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麦药企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减重版”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和跨国原研药企赛诺根(Seragon)口服衰老抑制剂瑞拓龄(RESTORIN)强势进入中国,引发了追求身体和体重管理、战胜衰老和延长青春活力的中高净值人群热烈追捧。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注射液被证实能将使用者体重减轻13.6%,远超安慰剂组的2.2%;而经与国药合资子公司国药赛诺根引进国内的瑞拓龄,其技术来源SRN-901在临床前期试验中可将哺乳动物的剩余自然寿命延长1/3以上,并显著抑制老年动物的身体机能衰退。随着相关实验数据的公布以及产品的上市,瑞拓龄、司美格鲁肽等在国内电商平台引发人们的抢购。
在明星产品爆火的背后,更多的原研产品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近日,一篇讲述一线城市家长带孩子看病却无法如愿用到原研药的文章受到广泛转发和关注,医院的“无药可用”引发了大众对于原研药“消失”的讨论和担忧。
对不少人而言,担忧原研药“消失”的深层原因,是对仿制药疗效的不信任。在文章中,作者自述患儿在使用仿制药治疗时病情没有明显好转,而在转院换进口原研药治疗后才逐步康复。评论区中也有网友称,仿制药难以治好的疾病,换原研产品后却能药到病除。
对仿制药的质疑并非孤例,根据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对仿制药的认知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显示,在15046份有效调查结果中,84.06%的受调查居民认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仍和原研药之间存在差别。而在1208位同时使用过仿制药和原研药的患者调查中发现,仅有4%的人表示服用仿制药效果明显。
不光是普通民众,国内医生对于仿制药的态度也不算乐观。根据同年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Health Policy Open的一篇研究数据显示,在该调查近600份有效结果中,仅有11.2%的医生认为仿制药的水平能达到原研产品的生产标准。
即便有约1/3的医生认可仿制药的安全性和疗效,但当问及自身得病后是否愿意用仿制药代替原研药治疗时,只有20.5%的医生明确表示愿意使用仿制药进行治疗,且这些医生多在省会城市之外的地方医院就职。而大多数医生更愿意优先使用和推荐原研药,其中原研产品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临床数据是影响他们决策的关键因素。
对医药领域专业人士来说,仿制品功效难以与原研产品相提并论,原因在于原研药企在长期研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非公开的专有技术和技术诀窍(know-how)。以瑞拓龄为例,其技术来源SRN-901由赛诺根联合哈佛大学、梅奥诊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全球顶尖医学机构花费近十年时间合作研发,整合了衰老抑制及自然寿命延长领域一系列全球独家授权的核心专利及技术秘密。
其中,仅SRN-901的临床前研究工作便耗时近四年,整个试验覆盖了小鼠全生命周期内从寿命长度到身体机能、血液指标,再到细胞分子层面的组学研究,乃至生物信息学层面的机器学习建模等各个关键领域。瑞拓龄研发期间所获取关键衰老干预技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各种技术诀窍,是其他厂商无法获得的关键配套技术机密。
除研发实力的差距外,制药工艺水平的高低和流程的完整与否也会导致药效不同,最经典的例子便是头孢皮试。国内医院在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要求做皮试,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头孢制剂工艺不足导致的药物纯度不够。有医生曾在丁香园论坛留言称:“以前好多次出现同一位患者使用国产头孢呋辛皮试阳性、进口药品皮试阴性的情况。”
原研药在公立医院“消失”后,线上平台成为了原研药企的新选择。在华上市后,瑞拓龄、司美格鲁肽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热销;诺华、阿斯利康等知名原研药企也积极与平台合作,多款“消失”的原研药登录互联网。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在医疗保障上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势必要在原研药和仿制药中寻找一条平衡发展之路。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患者而言,公立医院依旧是首选;而对于了解原研药价值、重视生命健康质量的人们来说,瑞拓龄、司美格鲁肽等原研产品,或是追求长久健康生活的最好选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