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摘要: ...

□黄新飞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 2023 年视察广东时强调," 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5 年 2 月 5 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 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 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升级产业体系是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代命题。

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广东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在补齐短板的同时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有效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全球性经济问题加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广东作为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外向型经济程度高,在全球不确定性环境下首当其冲。另一方面,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长引擎,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实施 " 制造业当家 " 的战略任务

广东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已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先进制造业深入推进。广东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八分之一,约有 160 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通过 " 成链组群 " 提升集成电路、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先进产业集聚规模和发展能级,催生更多万亿元级和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第二,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跃升。广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形成了梯次发展格局,促进农产品加工、物流、品牌销售以及休闲农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第三,现代服务业效益持续提升。随着服务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广东省正逐步形成一个多元化、高端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第四,现代化产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批公路、铁路、港口、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高标准建成投用,一批通信、算力、大科学装置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广东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产业基础设施位居全国前列。

三、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政策协同的强大合力,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

第一,统筹推进先进制造业、支柱产业和未来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二是推进支柱产业立得更稳、传统产业升级更优。三是抢抓新赛道,培育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紧盯科技前沿、产业 " 风口 "、市场潮流,努力成为新规则的重要创设者、新赛道的重要主导者。

第二,以企业市场主体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广东拥有 1900 多万户经营主体,同时也在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 " 十百千万 " 计划。一方面,要基于企业主体和产业实际需求出发,开发更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产业链的稳链、补链、强链和控链工作,积极应对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确保关键技术和材料的自主可控,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构建更加稳固、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东应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一是建好并充分利用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 " 广东强芯 "、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专项工程。二是及时推出需求侧政策,助力完成从技术到市场的转化过程中的 " 最后一公里 ",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三是积极融入国际生产网络和创新网络,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及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第四,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助力科创强省建设。广东要推动科技与货币政策工具精准衔接,完善科技金融融资激励机制,为创新能力强、有市场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快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发展,不断创新科技型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发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中心等市场平台优势,拓展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第五,打造高水平人才汇集平台。一方面,要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吸引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形成产业与人才双向促进的良好局面,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作者系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

编辑:郑健龙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