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工商代办

大都会博物馆“遁入埃及”展:古埃及是“黑人和黑色”文明吗

大都会博物馆“遁入埃及”展:古埃及是“黑人和黑色”文明吗摘要: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现当代艺术部于2024年11月17日到2025年2月17日推出名为“遁入埃及”[1](Flight into Egypt: black artists and ancient Egypt: 1876-Now)的展览[2],展品主要为黑人艺术家于1876年到2024年之间创作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1876年距离美国内战结束已过去十年,社会重建接近尾声。内战期间,林肯总统颁布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是之后的美国社会并未从种族主义中走出来,种族隔离和分离政策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受澳大利亚原住民争取权益的运动影响)才真正开始瓦解。隐形的种族歧视、经济社会结构所导致的黑人贫困等问题,并未消解。美国社会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倡身份政治,黑人群体作为历史上的弱势群体,在就业、教育等方面获得一些机会。美国社会最近几十年对跨大西洋奴隶贸易重新进行反思,开始正视历史上被贩卖、遭受奴役的非洲等地的奴隶后代的现实问题,大都会博物馆作为美国最大的艺术收藏和展览机构,必须回应这些趋势。“遁入埃及” 展就是其中一个体现。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该展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借自各大博物馆,展品也包括专门创作的短视频等作品。主要策展人Akili Tommasino是来自纽约布鲁克林区的黑人,他是大都会博物馆现当代艺术部策展人和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3]。策展团队还包括现当代艺术部的副研究员McClain Groff。展览图录中收录的论文作者还有大都会博物馆中世纪和修道院艺术部策展人Andrea Achi,她专注于拜占庭帝国治下的埃及修道院、手抄本和物质文化研究,上任后已负责策划了数个与非洲、埃及、拜占庭帝国相关的大展,整体反响不错。

在《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当时的埃及是一个可以避难、获得保护和安全感的地方。展览借用“遁入埃及”的典故,来呈现黑人艺术家们从埃及(尤其是法老时期)获得灵感、启发,通过古埃及的一些图像元素和文化主题来表达他们的身份、政治诉求、思想和感受,对他们所身处的弥漫着种族歧视的美国说“不”,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获得尊严,发出声音,声张他们作为黑人的“权力”(power),驳斥白人种族主义者。但是,他们过于强调古代埃及是他们的遗产,强调古埃及文明为黑色文明,这也引起一些争议,尤其是当代埃及人可能并不接受这些观点,也有人质疑这些黑人艺术家是否具备使用古埃及元素的正当性:他们是否在挪用古埃及文化,为“非洲中心主义”做注脚?

Derbew现为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这是她的著作封面

大都会博物馆的展览完全未提及上述学术争议和问题,也未从学术史角度进行相关的简介和梳理。与这个展览同时推出的图录中有几篇论文,虽然引用了诸如Derbew和Gilroy等人的著作,但展览本身传递的信息是黑人艺术家认为肤色是种族的最重要标准,古埃及元素是建构黑人身份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虽然展览也包括几个特制的视频,和配套的表演节目,但完全未去化解和反思非洲中心主义的弊病,没有传递有关种族更有效、更有说服力的定义和概念,继续在肤色上大做文章。此次展览专门创作了一个有关克里奥帕特拉的短视频:由黑人女性穿着当代职业西装进行诠释(Hunt-Ehrlich 2024 Cleopatra at the Mall),可谓进一步强化了非洲中心主义。

该展览的政治目的显然是为非洲中心主义张目。展览试图纠正美国历史上的种族主义和歧视,为遭受巨大磨难的黑人同胞赋能,可以理解。作为政治正确的一部分,对黑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积极的部分加以阐释宣扬,这无可厚非。但同时,该展览无法真正推动学术进步及真正的种族平等,无法整合不同人群的诉求和利益,可能会造成不同肤色人群的割裂,不利于各族群的团结。民权运动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他的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里强调不同肤色人群的联合、理解、支持,而非对立和割裂。

Loïs Mailou Jones, Egyptian Heritage, 1953,  画家的自画像以古埃及人物和符号为背景,表明和古埃及的关系

Gilroy在1993年出版的《黑色大西洋》(The Black Atlantic)一书中的结论部分写道:他希望21世纪不再是杜波依斯所说的严格划分肤色(the color line)的世纪,而是一个真正解决地区和全球性经济不平等的世纪。笔者深以为然。非洲中心主义者如果想要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答案显然不在延续“种族斗争”这一未见成效的思维和运动口号,而应该跳出这些,看到结构性的困境和经济劣势所导致的黑人、有色人种在美国的困境,并从此层面着眼解决问题(2024年大选中哈里斯无法动员足够的有色人种同胞本身也说明以肤色种族作为身份标志,并不必然具有团结族群成员的凝聚力和作用)。如果可能,尽力争取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比如联邦政府允许美国印第安原住民在自留地保护区建赌场,发展经济,一些人因此变得富有,成为所谓的富裕的印第安人(Alexandra Harmon 2010 Rich Indians)。如果政策、结构等难以根本改变,那么,个人如何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个例子可提供思路:一部分亚裔尤其是华裔、印度裔在美国通过高等教育进入了金融、科技等领域,显著提高了经济地位,过上了体面生活,跻身于中产阶级,扭转了历史上的消极形象。顺便说一句,这一群体也难免遭遇结构性的种族问题。美国的种族现状依然非黑即白,那亚裔在这个光谱在哪儿呢?显然是被无视的,成为新的“隐形人”(更多可参阅艾里森的The Invisible Man)[5]。因此,还是上面的观点:肤色之争不具备生产力,反而造成割裂。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展览展出的艺术家Fred Wilson创作的灰色区域(Grey Αrea)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该作品一组五件雕像呈现的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白色、浅沙丘色、小麦色、深咖啡色、黑色五种肤色。虽然依然是现当代的肤色决定种族的思维,但探索了奈芙蒂蒂肤色光谱的可能性,开启了对话、包容、整合、团结的可能性。

Fred Wilson, Grey Area (Brown Version),1993。藏于布鲁克林博物馆

古埃及文化元素属于谁

纵观古埃及漫长的历史,最为展览中的黑人艺术家或西方世界所熟知的人只有三位:奈芙蒂蒂(第十八王朝法老埃赫那吞/阿肯那顿的妻子,他们进行了宗教改革,只信一神太阳神阿吞);图坦卡蒙(他的黄金面具现藏于埃及开罗博物馆;1922年考古学家卡特发现图坦卡蒙墓室);托勒密埃及的克里奥帕特拉女王,文物遗存几乎没有,除了个别铸币侧脸图案。因为自莎士比亚以来的文学作品、影视剧作品呈现克里奥帕特拉和罗马共和国的凯撒和安东尼的爱情故事、为避免成为罗马的俘虏而自杀等事件,使得她的知名度及在文艺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不亚于她的这两位老前辈。因为她的真实的相貌外形特征不可考,因此更容易被“随心所欲” 地解读。这次展览的作品主题和元素大都在这三人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

除著名人物外,古埃及物质遗存最为人所知的即为金字塔。这次展览也在一个展览室中心位置放置了一个现当代抽象派艺术金字塔。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主庭院里的玻璃建筑,是对金字塔的经典借用。所以,这些文化元素不只属于一个族群,可以在艺术上给所有愿意去了解它们的人以灵感和启迪 。艺术家Sarah Sze(施肇基后人)也在她的作品里使用过金字塔等元素,空中白云的流动、人在屹立数千年的金字塔附近奔跑,通过数个视频同时播放的形式启发观者去思考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等问题[6]。

金字塔,艺术家Sam Gilliam作品,大都会博物馆展览室

古根海姆博物馆2023年展出的Sarah Sze作品,上面的小视频呈现流动的白云,下面的小视频聚焦金字塔和附近的女子

从艺术性上来说,有些借用古埃及元素而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颇有创意,和蒙德里安等人的抽象艺术类似。以拍摄古埃及和古努比亚遗迹而著称的摄影师Chester Higgins,出版了数本受欢迎和好评的摄影作品,在这次展览中也有体现。但展览里的有些作品,直接照搬古埃及元素,过于强调埃及为“黑人和黑色”文明,作品本身的政治性大于艺术本身——这是当代艺术的一个特色,也可以说是通病。

萨卡拉墓葬区的Irukaptah之墓,摄影师Chester Higgins拍摄。

写在最后

笔者近期也参观了位于曼哈顿的FIT博物馆(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非洲流散服装展(The Africa Diaspora Fashion)。该展览的理论基础为“黑色大西洋”(The Black Atlantic):艺术史家Robert Thompson于1983年用此术语强调流散艺术的关联(connection);1993年上文提到的社会学家Gilroy的《黑色大西洋》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呈现黑人艺术家在黑色大西洋这一空间里生产创作对抗启蒙运动现代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展览还引用了一些著名学者颇有影响力的著作来深入探讨一些话题,比如,人类学家Michel-Rolph Trouillot的著作Silencing the Past,来说明启蒙运动以降的西方现代文明建立在西方和非西方的二元对立之上,譬如宣称非洲没有历史来为殖民主义正名。FIT展览的服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整个非洲大陆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日常服饰。策展人Elizabeth Way通过扎实的学术理论和服装设计师的具体作品向参观者传递了如下信息:非洲流散艺术家只是非洲所有群体中一部分人的经历,并不能代表所有非洲人;相关运动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争议;非洲人和非洲大陆有文化和深层历史(deep history,体现在制作衣物复杂工艺的代际传承、图案的象征性内涵和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不是西方殖民者眼里的没有历史的土地( a land without history)。这些视角也基本验证了笔者上文对大都会展览的评论。

FIT博物馆展览海报

行文至此,笔者的反思是,种族、性别和阶级阶层三个流行的分析视角(美国的“历史考古学”擅长以此切入、提问,又称“三巨头triumvir”)未必是分析一个人、一群人身份的最佳视角。当然,在历史遗留的种族主义问题未解决之前,相关探讨依然有意义。如果未来社会能注重公平、正义,经济分配更加合理,历史问题慢慢淡化,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得更合理(吉登斯关于结构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届时可能没必要继续讨论这些,也没必要继续使用诸如黑人、白人等词汇,但目前可能没有更好的替代词汇,于是本文也难以避免此问题。

笔者身处美国学术界,面对大行其道的身份政治和性别性向及种族研究(忽略阶级),已觉疲倦,虽不从事直接相关的研究,但必须熟悉这些。人那么多元,为什么要卡在“三巨头”之内进行区分和认同呢?性别和肤色的认同流于表面,解释力有限,且会造成不同群体间的割裂和矛盾。如何跳出这一分析框架?可能性之一为采用个人属性(personhood)这个概念(Chris Fowler,The Archaeology of Personhood, 2004 ),即分析个体一生中的所有重要事件(包括重要年龄节点所对应的仪式)、所有社会关系(家庭背景、教育、婚育,和周围事物的互动等)对其产生的影响、在动态过程中个体身份和社会身份不断被形塑。这些要素能更全面、立体地去了解一个人。社会身份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而日常生活中很多场合都可以体现、强化、“主动营造”社会地位,服饰风格(最近几年流行的老钱风、静奢风、性冷淡风等)、谈吐举止(是否优雅、松弛,和家庭背景深度相关,参考布迪厄作品)、生活方式(消费、饮食选择和习惯、旅行——一位教授自我介绍时说她去过100多个国家,后来知道,她父亲是已故亿万富翁)。另一个例子是杜波依斯,虽为黑人,但他在哈佛获得博士学位,其品味、学识、思想都超过了绝大多数白人,20世纪初成为黑人群体的精神领袖、活动家,其着装风格属于典型的dandy(注重外表、穿着得体入时的男士)[7]。使用这些要素进行分析时也要考虑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且不断更新认知,而非局限于种族和性别这些标签。

杜波依斯

未来的世界如何多中心共同发展,而非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历史和艺术?这是留给每一个人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注释:

[1] 这里的埃及,主要指法老时期的古埃及,大约从公元前3100至前30年。这个划分也存在争议,现在一般认为托勒密治下的埃及(前323至前30年)是埃及本土最后的法老。埃及之后又经历了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占领、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统治和政体。埃及于1952年获得独立。法老时期的埃及也经历数次外族入侵和统治时期,因此,古埃及人的身份问题,非常复杂。不仅如此,因为埃及物产丰富,和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往来由来已久。文献、考古资料均显示,自公元前664年始埃及政策允许来自域外的多民族与埃及人共存,第一次波斯统治时期(公元前525-404年)更是如此(Vittmann 2020)。

[2] 详情参阅:https://www.metmuseum.org/exhibitions/flight-into-egypt-black-artists-and-ancient-egypt-1876-now

[3] Tommasino在一个演讲里提到以往的西方艺术只为富人服务,普通人进到博物馆,有一种不适感。他提倡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去欣赏和“拥有”这些以往为上层阶级所定义所服务的艺术。更多可参考视频:Get High [Culture] | Akili Tommasino | TEDxBinghamtonUniversity

[4] 这是“埃及热”最显著的特征。埃及热和爱埃及(Egyptophilia)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建筑等艺术上使用古埃及元素,不管是否真正了解和理解古埃及文明;而后者,表现在西方贵族大游学项目(The Grand Tour)把赴埃及的参观考察游历纳入其旅程中,强调的是对古埃及文化的喜爱而学习和了解古埃及文明的行为和做法 (更多可参考Jean-Marcel Humbert and Clifford Price 2003; Humbert 2010)。

[5] 也可以参考澎湃思想市场、澎湃新闻之前文章:疫情下的在美中国留学生:位置、身份认同与共同体的再想象;最孤独的群体:精英视角下美国亚裔群体的阶级分裂与团结。

[6] https://www.guggenheim.org/exhibition/sarah-sze-timelapse

[7]对于这个“标签”,详情可参考大都会博物馆服装部2019年年度大秀和图录: https://www.metmuseum.org/press/exhibitions/2019/camp ,里面有一节主题专门讲dandy和dandyism。在搜索2019年服装展时,发现该部门2025年年度大秀主题为“大西洋流散中穿衣风格对黑人男性身份的形塑” (The Costume Institute’s Spring 2025 Exhibition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Sartorial Style to the Formation of Black Identities in the Atlantic Diaspora),详情可见:https://www.metmuseum.org/press/exhibitions/2025/superfine ——由此可知,博物馆不同部门从各自专长出发、从不同角度探索身份这个话题。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