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工商代办

迪安诊断“卖子回血”仍难挡业绩下坠

迪安诊断“卖子回血”仍难挡业绩下坠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国内第三方医学实验室(ICL)龙头公司迪安诊断业绩仍在走低。

10月23日盘后,迪安诊断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2.58亿元、1.31亿元、1.3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0.05%、75.35%、72.18%。同期,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仅为5420万元。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则分别为30.40亿元、5911.01万元、5888.09万元,分别同比下滑11.89%、23.81%、60.76%。经营性现金流为3.33亿元。

另外,当期末,公司应收账款83.66亿元,同比减少10.90%,但在流动资产、总资产中的占比分别为65%、约50%,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10月24日,迪安诊断收盘价12.75元/股,下跌2.15%,当下市值79.68亿元。

实际上,因新冠疫情,国内一众ICL公司在2022年直冲营利高点后,均面临大幅业绩回调。它们一边要催收回款,一边得寻找下一个业绩增长点。

就迪安诊断而言,其成立于1996年,与不少IVD(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公司一样,走的“先代理,再自研”之路。其早期与外资罗氏诊断合作,代理后者IVD产品。2019年10月至2023年11月,黄柏兴还加入了迪安诊断任CEO。在此之前,他自2006年起任罗氏诊断大中华区总经理。

到2004年,公司开始转型布局检测服务,此后通过自建和收购,扩张成全国性ICL公司。形成“产品+服务”的业务布局后,迪安诊断又成立多家公司开始做自研产品,如迪安生物、凯莱谱、迪谱诊断,涉及病理诊断、分子诊断和质谱诊断三个领域。

除新冠疫情时期外,迪安诊断营收中,服务业务和产品业务的占比约为4:6,前者中超九成为ICL业务,后者则分为渠道产品和自有产品。

2024年上半年,公司ICL、渠道产品、自有产品营收分别为21.88亿元、39.19亿元、1.66亿元。这组数据在2024年第三季度分别为10.48亿元、19.12亿元、0.86亿元。换而言之,渠道产品才是迪安诊断的业绩支柱,自有产品尚处于早期阶段,公司最主要的角色还是代理商。

另外,在检测服务上,相比于技术成熟、门槛低、利润薄的普检项目,特检被认为是ICL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以2024年上半年看,公司特检业务收入9.61亿元,占诊断业务收入的40.69%。不过,该占比近两年变化不大。

同时,面对国内医疗控费,迪安诊断也在出海谋求更大市场。2024年4月,越南迪安正式开业,成为国内ICL公司在海外开设的首家综合类实验室。公司国际业务的业绩贡献还有待观察。

不过,2024年全年,迪安诊断业绩确将更进一步。原因是2024年9月,公司宣布,拟将持有的观合医药股权及其他相关股权和财产份额转让给A股上市公司泰格医药。合计转让比例为40.57%,交易金额为1.4亿元。

实际上,观合医药成立于2016年,本就是迪安诊断和泰格医药共同孵化的CRO(医药研发外包)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临床研究中,向新药研发企业、疫苗企业、医疗器械企业等客户提供中心实验室检测、生物分析及相关项目管理等。

这也符合迪安诊断参考美国公司徕博科(Labcorp),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发展思路。2022年10月,迪安诊断还公告称,启动分拆子公司观合医药境内上市前期筹备工作。不过该IPO至今未果。

而受当下医药行业寒冬影响,身处上游的CRO面临激烈竞争,日子并不好过。且迪安诊断自身的医检体系和CRO服务难以协同,无论是观合医药带来的收益还是迪安诊断能给的资源都较有限。因而迪安诊断选择放手。

据此前公告,前述交易完成后,迪安诊断不再持有观合医药股权。该交易预计将为迪安诊断带来4700万元处置收益,将对2024年净利润产生正面影响。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