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乙巳蛇年,关于蛇的民间传说,小朋友知道哪些呢?元宵节,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亲子说书场《如意记》首演,一条叫如意的小蛇走上舞台,带来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修仙生活。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40/369/917.jpg)
《如意记》创新改编了传统民间故事。
《如意记》是儿艺亲子说书场十二生肖系列的第三部。“当我们翻阅中华传统故事时,不难发现民间‘十二生肖’的传说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当我们去细细品嚼每一个故事时,又会发现它们是如此的‘点到为止’,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作为蛇年的开山之作,导演高珊在创作“十二生肖系列”的过程中接触到许多民间传说,她希望通过舞台赋予这些故事新的生命力,“我想千百年前质朴的百姓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流传至今,应该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我们要做的便是用当代大小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讲述每一位神兽的传说。”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40/369/922.jpg)
《如意记》剧照
在《如意记》的故事中,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小灵蛇如意因不学无术被师傅罚下人间历练,倒也遂了她的心愿。初来乍到便收了只圆鼓鼓的傻青蛙做跟班,如意又可以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了。总被欺负的青蛙处处替如意着想,日日千叮万嘱,可如意还是犯了众怒,在人间尝尽苦头,方知师傅平日教诲的深意。她是就此躺平认命,还是逆袭成仙呢?钱塘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面对人间惨状,如意又会做何选择呢?
导演在《如意记》中精心点缀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法翠和天水碧的纱幔,明黄和琉璃色的服饰,水袖与蛇形髻,充分展示了老祖宗“严选”的审美;还有属于非遗技艺的汉唐舞蹈,令观众仿佛身处仙侠剧之中;丝竹民乐加持的古风乐曲和多维度投影,让人仿佛置身童年看过的美影厂经典动画……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40/369/921.jpg)
舞台上,天水碧的纱幔展示中式审美。
“十二生肖不仅是高高在上、让众人仰望的守护神,他们的成长之路、历练之路也是当下孩子们身上的缩影。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如一盏明灯,点亮、指引着后世子孙的前行。” 高珊希望这样一则小小的故事,能给予孩子们一些启发和共鸣,带给大朋友们一点惊喜与欢乐,给所有踏进剧场的人们,爱上中华传统故事多一个理由。
元宵节当天,儿艺精心准备的元宵游园会也一并举行。游园会上不仅有传统的猜字谜、套圈等游乐项目,还有“非遗版”的花花下午茶,在品尝美味茶点之余,还可体验非遗泥塑和剪纸活动,感受非遗魅力。充满氛围感的景观布置更是吸引了大小观众纷纷驻足打卡。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40/369/915.jpg)
“非遗版”花花下午茶带亲子家庭体验剪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