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1月13日,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正式对外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旧版标准(GB 17761—2018)将被替代。
本次发布的新标准中,尤其受到关注的有: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等内容。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标准将降低火灾风险,减少交通事故隐患;适当放宽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续航里程需求。
业内普遍认为,这对于电动自行车市场来说或可形成新的刺激。新标准发布后,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股价持续走高。截至发稿,港股雅迪控股涨近6%、绿源集团涨近3%,A股新日股份涨4.08%、九号公司涨3.13%、爱玛科技涨2.73%,美股小牛电动涨1.17%。
新标准包含哪些内容?
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是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大国。但在高保有量下,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通报,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2021年已达1.8万起,2023年则增加到了2.5万起,年增长率约20%;电动自行车火灾在全年较大火灾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5.9%上升到2023年的12.7%。
本次新版标准中,为增强电动自行车所使用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从源头上降低车辆被火源引燃造成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同时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燃烧的剧烈程度,进一步加严了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电气回路、电气部件及导线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要求,并对软垫材料、皮革类与纺织品类材料等不同类别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分别作出规定。生产企业应从产品设计源头出发,严格车辆非金属材料选型,加强测试验证,标本兼治提高整车的防火阻燃能力。
同时,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鼓励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代替塑料,从而降低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
速度是电动自行车在使用中的另一大安全隐患。目前,许多使用中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超出了标准的规定,主要原因是这些车辆的电动机在动力性能方面有较多的余量,给非法篡改最高车速留下了空间,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多发。
新标准维持2018版标准中有关最高设计车速的规定,即具有电驱动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增加超过25km/h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的要求。为了防止产品最高车速、蓄电池类型和输出电压等技术参数被篡改,新标准分别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此外还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给出了6大类常见的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为产品防篡改设计及检测抽查提供指导和依据。
此外,和电动车生产制造关联性较大的是此次对于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的调整。工信部表示,新标准修订期间,通过对近13万份网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倾向于选择铅蓄电池的消费者数量是锂电池的2倍。但是铅蓄电池也具有能量密度低、体积大、重量重等缺点,特别是考虑到近年来消费者生活节奏加快、出行半径扩大、充电不够便利等因素,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希望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后续航里程能够达到70公里以上。
按照2018版标准中55 kg的整车重量限值计算,使用铅蓄电池的车辆续航里程只能达到40公里左右,与消费者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新标准将铅蓄电池车型的重量限值放宽至63 kg,将有助于满足广大消费者增加续航里程、减少充电频次、提高安全性能的需求,消费者可以选择更加经济,同时具备实用和安全的产品。
不过,在电动自行车的重量问题上,业界一直存在争议。
“我们国家刚出现电动车时,行业内曾有过争论,电动车是应该‘轻型化’‘自行车化’,还是应该‘重型化’‘电摩化’,后来选择了后者,一些问题也由此产生。”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对界面新闻说。他认为,未来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应更趋向于“自行车化”,推广更轻便、更安全的助力自行车,一方面消除使用超标电动车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比传统自行车更舒适便捷,节省人力。
因此,杨新苗强调,放宽铅酸电动车重量限制之外,国家也应该积极推动轻量化助力自行车标准的建立,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轻量化助力自行车标准在2024年8月进行了立项公示,期待能早日发布。”他说。
电动自行车市场或迎来新刺激
2019年,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布“新国标”,大量不符合规定的电动两轮车淘汰更替。新国标实施后,规范了电动自行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电动自行车行业秩序得到优化,使得对于符合新标准的电动两轮车需求出现了一波爆发,市场集中度不断向规模企业和品牌企业集中。
但是进入2024年,新国标替换红利期已进入尾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新国标替换需求完成了80%以上。艾瑞咨询报告同样显示,2023年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放缓至9.8%,预计2024年销量将进一步缩量至9.1%的降幅。电动两轮车的置换周期平均为5年左右,国内市场进入常态替换的状态。加之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及市场需求疲弱、竞争加剧,传统电动两轮车企业业绩普遍不佳。
因此,本次新标准的发布在电动自行车行业备受关注,业内普遍认为,像2019年“新国标”的发布一样,这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来说或可形成新的刺激。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认为,行业政策导向已十分清晰,伴随新国标的具体细则出台,顶层设计业已完成,龙头企业将会凭借其在合规和产品迭代能力的优势,加速推进拓展市场份额。
“在国标发布之前,小牛电动就和行业头部企业及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沟通‘17761’(新标准)有关内容和技术方面的可执行性。目前,小牛电动已经在积极准备样车,配合后续认证机构的样车检测工作。”小牛电动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
小牛电动认为,新标准的发布有助于提升行业门槛,积极推动行业的智能化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另有电动自行车行业人士亦对记者表示,公司产品已经在往合规的方向发展,新标准会加速劣质企业的出清,让行业更规范。
新标准中也提到,针对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质量保障能力不足、产品抽检合格率不高等问题,新标准中增加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条款,明确要求生产企业应具有与电动自行车产能相匹配的整车及车架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并列出了产品进行型式试验和生产一致性检验时所需的检测项目。
不过,在标准更替的过程中,库存、销售等也可能对企业造成周转压力进而影响业绩。上个月,电动自行车巨头雅迪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4年全年纯利将下滑。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2024年度,雅迪预期获得纯利在12亿-14亿元之间,去年同期纯利为26.4亿元。
按照预告,这将是雅迪五年来首次业绩下滑。该公司对此解释称:“主要由于电动两轮车销量因分销商的去清存货周期而下降;及若干现存型号存货的销售价格降低,因集团采取了加快售清该等现存型号存货的销售及市场推广策略,以响应国家标准的调整。”
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同时,为保证符合旧标准电动自行车的充分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新标准发布后,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股价持续走高。截至发稿,港股雅迪控股涨近6%、绿源集团涨近3%,A股新日股份涨4.08%、九号公司涨3.13%、爱玛科技涨2.73%,美股小牛电动涨1.1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