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工商代办

驻村干部催缴医保,村民反呛:大病治不了,小病不给报,我才不交

驻村干部催缴医保,村民反呛:大病治不了,小病不给报,我才不交摘要: ...

作者:Ustinian74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背景

基层减负旨在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不合理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基层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包括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报表等,实则是要破除自上而下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 2019 年作为 " 基层减负年 ",全国范围的基层减负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此后," 基层减负 " 便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2024 年 8 月,党中央更是出台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

然而,政府的各项制度、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层层加码,比如,许多号称 " 自愿 " 开展的工作因有了硬指标成了 " 强制 " 或 " 半强制 ",甚至初衷完全正确的基层减负在落实中因摘牌、报表、做台账成为加重基层负担的又一来源。不少地方、单位陷入了 " 越减越负 " 的怪圈," 活越干越多,人却越来越少 " 等声音不绝于耳。

由于基层减负命题实在过于庞大,考虑到医保缴费名义 " 自愿 ",但医保催缴仍是每年年底各村躲不掉、糊不了中心工作,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是让村干部们苦不堪言的重负来源,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本文谨以两个月来对农村医保催缴工作的记录供各位一窥基层减负现状。

二、医保催缴纪实

十月

国庆假期刚过,X 村医保催缴工作便拉开了序幕,乡镇下达了任务,要求各村 10 月底前完成医保申报任务的 50%,11 月底完成 75%,12 月底完成 95%。按照惯例,村干部每天上午开启医保缴费广播,隔三差五将缴费通知和缴费二维码发送至村民群,希望有村民看到通知能够主动缴费。但这种愿者上钩的 " 好日子 " 没持续几天,十月中旬,乡政府将各村医保进度在工作群中通报,对没有达到全区平均进度的村进行提醒,要求各村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意料之内,X 村因为人口基数较大出现在进度落后村之列,从此村干部们逐渐感受到了压力。两天后,最新的排名公布,这次情况更糟,X 村赫然出现在倒数第一的位置。村支书坐不住了,立刻召集全体村干部开会,部署完近期各口子工作后,要求全体村干部要担起医保催缴的担子,从自己亲戚朋友催起,甚至取消了周六休息。为了摆脱极端被动的工作局面,医保催缴工作从此被置于全村工作的第一顺位,但下一周的工作排名还是不理想,X 村仍然没有摆脱倒数前三的局面。向来工作排在前列的 X 村书记被乡镇主要领导 " 友善 " 约谈,回到村部后村书记立刻召开了医保工作专题会,会上以 " 今天乡领导笑着问我医保催缴是不是没有发力,我脸上挂不住,不知道你们挂不挂得住 "" 为什么别的村可以完成,我们村完不成 " 开头,旨在激发村干部的责任感和好胜心,紧接着对医保催缴进行再部署、再动员,一是让一名村干部每天将最新的医保未缴费名单按照小组打印出来发给包片村干。二是要求村干部动用电话、微信、上门等一切能想到的方式进行催缴。三是察觉到大家害怕被老百姓骂等情绪,提出下周要亲自上一堂如何做好村干部的党课。此后,村干部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微信好友一遍遍通知,电话一通通打,路上逢村民就问,即便如此,倒数第一的 " 桂冠 " 还是继续戴了两周,村干部们脸上的愁容也持续了两周,直到十月最后一天。

X 村户籍人口虽有三千余人,但常住人口不足五百,因此,线上催缴是村干部采取的主要方式。十月底,大部分村民的电话已经打了两轮,少数村民已经被催了第三次,老百姓情绪的转变逼得村干部迭代催缴话术。起初,村干部还是以通知的方式告诉村民医保缴费通道已经开启了,可以进行医保缴费。少数好说话且有闲钱的村民此时便完成了缴费,但绝大部分村民不理解十二月底缴费都来得及,为何这么早便开始 " 讨债 ",口头虽回复知道了或者好的,实际上挂了电话便忘了此事,背后还要骂村里或者政府几句才过瘾。第二次催缴时,村干部们开启了卖惨模式," 上面今年逼得紧,十月份就给村里下了任务,往年任务不重的时候我也不会这么早就电话打扰你,早交晚交都是交,希望你帮忙配合一下工作。" 由于为时尚早,即便村干部们说的是事实,也只有少数村民会配合缴费。俗话说事不过三,第三次催缴难度系数说是激增也不为过,不少村民对村干部微信已读不回,电话更是直接拒接,少数忍无可忍的村民直接破口大骂,"(此处省略数句脏话),哪年医保我没交,你越催我越拖,钱放银行还有利息,我就要掐着最后一天再交,政府别想赚我一分钱!"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村干部们的姿态只能放得更低,说辞更新成了 " 就当卖我一个人情,以前你来村里办事我也是二话不说,这次就帮我个忙,把医保交了。" 就这样,村干部求爷爷告奶奶,又哄了百把个村民缴费。似乎,交医保从老百姓花钱为自己买个保障变成了帮村干部工作、卖村干部人情。还有些村民可能确实口袋没钱,提出等下个月发工资再交,或者等儿子、女儿帮他交。

十一月

十一月是个尴尬的月份,新增缴费人数全靠村干部做工作。好说话、有条件的村民受不了村干部的死缠烂打,在十月份就已经缴完了费,绝大多数村民十二月底时间到了自然会缴费。但十一月的指标还要完成,除了线上 " 骚扰 ",村干部也得迈开腿,对一些在家的村民进行游说。

某天上午,我和几个村干部一起上门催缴医保。先是到了退役军人老赵家,他刚退休不久,离婚后重新组建了家庭,平时只有夫妻俩在家。村干部们先从老赵劝起,提到他家也不差钱,花点小钱为自己和家人买个保障,请他配合一下村里工作。如此这般,劝了十分钟,他态度终于有所松动,指了指他爱人," 不是我不交,你们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再婚后我家都是老婆说了算,她说不划算不让我交。" 于是,几名村干部调整火力开始做女方工作。哪晓得她一腔怨言," 前几年交的医保都没用上,我现在身体还好,偶尔生点小病医保又派不上用场,常见的感冒药都报不了。" 虽然说的是实话,但指标完不成的村干部哪是那么容易好打发的," 话不能这么说,生病能报销是好事,但没用上医保就说明家里人身体都健康,岂不更好。" 几个回合下来,老赵老婆可能被村干部们收不上医保就不走的架势唬住了,摆摆手让老赵交了一个人的医保,村干部怕她反悔,怂恿老赵先把女方的交了,直到看到支付完成的界面后大家才动身离开。

下一站,我们动身去了村内一家人气较旺的杂货店(叫棋牌室或许更为合适)。上午还不到十点,杂货店里三张桌子都挤满了村民,有的打扑克,有的打麻将。趁着大家都在,村干部开始动员几个未缴费的村民," 有钱打麻将,更有钱交医保,最近记得抽空把医保交了,了个事。" 此时,角落里一个大爷扫了门口的村干部一眼。我认识他,姓钱,之前来过村部,三句话有两句是对政府的不满意。钱大爷边出牌边说:" 没钱,医保年年涨,大病治不了,小病不给报,我才不交。" 村干部没想到在这碰到了 " 硬茬 ",没打算和他纠缠,争起来不光他的医保收不上来,反而让他传播一些消极言论影响其他村民,便转头和其他打牌的村民拉家常,走前再呼吁了一次大家交医保。在这期间,我看到一个约莫七十岁的大爷从杂货店走出去抽烟,便跟上去问了问情况。原来,他是杂货店老板老孙,村支书已经提前和他打好了招呼,让他平时帮忙动员动员来玩的村民交医保。我问老孙为什么现在医保这么难收,他举了两个例子,保费连年上涨不说,一来现在医院、医生都没有医德,本来十块钱的药能看好的病,有了医保医院能开一百的药,报销后老百姓看病反而更贵了。二来很多常用药不在医保报销目录,除非住院,一般情况回不了本。我本还想细问,看他不愿多说,只好作罢。

后续,我们又去了几户村民家,基本都只有一到两个老人在家,喊他们记得把医保交了,都答应好,但得等小孩之后用手机帮自己交。至此,当天的上门催缴工作便告一段落了。回村部的路上,开车的村干部开玩笑说," 一上午只收了一个人,还不够油钱。"

此后十几天,除了上文提到的几种常规催缴方式外,村里还将未缴费的村民名单发送至村民群,我想是起到了一些效果的,十一月医保缴费每天能新增几十人,村里也终于摆脱了医保工作的倒数方阵,最好时在乡镇能排到中上游。

十二月

月初,可能是看到排名不算太差,加上年末了一些村民会主动缴费,在催医保方面大家都松懈了下来,开始忙其他的工作。偶尔有村民主动来村里让村干部帮忙缴费,村民群里也不时有人问为何缴费失败。就这样,截至十号,日均新增缴费人数十人。但工作排名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些人少的村医保排名逐渐赶了上去,村支书又开始提醒干部们不能松懈,该催还是得催。可以预见,新一轮电话 " 轰炸 " 又将启动,好在今年到了尾声,此时提醒村民缴费更站得住脚,希望就在眼前。

这段时间,我也没闲着,借着工作的契机和一名村医交流了自己关于医保的几点困惑。

我先问村医," 二十一年来医保保费从 10 元涨至 400 元,显然是超过了一般群众的工资增幅,对很多在家务农的老人来说这笔钱还得靠孩子支援,假设一家五口人就是 2000 元的支出,是一笔不算小的开支。不想交医保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是否有其合理性?"

他笑了笑," 不交医保的还是极少数人,他们认识不够到位,购买医保更多是防范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只有人人参加医疗保险,医保基金的‘池子’才会不断扩容增量,基本医保的覆盖范围才能不断扩大,报销水平才能稳步提升。"

" 除了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外,您认为医保涨价和医院乱开检查、老人过度住院是否有关,听说有的医院鼓励老人住院保养,一个电话就来接,还管吃管住、发放补贴?"

" 医保基金亏空也正是我一直担心的问题。现在很多医院都是自负盈亏,有创收压力,确实存在一些医院打起了医保资金的歪主意,不久前就有 7 家医院因超标准收费、过度诊疗被国家医保局通报。至于拉拢没有患病的老人住院,应当也是存在的,不过是否患病(或者说是否有必要住院)不是特别好界定,如果老人说自己不舒服,医生也不敢随意下诊断说没病,当医院床位有空余也就给办了住院。"

" 上网冲浪时,我看到有人提议医保也采用车险模式,您认为是否可行?"

" 有一定道理,但是车险是商业性质的,医保更多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对大病患者来说,逐年上涨的保费无疑会让他们的现状雪上加霜。其实国家医疗保障中心为了提高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自 2025 年起,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 4 年,之后每连续参保 1 年,可享受连续参保激励,每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 1000 元。如果中断参保,前期连续参保积累的年限自动清零,再参加居民医保时,年限需要重新计算。"

三、结语

根据规定,城乡居民医保采取自愿缴纳原则,个人有权自主选择是否参加合作医疗,如果政府或其他机构强制要求缴纳合作医疗费用,个人有权拒绝并提出异议。然而," 不交医保不给盖章 "" 不交医保不发高考奖学金 "" 不交医保停课、召开家长会 " 这一幕幕闹剧每年都在上演,村干部、老师都被迫扮演起了催缴医保的角色,甚至部分机关单位都开始提醒职工为家人缴纳医保。

诚然,被推上台前的村干部和老师的工作方式方法确有不当,但基层减负的风显然还没有吹到他们头上,某种意义上他们也算是 " 牺牲品 "" 受害者 "。我想,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打消老百姓对 " 小病大治 "、过度转诊、过度住院等医保基金浪费和医疗腐败问题的重重顾虑才是当务之急,否则,这场闹剧只会越演越烈 ……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