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杭州侧重互联网模式创新,深圳专注核心技术突破,那么苏州则走的是一条依托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子。凭借深厚的制造业根基,苏州早已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赛道上构建起独特优势。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这种优势,百图生科副总经理甄鹏感受深刻。
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年以前,很多城市对“AI+生物医药”这个交叉领域的认知不多,主要关注生物医药或者人工智能大领域,对“AI+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并没有重点布局。
但苏州不一样。2021年,百图生科首个研发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落地时,苏州就已经知道“ITBT”是何意,用来干什么。甄鹏解释称,“IT”指代信息科技,“BT”指代生物科技,是和新药研发相关的生物技术。“ITBT”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之上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当时的苏州工业园区就已经有ITBT融合创新中心,上下游生物医药企业云集,是最适合做“AI+生物医药”研发的地方。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40/128/628.jpeg)
图源:“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因此,百图生科和苏州可谓一拍即合。“当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和苏州谈成合作,在苏州成立了苏州抗体药物与生物计算研发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大力支持下,百图生科和播禾创新联合主办的‘中国生物计算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去年我们还在第三届‘中国生物计算大会’上发布了新一代生命科学基础大模型——xTrimo V3,该模型具有大参数、多模态的优势,参数达到2100亿,可覆盖蛋白质、DNA、RNA等七大生命科学主流模态。”甄鹏说。
事实恰如甄鹏所述,苏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早、发力快,且已经收到成效。
澎湃新闻检索资料发现,2021年,苏州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全国地级市中唯一。2024年10月,成功获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是江苏唯一获科技部、工信部两部门同时战略部署的城市。
当下,苏州已将人工智能列为全市发展的重要产业,形成了涵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跻身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
据《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苏州在智能应用指数方面排名全国第三,资本支持指数位列全国第五,产业活力指数位列全国第六。
另据苏州官方发布的信息,去年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收2362亿元,增长超20%,已聚集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近700家。其中,上市企业32家、全球独角兽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77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超2100家,构建了从科创型中小企业到行业龙头的完整企业梯度体系,体系化竞争优势显现。
比如在基础层核心硬件方面,苏州引进和培育了以中科可控、长光华芯、亿铸科技、敏芯微等为代表的AI硬科技领军企业;在框架层开发平台创新突破方面,苏州涌现出思必驰、同元软控、千视通等框架层领域领军企业;在模型层研发方面,42个重点算法已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7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大模型备案;在应用层,苏州企业正不断扩容,拥有华兴源创、博众精工、天准科技、凌云光等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科创板上市企业,以及汇川技术、科沃斯、追觅、江苏北人、灵猴机器人等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此外还有魔门塔、天瞳威视、图达通、知行汽车、智加科技等一批提供自动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优秀企业。
苏州下辖十县区,常被称为“苏州十虎”,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文旅生态等领域个个生猛,各有特色,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苏州十虎”更是形成了“十全十美”的局面,各具产业发展的基因。
![](https://imagecloud.thepaper.cn/thepaper/image/340/128/629.png)
图源:《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报告》
据《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报告》,苏州工业园区已布局大模型、工业软件、机器视觉、语言计算、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垂直细分产业,苏州高新区已布局机器视觉、智能医学工程等细分产业,相城区正在发力智能网联、数字金融、工业设计、量子技术等细分产业,吴中区有机器人+人工智能,吴江区则在算力、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细分产业方面有突出表现。
市辖区之外,常熟市正系统发力“AI+检验检测”“AI+医疗健康”“AI+低空巡检”“AI+纺织”四大细分领域;太仓已布局智能空天、智能制造、具身制造,昆山已布局先进计算、智能制造、元宇宙与空间智能,张家港则有“AI+制造”“AI+医疗”“AI+文旅”。
去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67万亿元、增长6%,“苏州十虎”近半数实现“里程碑”式的突破,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经济总量迈上了4000亿元台阶,常熟市迈上3000亿元台阶,吴中区迈上2000亿元台阶。
这背后,是苏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智造创新集群的愿景。
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将举行。活动以“共启AI+ 新质赋未来”为主题,人形机器人、智能控制无人系统、AI大模型互动虚拟产品等百余件展品将现场亮相。
未来,触手可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