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对于美方的错误做法,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根据谭主梳理,美国对外国加征关税有7种方式,流程往往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这一次,特朗普上任仅仅两周,关税政策就落地了。
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特朗普这次是根据美国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所确立的紧急经济权力来征收这些关税。
具体来看,以往,美国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等部门需要先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给出“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产业安全”等理由后,美国总统才能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关税。
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也基本遵循了这样的惯例。
从2017年8月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到2018年4月301关税落地,历时半年多。
2017年4月,特朗普曾要求美国商务部对钢铁、铝等有关国家安全的产品展开调查,到2018年5月,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口的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的铝征收10%的关税,历时一年多。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史晓丽告诉谭主,这一次援引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赋予总统非常大的权力。总统有权直接宣布发生紧急状态,并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包括加征关税等进出口限制措施,这些措施不需要经过更多的批准或同意。这是美国法律体系刻意留给总统的自主权,是一个特别大的后门和天窗。
今年1月初,还是候任总统的特朗普就曾表示,正在考虑宣布国家经济进入紧急状态。2月1日,在宣布关税的同时,特朗普正式宣布了国家紧急情况。
根据接近特朗普的人透露,特朗普本人“很喜欢”《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因为这部法律不仅赋予了美国总统更大的加税权力,它还不要求严格证明加税的必要性。
虽然存在着这样的后门,但此前,还没有美国总统成功援引这部法律对外国加征关税。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团队也存在一些担忧。
他们的担忧起源于上周美国联邦法院的一项判决,美国联邦法院对白宫的一项政策下达了阻止命令——也就是说,美国的司法机构可以阻止白宫的决定,这同样适用于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的情况。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团队并不想让这次的行动被法院阻止,并且希望未来可以继续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更多国家加征更多关税。
2019年5月,特朗普曾威胁向来自墨西哥的所有商品征收5%的关税,并逐渐上调税率至25%,直到墨西哥遏制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当时,特朗普希望援引的法律依据也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和墨西哥达成协议,应对非法移民潮,特朗普威胁的关税措施没有实施。
长期为特朗普提供建议的贸易组织“繁荣美国联盟”上上周向特朗普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可以转而通过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告诉谭主,相较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可以加征普遍关税,《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在以往的实践中一般针对的是单独产品,例如2018年3月针对钢铁、铝加征的232关税。但值得注意的是,援引第232条,美国需要首先启动相关的国家安全调查程序,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而且原则上应对来源于所有其他国家的产品都无歧视加征关税。在实际的操作中,美国可以再豁免其他国家,进而达到只针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效果。总体来说,这样操作是不太方便的。
但不论是美国选择哪一种征收的方式,一旦真正进入实施阶段,都意味着关税对美国经济可能带来严重伤害。
这一次加征的普遍关税将是在已有关税的基础上再加征的,白宫方面表示,不会产生任何的豁免,新的关税针对的是所有商品。
根据美国智库统计,普遍加征10%关税并在遭遇他国报复性关税情况下,将导致美国GDP下降0.5%,3年后下降1%~1.5%。如果继续增加关税,下降比例甚至将达到1.2%。
墨西哥经济部长表示,过去八个月来,墨西哥总统内阁每周的会议,都在研究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
墨西哥总统最新表示,已经指示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启用墨西哥政府此前准备的“B计划”,向美国输墨产品加征关税。加拿大总理也表示,将对美国的贸易行动做出回应,对价值155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
此前,中方多次表明了立场,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关税措施不利于中美双方,也不利于整个世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