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4 日,一篇网络文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量数据雷同》引发热议。作者用三个品种举例,如瑞舒伐他汀钙片,两家生产企业南京正大天晴与 Lek Pharmaceuticals d.d 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完全相同;盐酸曲美他嗪片的 6 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中,湖北四环与远大医药的数据也出现了雷同;以及贵州天安药业的盐酸二甲双胍片 BE 空腹数据与上药信谊药厂的数据一致。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作者还在文中表示,一个仿制药要正规通过一致性评价,难度很大,要求非常高。我国数以万计的仿制药,到目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也才 1988 个品规。除了需要通过实验室的质量标准检测,还需要在人体试验中验证其生物等效性。而这些验证方法和流程,不论美国日本,基本是国际惯例。
当天下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在官网发布《更正说明》,表示 " 经核实,系在 2019 年和 2021 年公开相关产品信息时,由于编辑错误导致上述问题。中心已第一时间在中心网站对错误信息进行更正。"
图片来源: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
对此,有长期从事药品研究的业内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起舆情的源头是网文作者翻阅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1988 个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包括同一药物不同规格或剂型)数据,发现 3 个品种的数据有问题,但被舆论推延到整个仿制药评价数据造假。" 我国仿制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数据造假可能性不大。"
对于近期较多的仿制药质量讨论,另有业内人士也表示,过去,我们的仿制药质量确有不足,经历了一次次的整顿后,现在留下来的,闭着眼睛也知道比过去好太多。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两个关键试验,一个是溶出试验,一个是生物等效性试验。后者要做人体临床试验,无法做到日常检验。而前者,是最直接、最便捷来检验药品是否维持一致性的方法。如果我们的日常抽检,还没有做到溶出试验对比,那么需要进一步完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