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上海高校学者共同发起了“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教育”系列活动工作坊。日前,由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光启语文研究院主办,复旦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济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中文系共同召集的工作坊第三期“人文视阈下的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40多名与会者参加工作坊,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分享与研讨。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本次工作坊由一场开幕式、三场主题发言与三场圆桌组成。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冷嘉主持。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王晓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应当从全球性的学校教育危机出发重新思考文学教育问题,他认为这一危机是全球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冲击下的结果。在这一情况下,整体的学校教育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一变革的方向在于挖掘学生身上不容易被机器取代的个人能力以及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社会能力。他认为文学教育正是这个根本性变革道路上的最可依赖的精神和文化资源之一。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董丽敏的致辞首先回忆了2001年开《文学导论》课程的情况。她进一步认为讨论文学教育需要注意到如下三个问题:文学教育与当代社会变化要打通;文学教育向日常生活打开;文学教育如何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审美性。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宏超老师是本工作坊的发起人之一,他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筹备相关情况。
工作坊现场
第一场主题发言题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探索”,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宏超主持。
朱家角中学语文教师李欣然以《千灯相照:文学性如何进入语文教育》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她从自己在上师大受到的文学教育出发,以几年来自己具体教学案例为例,追溯了从教以来将文学教育引入语文教育的尝试,这些实践包括文本细读、共享文档、将课文改为剧本等新奇的教学实践。最后她指出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对个体而言具有照亮整个自身以外经验世界的意义。
复旦附中语文教师王希明的分享以《高中文学教育的困境》为题,他从一线教师的经验出发,追溯了自己的文学阅读史以及复旦附中文学社诗社的历史,指出了高中文学教育的困境情况在于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学生阅读情况不佳,其次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限制。导致的结果则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不足,作为文学阅读基础的人情与阅历的培养也欠缺。他建议高考写作命题可以尝试文学创作方面的改革。
本次工作坊活动在筹备阶段进行了充分调研与口述工作。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世承)本科生袁欣成以《我在中学语文教师口述项目中的收获》为题,代表口述访谈小组报告了中学语文教师口述访谈项目的进展、准备与在项目中的收获。她通过讲述自己初高中语文学习的经历,指出中学语文教授口述项目对她立志当好一名语文教师的启发意义,并以访谈中的具体例子谈到人文关怀在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中的独特位置。
上海师范大学讲师刘辉的《从语言学看文学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则从语言学学科出发,认为如果将文学看作是语言交际模式中的一类的话,那么语用学中对于言语交际的基本机制的探讨就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认为语言学的视角为文学的学习提供了一种从基本的日常语言现象入手的分析方式。
上午的圆桌讨论由上海师范大学讲师夏天主持,与会学者围绕第一场主题发言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讨论。
交大附中语文教师乐燎原回忆了从教以来参与文学社的经历,并进一步指出文学教育是人的教育、美的教育。家长、学校、教师应该共同推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精神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尖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工作在于对文学的去神秘化的工作。他认为需要在文学的创作性、原创性角度来谈论文学的认知功能和培养人的功能。就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情况,他指出命题质量有诸多现实问题的制约,需要从一些可触及、可用力的抓手应对目前的教育状况。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首先从当下青年骨干教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误读开始,指出目前语文教学环节中缺乏耐心,无法回到具体语境的情况。他指出仔细琢磨原文在一定意义上是抵抗教条的有力工具。其次他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口述项目是对已有口述访谈工作的传承,需要做长期的积累。
同济大学教授朱崇志首先从家长的角度谈到中学语文教育中作业过多的问题,其次他从同济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的课程实践出发,谈了几点他担任教学副院长时的困惑——教材、篇目、命题与考核方式是否需要统一,学科融合问题是否也应该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贯彻。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语文教师田雪婷从刚入职的青年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首先谈了她入职一年多来的职业困境。其次她谈到从事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痛点,包括学生对他人不关注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学生对语文不重视;学生对当今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农民与底层严重缺乏了解。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汤拥华则通过他给中学上课的经历,指出虽然教育体制仍有诸多限制,但在讲述文学的妙处的时候,仍然能够找到新的可能。他认为教育中学生不要用陈辞滥调,并提醒大学介入中学培养的时候需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休息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场主题发言题为“从‘尴尬’出发的教学试验”,由复旦大学副教授战玉冰主持。
云南师范大学讲师张秋子以《搞教学耽误科研?谈一谈我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为题,分享了她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理解。她从科研考核制度的历史梳理入手,认为当前的科研考核制度是非常晚近形成的,容易造成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缺乏兴趣。她进一步以自己的教学工作为例,指出教学需要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这会对教师自己经验的拓展有益,指出一种基于共读的细读课程设计有助于打破冷漠状态的课堂与生活。
上海师范大学讲师刘欣玥《从零开始的新世纪文学课》则以自己的“新世纪文学课”为具体例子,分享了她的备课体会以及与学生互动的经验。她在三轮备课过程中不断调整课程篇目,希望能够呈现当下社会的一些公共意识以及80、90后作家的青年写作。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她也将课堂当作一个田野,了解学生最近的兴趣爱好与精神状态。
上海大学讲师王玮旭《尴尬的诗歌教育:为什么,怎么办》则从自己讲授新诗课程的尴尬经历说起,分享了在本科文学史教学中关于诗歌审美教育的困境。他认为这一困境是从中学语文教育到大学文学教育长期累积下来的问题。进而他通过中小学诗歌拓展教材、高考模拟题、大学诗歌奖投稿作品的展示,指出当下诗歌教育创造性的种种问题。
第二场圆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何浩主持,圆桌围绕上一场主题发言提出的教学试验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复旦大学教授金理回应了上午场以来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从家长的角度指出“读法”问题无论在中学语文教育还是大学文学教育中都是关键要素。进而指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需要引导学生重新回到历史语境,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并且保持对社会以及自身经验的敏感。
同济大学讲师刘祎家从上一场王玮旭提到的诗歌奖的问题出发,指出当下青年诗歌创作的篇幅长短与当下青年学生的阅读、学校生活有关。进而分析长诗所表征的只是抒情弱化、知识量过多、判断力丧失等问题。进而指出课堂教学中对新世纪小说、诗歌关注的关键在于要找到教育生长性的动力。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薛毅的发言从分析最近授课中的一个挫败体会开始,认为当下学生对文学缺乏兴趣的一个原因可能与空余时间减少有关。他指出文学教育在当下的问题在于如何抢回自主、自由阅读的空间。当下重新展开文学教育的讨论必须建立在普及教育的层面展开。
第三场主题发言题为“语文素养的基础与延展”,由同济大学丛子钰主持。
四川大学讲师康宇辰的发言题为《读入经典·实践创意·锤炼心智——谈本科基础写作教育的可能性》。她以自己在四川大学的“写作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分析了学生从高中到大学阶段中容易带来的问题。写作课恰好处于这个阶段,处于打基础、育眼光、增修养的阶段。她通过各种教学实例指出写作课需要读入经典、实现创意、重视经验、并最终锤炼学生的心智。
上海师范大学讲师李星辰从自己在教育学院上文学课的实际经验出发,以《我在教院教文学》为题进行了分享。她首先分析了教育学院的培养方案中文学教育的尴尬位置,进而分享了自己备课与讲授两门课程“中国现代散文导论”、“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的经验。她指出虽然在教育学系上文学课处在边缘的位置,但恰好这一位置提供了一些探索空间。
同济大学讲师刘祎家的发言题为《“语文”的延伸》。他同与会学者分享了自己上了三轮的“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经验与思考。他认为要让一门“水课”变得不水就需要找到一些和现在学生切身经验相关的阅读材料,由此对“语文”“文本”等概念的拓展就势在必行。他在课上增加了公众号文本、游戏文本、城市考古、网络流行语、AI等不同文本类型,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内在地、切身地培养批判性思维。
山西省委党校李超宇在党校讲授文学课,因此他的发言题为《边缘的辩证法》,讲述他在讲授“政治思想史”“党的青年工作”等课程的过程中如何用政治掩护文学的实践。他还分享了工作之余在B站上讲文学的曲折经历以及组织线上读书会的经历。他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活动中发挥共同体的凝聚作用,文学同样也有这样凝聚人的能力。
第三场圆桌由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冷嘉主持,学者们就上一场主题发言以及工作坊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何浩就这次会议的主题与自己对革命文学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如果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精英的话,那尤其需要注意革命文学在中小学与大学的教学中的特殊呈现是什么,进一步需要讨论的则是革命史所累积的经验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上海社科院张炼红以自己在上海社科院的“文学研究前沿课程”中的教学经验为例,她认为在人文视阈中的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尤其需要注意在教学环节中关注文学如何赋予我们能动性以及能动性从何而来的问题。在授课、讨论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从中释放出自己的能动性。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高中部语文教师陈放今的发言则从语文教育如今的边缘位置谈起。他认为当下语文教育的位置永远不会是正餐,更像三得利乌龙茶在我们饮食结构中的位置一样。真正认清文学的边缘位置反而能够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带来一种解放以及带者沮丧的幸福。
上海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王晓晨则从自己身边的例子开始谈起,她回忆了自己初中语文老师建立的读书角、她附近的读书会会、自媒体读书博主等处于“附近”但能够让她有共同体感受的事物。她认为重建附近以及这种共同体感非常重要,她进一步提到了本次工作坊的工作人员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附近”。
在闭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认为本次工作坊的特点首先体现在能够努力贯通各个学段;其次发言人都有不拘泥于学科本身的意识;最后,他回应和何浩老师的问题,认为对革命文学的理解首先就不能把人性和革命性对立起来,革命也是在人文的大视野中,而不是把革命从人文中剥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