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海阳光温暖,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专家宿新宝在上生·新所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小型Citywalk,对茑屋书店、原海军俱乐部健身房及附属游泳池的更新改造过程作了实地讲解。去年夏天,上生·新所二期开放。这处历史建筑群更新改造的复合型社区成了周边居民休闲、遛娃的公共场所,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宿新宝是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也是上生·新所片区更新项目的主持设计师,长期对老建筑营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技术理性视角为它们撰写了“传记”——《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
宿新宝分享新书
当天,该书发布会在上生新所茑屋书店举办。《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以砖瓦、楼板、门窗、壁炉等材料和相关营造技术为主角,讲述了它们如何从最初的舶来品发展到后来的优质国货,以及如何逐步实现本土化创新,最终成就上海近代建筑百花齐放的盛景与传奇。通过解读建筑技术史、建造史,作为阅读上海近代建筑的一种新视角、新手段。
宿新宝在业界被称为“大宝院长”,他参与保护修缮了一系列优秀历史建筑,如卜内门洋碱公司大楼(1923)、上生·新所(原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1925)、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1925)、东亚银行大楼(1927)、上海科学会堂(1926)、上海市文联大楼(1929)、雷士德工学院(1934)、上海展览中心(1955)等。
左起:宿新宝、华霞虹、姜鸣
入行十余年,宿新宝经手了十余处历史建筑的完整修缮更新过程,并对近百处历史建筑进行了勘察和不同深度的研究。带着好奇心与比较学的眼光,他愈发认知到,“历史建筑演变的诸多内在逻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演变逻辑即是技术的发展进步。”
在修缮保护近代建筑的实践中,宿新宝也产生了疑惑。他发现,对近代历史建筑,人们更关注样式的真实性,而非原材料工艺的真实性,“比如一个水刷石的花饰破损了,只要能做一个一样的,我们就觉得可以把原来的替换掉。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形式之外的信息,很多都遗失了。其实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并不是很熟悉它的材料工艺。”
目前针对近代建筑技术的认知和研究成果尚显不足,感慨于此,宿新宝更加关注建筑技术史的研究视角。2021年,他受邀在“黄浦文博”公众号“听Ta说建筑”专栏发表关于近代建筑的介绍文章,撰写的一篇《上海近代建筑的砖与石》收到了积极反馈。由此,宿新宝围绕近代建筑材料与技术这一主题,撰写了一系列考证翔实准确、遣词造句通俗生动的文章,形成了《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这本讲述上海近代建筑技术的书籍。
分享会现场,宿新宝以“为什么要研究近代建筑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切入,结合《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一书的完整架构,从建筑风格特征、主要建筑材料、营造技术、设施构件、行业生态等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了上海自开埠以来,近代历史建筑的演变发展历程。他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对历史档案的考证结合起来,重新审视“基础研究、价值挖掘、保护实践”三者的关系,传达出历史建筑修缮保护工作的专业价值和人文思考,也展示了这项工业的辛劳和乐趣。
《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书封
“大宝院长长期专注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研究和设计、工程实践,不断深入调查和考证,对上海的历史建筑不仅有坚实的史学理论基础,也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积累了有关建筑构造、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营造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这部《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就是他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成果总结。”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这本书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或将成为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的经典。
书中对于上海历史建筑中的砖石、面砖、屋面瓦、地砖等常用建筑材料,以及窗户、壁炉、卫生洁具等构件都有详细的考证和论述,并且从技术史角度梳理了近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将其演变过程总结性概括为1900年以前的“抹灰时代”、1900年代的“红砖时代”、1910年代的“红转灰时代”、1920年代的“石质时代”,以及1930年代的“面砖时代”。
内页图文并茂,有很多老照片、老图纸
“西洋建筑进入中国,绝不仅是简单的房屋样式,还包括全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工艺,以及建筑的结构受力方式。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近代史学者、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姜鸣认为,时下上海老建筑的论著出版很多,建筑风格和建筑师是常见的讨论角度,专谈营造的并不多见。宿新宝提供的是一个特别的角度,不仅牵涉老建筑更新修复的专业技术,也涉及深层次的城市历史文化。
姜鸣举例,前些年外滩建筑改造时,几乎把所有的老式电梯和厕所卫生洁具全部拆除换新,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出高档富丽,却不知当年普遍安装的“司旦达”(Standard) 品牌洁具背后有一段独特的历史,甚至与在建筑史中备受赞誉的上海南京西路国际饭店有关:“司旦达” 洁具是美国标准卫浴制造公司的产品,而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国际饭店时仿效的,正是纽约的美国散热器大厦的外形。这栋大厦的业主美国散热器公司(American Radiator Company),1929年与标准卫浴制造公司(Standard Sanitary Manufacturing Company)合并,更名为“美国散热器和标准卫浴公司”,简称美标公司(American Standard Companies)。“今天外滩老建筑的卫生间里,到处都是‘美标’‘科勒’,老牌子‘司旦达’ 却被毫不顾惜地拆除得难觅踪影,真是令人惋惜。”
“宿新宝是一位建筑修缮领域的实践者,专业知识深厚,也有机会拿到很多一般人拿不到的素材,例如原始建筑图纸等。知行合一是他的优势,也是这本书的优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学术顾问华霞虹表示,历史建筑有其精妙之处,未见得今天的建筑一定比以前的建筑更优秀。宿新宝的研究,关注到的正是历史建筑中营造方法的细节,一些精巧的设计,至今看来依然充满智慧。
“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以保护、修复和修缮为核心的保护机制。” 郑时龄认为,历史建筑保护涉及社会的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需要有人对各方面加以深入研究。宿新宝所做的工作,正是历史建筑保护这幅巨大拼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