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每个周六,“文化周报”向你汇总呈现最近一周国外文艺圈、出版界、书店业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们关注政治风波中的柏林电影节、关于incel的小说正在增加、AI应用引发出版界对事实核查的忧虑,以及黎巴嫩裔艺术家因政治原因被澳大利亚取消威尼斯双年展资格。
01 政治风波中的柏林电影节
第75届柏林电影节日前开幕。电影节长期以来都处于政治风波之中,这在本届似乎更为突出。
一个直接关联的事件是,被提前的德国大选将于2月23日举行,这一天恰好是本届电影节的闭幕日。当下紧张的政治气候显然将影响整场活动,尤其是在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支持率上升的背景下——该党近期获得埃隆·马斯克的支持,他甚至直接介入了选战。去年,柏林电影节曾在开幕式中邀请了包括五位AfD议员在内的多位政界代表出席,迅速引起激烈反响,最终组委会收回了这一决定。
除了德国国内政治,近年不断激化的国际冲突也使得政治议题渗透进电影节的讨论中。被授予本届终身成就金熊奖的英国演员蒂尔达·斯文顿发表演讲,她并没有直接提及乌克兰、加沙或特朗普,而是严厉指责了她所称的“我们这些沉迷于贪婪的政府”,以及其所做的“令人震惊的恶意野蛮行径,由国家实施并在国际上被默许的大规模谋杀”,她讲道,“我今天站在这里,就是要毫不犹豫、毫无疑问地揭露它。”

实际上,去年的柏林电影节就曾因加沙冲突而争议不断,当时多位与会者谴责以色列并呼吁停火,这招致了德国政界的批评,也导致一些电影人由于担忧审查而考虑是否还会再来柏林电影节。对此,今年的新任电影节艺术总监特里西娅·塔特尔(Tricia Tuttle)表示:“柏林电影节一直以来都包容政治观点。面对这一现实极为重要,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且政治参与度极高的首都。但我们也不能将电影节作为政治纷争的舞台,那样会分散对电影人与他们作品的关注。”
02 Incel小说时代来临?
Incel的全称是Involuntary celibate,意为“非自愿独身者”,牛津英语词典对其的解释是:“年轻男性组成的网络社群成员,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在两性关系中吸引女性,并通常对女性持有敌意观点。”近年来,这个词汇及其所代表的人群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提及、讨论。
日前,《独立报》(Independent)的一篇文章指出,incel在过去更多是非虚构作品中的主角——例如女性主义作家劳拉·贝茨新近被译介的图书《隐秘的角落》(Men Who Hate Women)——但最近,越来越多小说开始书写这一话题,相比于非虚构作品通常从安全距离审视incel群体,小说作者则是大胆地深入人物内心,抛开说教或谴责立场,透过主人公的视角去经历生活。

[英] 劳拉·贝茨 著 李少波 译
译林出版社 2025-2
以苏格兰作家克里斯·麦奎尔(Chris McQueer)今年出版的小说《隐居者》(Hermit)为例,19岁的主人公杰米·斯凯尔顿(Jamie Skelton)辍学后整日待在家里,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除了家人,他仅有的人际互动就是游戏中认识的朋友。有一天朋友告诉杰米,他们都是incel,为了寻找归属感,杰米试图加入朋友的兄弟会,作为入会考验,他需要在街上跟踪陌生女性,让对方感到不安,如果她哭了,可以获得额外加分;下一步,他需要锁定某个特定的女性,并向她泼硫酸,“这不会要她的命,只会留下些烧伤和疤痕,这样她就会知道没人愿意再看你一眼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知道做我们这样的人是什么感觉。”朋友说。
现实生活中,极端者已经采取行动,以报复这个对他们的存在漠不关心的世界。2018年,加拿大一名男子驾驶面包车冲入人群,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女性,袭击发生前几分钟,他在Facebook上发帖称:“Incel叛乱已经开始了!”去年韩国大量涌现的深度伪造性犯罪事件,也被认为与社会中愈发显著的incel文化相关。
当文学作品对此展开深入描写时,其中暧昧的道德立场很容易招致批评,指责作者为incel辩护,认为小说在鼓励读者与充满仇恨和厌女情绪的杀人犯共情。在麦奎尔看来,此类写作并不是简单地提出批评,也不是将incel人性化,而是试图呈现一种复杂性:他们仍然是完整的人,和我们一样拥有情感。这将使读者更好地以同理心理解周围的人。在网络论坛中,许多人向麦奎尔讲述了自己的学习困难、神经差异(neurodivergence)、虐待经历和贫穷,“他们很容易成为网上那些善于操纵他人的仇恨者的猎物。”这反映出社会精神健康服务的削减正在给年轻人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实际上,类似的男性人物形象在文学中一直存在。斯蒂芬·金的不少小说里都有这种孤僻人物,他们的不满往往源自女性的拒绝。像是《末日逼近》中的哈罗德·劳德,这个被抛弃的青少年总是对周围成双入对的人充满怨恨。更典型的例子是法国作家维勒贝克,他总是在描写性挫败男性如何一步步滑向愤怒,有人甚至将他的小说《基本粒子》称为“终极incel小说”。另一个争论许久的形象是J.D.塞林格的经典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有不少人将他作为incel的早期代表。
这些深入书写促使人们反思更深层的时代议题。美国亚裔作家托尼·图拉斯穆特(Tony Tulathimutte)去年出版的小说集《拒绝》(Rejection)登上多个年度榜单,被《纽约杂志》称为“第一部伟大的incel小说”,他笔下的人物不断遭遇性拒绝,深陷自我厌恶、羞耻和虚无主义的泥沼——如果一切都与你作对,任何事物都得不到,你的世界观又怎能不崩坏?《纽约客》的一篇评论指出,这些故事精准捕捉了当下的互联网政治,“这个线上生态系统将每个人的欲望与脆弱作为牟利和剥削的素材。在网上,被拒绝的个人感受会迅速扩大为一种世界观,甚至成为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仿佛整个宇宙都在恶劣对待你这个个体。”
03 AI应用引发出版界对事实核查的忧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写作中得到大范围应用,出版界围绕这一新技术的辩论正在持续进行,据《书商》(The Bookseller)报道,出版人士对于由此引发的事实核查工作存在许多疑虑。
一个主要的顾虑是压倒性的工作负荷。当前在出版界,随着图书出版量的普遍上升,编辑和校对人员的工作量也越发沉重,只能抽出很少的时间来进行事实核查,在许多编辑看来,事实核查已经成为“有了更好,但如果没有时间就把它从日程表删掉”的存在。

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将使事实核查过程变得更为复杂,也更为紧迫。人工智能对于信源的识别能力一直以来都受到质疑,作家普拉加·阿加瓦尔(Pragya Agarwal)表示:“我知道有些作家正在使用AI作为研究的捷径,虽然这个方法有一定优势,但它也会带来错误,因为AI并非没有偏见。”随着Meta日前中止第三方事实核查,转为使用类似于X的社区注释模式,有人认为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将变得更加混杂,而这正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语料库,因此可以预见的事实核查工作将更为繁重。
据介绍,目前出版商并未、也无法禁止作者使用这项技术,对此的应对方式主要是由作者声明是否使用人工智能,同时由出版商进行独立核查,并为作者提供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引用并标注各类来源。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的非虚构发行人汤姆·达克(Tom Dark)回应称:“我们仍然采用双盲同行评审制度,确保每本书,包括商业版,在提案和成稿阶段均由外部专家审阅。此外,我们还提供策划编辑服务,为事实核查和质量保障提供额外的支持。”
04 黎巴嫩裔艺术家因政治原因被澳大利亚取消威尼斯双年展资格
日前,“创意澳大利亚”(Creative Australia,前身为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宣布,黎巴嫩裔艺术家卡勒德·萨布萨比(Khaled Sabsabi)将不再担任2026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澳大利亚代表。就在五天前,他刚被宣布获得这一资格。
这被认为是迫于政治压力之举。萨布萨比童年时被迫逃离黎巴嫩,内战的创伤影响了他日后的身份意识和创作,他的作品涵盖绘画、移动图像和气味艺术,从难民危机和阿拉伯身份中汲取灵感,因此他并不畏惧通过艺术进行挑衅和政治表达,他曾创作过批评伊斯兰国的作品,2022年悉尼艺术节,他是因以色列大使馆赞助协议而退出的20位艺术家之一。
这为他招致不少争议,尤其是在当前紧张的政治氛围下——近几个月,澳大利亚执政的工党政府因对一系列反犹袭击应对不力而饱受指责。在参议院质询环节,有反对党议员直言:“在国内反犹主义猖獗的情况下,政府为何允许一个曾在作品中突出描绘恐怖组织领导人的人,在国际舞台上代表澳大利亚?”

这一消息迅速在澳大利亚艺术界引发震动。萨布萨比对这一决定感到“极度受伤和失望”,他向《卫报》表示:“艺术不应被审查,因为艺术家是在反映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艺术界也积极声援萨布萨比,决定发布后,“创意澳大利亚”的两名高层选择辞职,投资银行家、前威尼斯双年展专员西蒙·莫登特(Simon Mordant)也宣布辞去2026年国际大使的职务,并从项目中撤去捐赠承诺,“这对于澳大利亚和艺术来说是非常黑暗的一天”,他在发言中说道。本周三,2024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为澳大利亚赢得金狮奖的两位艺术家也公开发声,称这一决定“匆忙且缺少透明过程”,是一次“核心原则的破坏”,“不可接受”,并呼吁恢复萨布萨比的资格。
按照计划,创意澳大利亚将开始挑选另一位艺术家作为代表,但愤怒的艺术界并没有对此响应,许多艺术家明确表示,将不会接受这个邀请。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馆长伊丽莎白·安·麦格雷戈(Elizabeth Ann Macgregor)表示,“没有任何有尊严的艺术家会愿意现在接手那个展馆,他们不会的,它已经彻底被玷污,这太可悲了。”如果到最后仍无人接手,那么明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澳大利亚馆将史无前例地出现缺席。
参考资料:
https://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books/features/incel-books-literary-trend-online-b2696032.html
https://www.newyorker.com/books/under-review/rejection-by-tony-tulathimutte-is-a-story-collection-about-people-who-just-cant-hang
https://www.thebookseller.com/news/carelessness-rife-in-uk-publishing-fact-checking-as-concerns-grow-over-workloads-ai-and-status-bias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5/feb/13/khaled-sabsabi-dropped-as-australias-representative-to-venice-biennale-ntwnfb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5/feb/18/australia-venice-biennale-sabsabi-dumped-former-museum-contemporary-art-head-says-ntwnfb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5/feb/14/tilda-swinton-berlin-film-festival
https://www.lemonde.fr/en/culture/article/2025/02/13/at-the-berlinale-politics-is-never-far-from-the-screen_6738101_30.html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