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广州2025高质量发展大会:GDP被重庆超越后,如何打工业翻身仗?

广州2025高质量发展大会:GDP被重庆超越后,如何打工业翻身仗?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26日,广州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这是广州连续第三年召开新春第一会,制造业仍是发展经济的聚焦点。

今年的大会以“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1”表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总体要求,“2”指制造业服务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的方向,以及21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8个现代服务业。

如何打好工业领域“翻身仗”是当下广州面临的命题。工业生产承压,广州遭遇经济增长瓶颈:2024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GDP3.10万亿元,增速仅2.1%,经济总量遭重庆反超。

再次被重庆反超,问题出在汽车产业上。广州和重庆均以汽车产业为支柱,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重庆则同比上涨26.7%

随着赛力斯、深蓝和阿维塔等重庆本地新能源品牌爆发,2024年重庆实现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增长9.4%;其中新能源汽车95.32万辆,同比大增90.5%

对比之下,广州没有及时跟上市场转型大潮,去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以广汽本田大本营广州黄埔区为例,去年前三季度全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比重仅26.0%

这样的背景下,广州提出重点发展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包括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指出,当前的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期,目前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总营收达4万亿,近3年年均增长7.5%,计划用五年时间,打造1个万亿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45000亿级(时尚消费品、软件与互联网、绿色石化与新材料、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43000亿级产业集群(轨道交通、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型储能、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总规模超过6万亿。

各汽车重镇正在推动传统燃油车转型。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雷敏在27日该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及,今年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提升达40%以上。

东风日产所在地花都区也表示,支持东风日产两款新能源轿车及首款搭载华为智能座舱的合资车“快卖好卖”,加速拓展海外市场;推动马瑞利全球研发中心加快建设、采埃孚汽车电子工厂投产。广汽丰田所在地南沙区则提出,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转型,争取引进新能源整车项目,采用灵活途径扩大汽车出口,目标为实现产值1500亿元。

另一方面,广州在新领域寻找工业增长动力。27日,全市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开工一季度的145个产业项目,总投资1124亿元。

动工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智能装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包括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日月新高端封测厂项目,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项目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等。

来自北京的星河动力、中科星睿计划在广州落地生产环节。星河动力为国内民营火箭公司,星河动力董事长兼CEO刘百奇表示,今年会持续加大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投入,确保完成智神星液体火箭的首飞。加快推进广州开发区火箭产业化基地项目,奠定年产20发液体火箭产能的基础。

中科星睿则在广州投资设立了卫星工厂。中科星睿董事长雷斌告诉界面新闻,去年10月注册了广州公司,工厂预计近期可以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核准,第一期工厂规划产能为每年生产100150颗卫星。

中科星睿是中科院团队打造的光学及雷达成像卫星制造商,主要向银行、证券公司、大宗商品交易机构等客户提供卫星数据分析服务,已经发射了八颗卫星。

中科星睿产品

“这个产能首先能够覆盖我们公司卫星运营的需求。此外,也能满足一些国际客户的制造需求。预计今年12月,新卫星可以在新工厂出厂交付。”雷斌提到,公司的第三代0.5米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首颗卫星星睿11号将在今年3月份发射,这也将是广州基地生产的主要产品,该卫星重量只有上一代产品的一半,但成本不到上一代产品的三分之一。

事实上,卫星运营和制造领域是广州乃至广东的薄弱环节,省内只有深圳东方红、魔方卫星极少数代表性企业。中科星睿的到来填补了广州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在商业航天领域其他环节,广州已集聚了中科宇航为代表的火箭发射企业,以及程星通信等地面终端运营企业。雷斌透露,公司就是中科宇航的客户,下一颗卫星会交给中科宇航发射。

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亦在全市高质量大会上表示,广州从化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将于近期投产,是国内首个400吨级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项目落成后将加速大推力液体发动机的研制和可回收技术的突破。

“近些年来,国内商业航天展现了一种趋势,星座运营商开始构建卫星制造能力,星座建设和卫星制造一体发展,这也符合现在广州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方向。”雷斌提到。

广东的另一个吸引力在于零部件的采购效率和低成本。雷斌指出,卫星制造环节中,现在汽车级和工业级的元器件,经过一些系统设计上的优化,完全可以满足航天应用的需要,不少芯片、电子学元器件都能通过市场化采购获得,利用现有工业能力降低卫星部件的加工成本。

数据显示,广州工业投资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华表示,将推动超100个增资扩产项目落地,推进小鹏汽车广州工厂南区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华星T9、粤芯三期等项目增产增效。

TCL华星光电T9项目是国内首座专门生产高端IT产品及专业显示的液晶面板高世代产线。据群智咨询判断,华星T9项目二期正在释放产能,再拿下LG显示广州液晶面板产线后,TCL华星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产能占比将在2025年达到25.2%,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与领头羊京东方在产能方面的差距将明显缩小。

另一个新型显示头部企业也在扩产。作为广东省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视源股份此次总投资50亿元开建新厂,预计达产产值(营收)将达到100亿元。

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及智慧医疗中心项目现场

该项目将开展商用显示及音视频设备、计算设备、电力电子、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预研和产品开发等。另一部分是智慧医疗项目,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为核心,研究全周期医疗健康管理模式。

视源股份副总裁黄健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提到,新项目的一个任务是服务海外、联动区域产业链和跨境资源,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增长超过17%,海外营收占整体营收比重约四分之一。

作为数字经济新业态,超高清产业并不局限于一块屏幕,可以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发生变革,也能与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融合,撬动亿万级市场,从而为广州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

黄健提到,未来将加大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围绕下一代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融合不同模态的大模型技术进行布局,结合多模态的智能终端产品,展开人工智能应用探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