层治理的秩序,也关乎公平正义的成色。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补齐短板、补上漏洞,让政策的善意暖意精准惠及困难群体,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是有关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相关探索和行动,有的完善了信息复核工作机制,采取多种手段佐证申请人资质信息;有的规范申领公示制度,提升透明度的同时鼓励公众监督举报;有的对经办人员及其近亲属享受相关救助的情形实行备案管理,实行重点监测核查;有的充分运用基层大数据监督平台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发出预警,等等。各地不妨互相借鉴,在压实经办人责任、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等方面有更多作为,共同铲除容易滋生“人情保”“关系保”的土壤。

社会救助制度绝不能成为个别人损公肥私、优亲厚友的“自留地”。让每一项政策、每一笔资金都释放出应有的价值,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不容有失。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