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中国引领亚洲逐梦冰雪世界

中国引领亚洲逐梦冰雪世界摘要: ...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 月 7 日,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 摄

2 月 7 日晚 8 点,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来自亚洲 34 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1270 名冰雪健儿相聚冰城,共同见证亚洲冰雪运动的史诗级时刻。当亚洲的冰雪运动版图不断扩大,已成功举办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并以 " 带动三亿人上冰雪 " 为世界冰雪运动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无疑在引领亚洲冰雪运动全面进入黄金时代的道路上扮演着关键角色。曾经的中国冰雪梦,正在延续为今日的亚洲冰雪梦。

亚洲冰雪 加速起飞

39 年前,首届亚冬会在日本札幌举办时,参赛的国家和地区仅有 7 个,参赛运动员仅有 293 人。39 年后在哈尔滨举行的本届亚冬会,报名参赛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 34 个,报名参赛的运动员超过了 1270 人。

本届亚冬会,沙特阿拉伯和柬埔寨的运动员将首次登上亚冬会赛场,泰国、阿联酋、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派出了参加亚冬会以来的规模最大的代表团。

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 · 穆萨拉姆表示," 在 1986 年首届亚冬会举办时,西亚、东南亚的参赛队伍为零,但现在,来自沙漠地区的阿曼、卡塔尔、科威特、沙特等国家都开始派代表团参加亚冬会。亚洲很多国家是没有冬季气候的,或者没有山地,但这不影响亚冬会现在越来越受欢迎。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在整个亚洲,大家都越来越喜欢亚冬会,也越来越愿意参与到冬季运动中来。"

冰雪运动的开展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很大,这也导致曾经的亚冬会是 " 东亚独舞 "。目前,尽管亚冬会上最具竞技实力的依然是中国、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这 4 个传统强队,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从亚冬会首秀,到扩大参赛项目,再到创造历史佳绩等一系列里程碑事件。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1996 年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朱承翼在接受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随着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室内冰场、室内滑雪场兴建起来,还有越来越多的冰雪爱好者具备了前往全球冰雪旅游胜地参与冰雪运动的消费能力,这都推动了整个亚洲范围内冰雪运动的南展趋势。"

2 月 4 日,本届亚冬会提前开赛的冰壶混双比赛上,菲律宾队爆出大冷门,以 12 ∶ 6 击败了老牌强队韩国队。作为一个热带国家,菲律宾是 2023 年才开始开展冰壶运动,但他们的技术水平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已经得以迅猛提高。菲律宾队女队员登波斯坦 · 凯瑟琳向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表示,她和队友们属于亚冬会赛场上的新人,但他们有信心为菲律宾队夺得 1 枚具有突破意义的亚冬会冰壶奖牌。

将要举办 2029 年亚冬会的沙特阿拉伯,也将为亚洲冰雪运动的发展写下具有突破意义的一笔。这个热带沙漠国家将打破亚冬会以往只在东亚、中亚举办的传统,成为第一个举办亚冬会的西亚国家。沙特雄心勃勃举办亚冬会的背后,是这个渴望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国家对冰雪旅游的高度重视。

冰城荣耀 中国担当

2023 年 7 月 8 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 42 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哈尔滨作为唯一的申办城市获得 2025 年第九届亚冬会的举办权,这化解了亚奥理事会的燃眉之急。

2017 年第八届亚冬会在日本札幌闭幕之后,下届亚冬会的举办地始终没有着落。到了 2022 年 10 月,沙特获得 2029 年亚冬会举办权,但 2025 年亚冬会的举办权依然无人问津。哈尔滨承办第九届亚冬会,避免了亚冬会可能将断档 12 年的尴尬,对于中国和亚洲冰雪运动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哈尔滨体育学院中国冰雪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体育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王飞在接受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哈尔滨承办第九届亚冬会,不仅是对亚洲冬季体育赛事延续性的有力保障,更是对亚洲冰雪运动发展的巨大推动。" 王飞认为," 本届亚冬会在哈尔滨的举办,标志着中国在推动亚洲冰雪运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不仅是哈尔滨的荣耀,更是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突出表现。"

2023 年 7 月拿下本届亚冬会举办权之后,留给哈尔滨的筹办时间已不足 2 年。但在充分利用哈尔滨已有的较为完善的冰雪运动设施的基础上,哈尔滨高效完成了一届活力、开放、节俭、文明的亚冬会的筹办工作。侯赛因 · 穆萨拉姆在 2 月 6 日以 " 杰出的努力 "、" 高效 "、" 专业 " 等字样高度评价哈尔滨亚冬会的筹备。

2 月 7 日,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上,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 摄

举办第九届亚冬会,也让哈尔滨成为继日本札幌之后第二座二次举办亚冬会的城市。时隔 29 年,哈尔滨再次成为亚冬会的东道主,其间的变迁,正是中国冰雪运动蝶变的过程。

朱承翼仍对 1996 年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任务记忆犹新。1996 年哈尔滨亚冬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冬季项目的洲际综合性运动会,主场作战的中国代表团在争创佳绩的同时,还肩负着以亚冬会为冬奥会练兵的重任。朱成翼回忆," 当时,中国冰雪健儿刚刚在 1994 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遗憾地冲金未果,全队也憋着一股劲,正在全力备战 1998 年长野冬奥会,志在实现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尽管 1998 年长野冬奥会留给中国队的仍然是饱含泪水的记忆,尽管属于中国冰雪人的圆梦时刻还要再推迟 4 年,但从亚冬赛场走向冬奥赛场却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冰雪逐梦的相似路径。

对比 29 年前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三届亚冬会,本届亚冬会的群众冰雪运动基础更强,很多比赛早已一票难求的景象给身在哈尔滨的王飞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比上一次哈尔滨亚冬会,本次亚冬会的赛事群众参与度显著提升。" 王飞说。

作为冰雪大省的黑龙江,一直是中国发展冰雪运动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同样也是受到北京冬奥会对全国冰雪运动提振作用的影响,黑龙江无论是冰雪赛事的举办、冰雪场地的建设还是冰雪氛围的提升、冰雪人口的增加、冰雪人才的培养、冰雪经济的发展等都走在全国前列,哈尔滨更是成为中国冰雪旅游的头号网红城市。

2 月 7 日,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上表演的文艺节目。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 摄

王飞认为," 本届亚冬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哈尔滨作为‘冰城’的魅力和美誉度,吸引全球的目光。亚冬会还促进了黑龙江冰雪经济产业链的完善,推动了冰雪装备、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等产业链的延伸与协同发展。"

朱承翼相信," 黑龙江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将依托本届哈尔滨亚冬会的举办,进入一个更高、更全面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 2022 北京冬奥会上首次跻身金牌榜前三位,优异的竞技成绩令全球瞩目;中国兑现了 " 三亿人上冰雪 " 的承诺,全民的冰雪热情持续高涨。如今,在中国最知名的冰雪城市哈尔滨举办的本届亚冬会,无疑给了亚洲各国和地区学习中国冰雪发展经验的最佳样本。王飞表示," 哈尔滨亚冬会为亚洲各国和地区提供了一个有影响力的竞技平台,促进了冰雪运动在亚洲的普及和推广。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也将为未来亚洲冬季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宝贵的可借鉴经验,将增强亚洲体育界的团结与合作。"

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

本届亚冬会的口号 "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 令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 · 穆萨拉姆颇有感触。2 月 6 日,在本届亚冬会媒体吹风会上回答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关于亚洲团结的提问时,侯赛因 · 穆萨拉姆感慨," 亚洲有很多冲突、纷争,亚洲面对的这些问题可能比其他大洲都要多,但是,我们在体育赛场上是团结的,这种团结显得更加重要。"

这个冬天,以亚冬会的名义,亚洲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官员、贵宾、观众相聚哈尔滨,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感受这样的冰天雪地,但严寒挡不住人们内心的火热。朱承翼说:"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都挡不住对冰雪的向往,这正是冰雪运动的魅力。"

2 月 7 日,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上的文艺演出。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 摄

1993 年,哈尔滨与韩国江原道竞争第三届亚冬会举办权时,巴基斯坦奥委会主席阿里曾以 " 亚洲团结 " 的名义提议两座城市依次举办第三届和第四届亚冬会,由此留下了 " 亚洲团结 " 的一段佳话。到现在,当哈尔滨第二次举办亚冬会,以 "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 作为口号,再次凸显了亚洲渴望团结的追求。

" 体育具有突出的纽带作用,冰雪运动也不例外。" 王飞表示," 冰雪运动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通过大型比赛的魅力,可以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聚在一起,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哈尔滨亚冬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亚洲各国在体育、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互动与合作,彰显出冰雪运动推动国家间交流合作的独特功能。"

本届亚冬会开幕式上,出现了多国元首或领导人的身影,正在举办亚冬会的哈尔滨俨然成为了当下亚洲最大的 " 会客厅 "。

王飞说:" 哈尔滨亚冬会不仅是亚洲冰雪运动的盛会,更是亚洲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加强联系的平台。通过这次体育赛事不但可以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还可以促进各国领导人、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各界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由此,冰雪运动是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合作的重要途径,将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提供特殊而有力的支持。"

本报哈尔滨 2 月 7 日电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