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工商代办

读书午餐会|李乾坤:带着生命体验与问题意识去读经典

读书午餐会|李乾坤:带着生命体验与问题意识去读经典摘要: ...

学术午餐会是学术界常见的“非正式”学术交流方式,无论是普林斯顿高研院、哈佛-燕京学社,还是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经常采用这种开放自由的形式开展讨论和对话活动。南京大学“学术午餐会”的传统由来已久,最早开始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2005年发起的学术冷餐会,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一百多场。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今年,南京大学出版社打造的“南大读书人”文化空间正式启动。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新生学院联合开展的“学术午餐会”延续了南大读书文化的基因,邀请历史、哲学、文学、社科等领域的学者,带领来自新生学院的本科生们共读学术著作,让同学们接触到一流的学术资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术素养。

本期活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乾坤为同学们讲评《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和《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两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提醒同学们带着问题意识阅读经典著作,与伟大思想家对话。以下是李乾坤老师讲评的文字稿整理。

我选的这两个文本实际上还是有点挑战的,这是两本不同性质的书,其首要区别是语境的区别: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这本书一百七十多年了,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其中的思想却是穿越时空的。第二个是直接探讨当代世界的现实性文本,与我们当下的语境非常接近,更和我们当代人的关切有直接关系,但是这种直接性,恰恰需要理论的迂回。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来说,前者是我们熟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部分,后者聚焦我们一般称为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但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两个文本中,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实际上也是相互交织的。

 

李乾坤在活动现场

马克思为什么要提出历史唯物主义

今天,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些方法论,我们同学仿佛都很熟悉,比如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家都会学都会背,以至于你觉得这些是常识。我们哲学里面讲“熟知非真知”,实际上你真的明白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去讲一个仿佛常识的东西吗?可能很少有人去追问。

《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整的著作是很厚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三卷。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或者说与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联系最密切的,就是前面的《费尔巴哈》章。对于我们绝大部分大一的同学,乃至本科同学来讲,经典著作读起来都会很有挑战,最大的困难就是前期知识储备不足,打开第一页就被一个个陌生的概念挡住了。所以,首先就是要还原它的语境,你要知道每个表述是怎么来的,当时在干什么。

那么,怎么还原语境?首先是几个历史时空。比如说大的时代语境,我们一般会说到霍布斯鲍姆所概括的“双元革命”这个背景;而从具体的历史时空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普鲁士王国统治之下的进步知识分子;再具体到不同的历史人物派别,比如马、恩青年时期的朋友圈,还有论战圈,都是些什么人?这样一环扣一环,你可能就能还原出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到底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去写这部书,要通过这部书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其实很重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时期,英国有工业革命,法国有政治大革命,在现实上都远远超出了德国。德国当时还是一个落后的、30多个封建政体组成的松散的邦联,但德国一些知识分子引以为傲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哲学。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讲过类似的话,说你们英国和法国人在前面走现实道路,德国人在哲学上对这些现实道路进行反思。在德国,哲学实际上就有这样一个意味,它实际上是德国人的思考方式,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思辨传统,是在概念的体系之中去把现实“客体实体化,实体主体化”,把一切现实东西变成了一种精神概念体系的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站出来在理论上批判德国的封建专制,其中的代表就是“青年黑格尔派”。这批人要用黑格尔概念体系中的一些在他们看来积极进步的东西去肢解那个体系化的东西,比如他们非常强调“自我意识”概念,包括后来像费尔巴哈强调“类”的概念,用这样的一些概念去进攻之前的那套概念体系,这就是马克思当时面对的思想情景。

一开始,马克思、恩格斯甚至也在这个语境之中,比如马克思早年也强调“自我意识”的哲学,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开始跟这个东西渐行渐远。比如说“青年黑格尔派”做的很重要的一个事情,是进行宗教批判,为什么批判宗教?因为普鲁士的国教就是基督教,他们不敢直接批判国王,就批判宗教。但是马克思很快就意识到,宗教只是世俗矛盾的虚幻的外壳而已,光批判外壳解决不了问题,你要批判现实,你要看到外壳是怎么由世俗的矛盾产生的。马克思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就创立了。比如说,怎么去解释现实中的规律呢?马克思在1843年到1844年之间,还会去跟当时的很多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动。这时候马克思用了这个“类”的概念,类哲学、类本质、类生活,这是费尔巴哈的东西。

马克思在1842年之后,就一直在跟“青年黑格尔派”进行论战,尤其是跟布鲁诺·鲍威尔,尽管他曾经是自己的老大哥一样的好朋友。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约定了一起写本书也就是《神圣家族》,里面还是保留了一些概念的遗迹,例如用费尔巴哈的“类”的概念,强调现实的人道主义。所以非常有意思的是,恰恰是鲍威尔跳出来说,你们就是一帮费尔巴哈的小跟班。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另外一个思想家麦克斯·施蒂纳写了一本《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他说费尔巴哈强调的是“类”,但是“类”是抽象的,真正现实的就是“唯一者”,他强调个人就是极端的个体主义的一个原则,“唯一者”才是真正现实的。费尔巴哈不是强调现实性、自然性,强调神的本质是人的内本质吗?我回到人的本质上,但人也是抽象的,我必须要回到“唯一者”。当时鲍威尔对马克思就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你看,施蒂纳都已经把你的哲学底子戳穿了,你还拿这套东西来贩卖。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一定是受到很大触动的,马克思为什么要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他要重新反思自己了:我的这套方法论到底问题在哪,或者说我跟费尔巴哈不一样在哪?他开始对费尔巴哈又进行了一个批判超越,但在这里一个很重要的结构性的变化,就是马克思突然意识到,我必须要和你们这些德国玄学家做切割,你们不过就是在用一个概念去超越另外一个概念,黑格尔的精神概念是错的,你说是“自我意识”,然后再到这里的“类”哲学,然后再到这里“唯一者”,等等。马克思说所有这些概念的斗争其实都是虚幻的,你压根不明白这些概念的斗争本身源于现实的斗争,你们这些人根本不懂现实生活本身是什么。这里补充一点,马克思的同时代其实也有不少人有类似的看法,比如说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同时,还批评了另外一批人,这批人跟“青年黑格尔派”联系很密切,他们叫“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结合了思辨哲学和法国唯物主义、法国社会主义思想哲学,都是拿一些抽象的概念来作为论证的前提和目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 , [德]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著,人民出版社

为什么说唯物史观是“哲学世界观的革命”?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区别在哪里?

马克思认识到,实际上这些人对现实的物质生产及其背后的力量一无所知。而马克思通过大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解到,有一个现实中的客观力量,它发挥了塑造世界的作用,这个力量不是什么绝对精神,也不是什么自我意识,而是物质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这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里一直都在讲这个道理,但我担心大家看得太多、听得太多了之后以至于无感,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所谓“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怎么就革命了?就是我不再从概念解释概念了,而是要看到这些概念的现实的起源,看到这些概念不过是一些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而已,这个反映是一种经过了复杂中介的、扭曲了的反映,它不是镜像式的反映。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面有一句话说,“意识不过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个基本判断一直沿用到后来的《资本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被移入到人的头脑中,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当然了,这句话还没说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观念的东西是怎么现实地发挥作用的。什么是观念的东西?《资本论》中讲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货币,这些其实都是观念的东西。在《资本论》里,马克思第一篇就要讲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是突破一切政治经济学范畴体系的自然外壳的最重要的一环。所有的这些经济学范畴,你以为它都是自然的吗?比如说亚当斯密去论证分工,说分工源于人的交往的倾向、利己的倾向,在交换中我们实现利益最大化;私有财产自古就有,人自从开始驾驭第一块石头,那就是他的私有财产等等。

马克思从一开始要做的事情,包括他从青年时期确定的方法论,就是说这些不过只是一些经济学的范畴,它确实是对现实的把握,但它又是观念的东西。它是从什么样的现实中来的?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上,这样的概念范畴体系才能够成为一个现实的客观的力量,组织社会生产、发挥它的现实作用。马克思批判意识形态并不只是肤浅地说,一切意识形态都是幻象、一切观念的东西都是假的。他是为了说明,永远不要相信那些观念的东西,它仿佛就是静止、永恒的,仿佛就是先验的、有其自身的规律的东西,其实它都是来自人的现实生活的,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塑造出来的。

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讲到,施蒂纳提出“利己的人”、个体主义,用这样的概念来取代“类”的概念。而马克思说,“个体的人”本身是什么?就是资产阶级所有制、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结果,但施蒂纳对此一无所知,他实际上把这个结果当成是一个仿佛没有任何前提的东西,作为基础来论证。利己的、个体的人,包括我们现在所谓“原子的人”,它是特定生产方式的结果和产物,但是所谓唯心主义就是我不去关心这些概念的社会历史前提,我只把这些概念当成是一个仿佛没有前提的、自明的东西。

其实在今天,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具体问题,可能还是用一种不自觉的唯心主义方法去分析,就是从观念去评判现实,而不是从现实去理解观念。它的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从一些经验直接抽出一个普遍和一般,一下把它跃升为一种普适原则。比如我看到一个人的人性是自私的,这个人很自私,那个人也很自私,我直接把自私当成人性的一个基本的不变的原则,拿人性自私作为我理解人类历史社会的一个基础;至于说人性背后的历史是什么,我不讨论,人性就是自私的,我可以找无数的例子来论证这一点。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他恰恰要说,所谓人性的历史不过是人性不断被制造的历史,你现在看到的人性是自私的,但是在历史上,比如在共同体的生产方式之中,人性的表现形式跟今天一定完全不一样;回到原始共同体中,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压根没有自私这回事。所以为什么一定说人性就是自私的呢?

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总体性,对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其实《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的方法论对于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影响是非常大的,当代很多的人类学研究、历史研究都是沿着这样一个方法论来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历史研究领域的年鉴史学派,布罗代尔做的研究就是解释现实的历史。“过去的历史是王侯将相的历史”,而年鉴史学派开始研究商业史。这就是恩格斯晚年说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唯物史观我们确立了,但是对后来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去研究农业史、商业史、工业史,研究这些具体的领域一定大有作为。现实也是如此,20世纪以来很多的大家都是沿着这个方向去做的。

再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论述剩余价值生产,其中有一环是资本一般的前提:一个特殊商品出现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在我们今天,“天命打工人”,仿佛打工是人必然的命运。但是马克思说“劳动力成为商品,其中蕴含了一部人类史”。这个人类史是什么?后来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汤普森就写了一本《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包括后来法国思想家福柯写《规训与惩罚》,都是要告诉大家,自然经济之上的农民从原本存在的方式,变成一个工人,其中需要规训,需要惩罚,需要让你确定时间观念,确立财产观念,需要对你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所以为什么我们讲《德意志意识形态》它是一个哲学世界观的变革,对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如此之深远,就在这里,后面的人可以去深入研究这个历史。

还有很多例子,哲学系的黄玮杰老师,他的一个报告里面提到一句话,引用了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我们知道笛卡尔哲学在批判理论传统中常常是被批评的,而列维-斯特劳斯用人类学的视角来看,说“我思”从来不是什么自明的,所谓“我思”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才是作为一个前提的。比如列维-斯特劳斯去研究拉美的原始部落的时候,哪有什么“我思”?都是人和自然的混沌的统一。还有后来的思想家,比如说卢卡奇、阿多诺、霍克海默,他们也会说笛卡尔的原则其实源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数”和“数学”作为一切知识的根本基础,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

同学们找到了很好的阅读方向,一个是要去还原语境,另外一个是要注意概念的辨析甄别。概念的辨析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面对经典文本的时候。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其中运用了许多概念,比如分工、交往、所有制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精神生产,意识形态、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自主活动等等。对于这里的关键概念和范畴,你怎么样对它进行研读和判断?这是我们当前在文科人才培养过程非常看重的能力。比如说,你面对的这个文本里面不同的概念,它的含义是什么?与我们所熟识的,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这个概念,是什么样的对应关系?能够做到这样的辨析,其实就是比较高的水平了。同学们到知网上去看一看,今天国内外的学者讨论问题都是在这些概念的解释上“打转”的,或者说为当代的阐释找到新的空间。好在我们有很多的导读类著作、索引条目,同学们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找到一个引路的方向。

最后,还有一个跨学科的视角。首先我们新生学院,比如秉文书院还有行知书院放在一起,本身就是跨学科。但是大家要知道,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讲,无所谓什么跨学科不跨学科,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我们熟悉的学科之前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天然就蕴含着一个总体性。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经济学”,更是社会理论、历史理论。比如接下来大卫·哈维的这本书就通过对资本的分析,阐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文化、生态、地理空间、城市等等体系,非常丰富。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  [美] 大卫·哈维 著,许瑞宋 译,中信出版社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二重性的结构,表面一套、实质一套,但这两层是对立统一在一起的

大卫·哈维1935年出生,他是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他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城市、空间等地理问题,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左翼学者之一。他曾经到访南大,他的大量著作都被翻译为中文了,我们南京大学出版社也曾出版过他的著作《希望的空间》。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在2014年出版,是对2007/2008年次贷危机的理论反思。但这个反思是以一种问题意识的方式进入的,其逻辑关系就是“根本矛盾”、“变化的矛盾”、“危险的矛盾”。在这本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七个“根本矛盾”。要想把大卫·哈维这本书啃下来还是有点难度的,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挑战。从第一个问题“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开始,怎么就到后面的“劳动的价值和它的货币表现”了?再往后又怎么到“私有财产与公共财富”了?这里面的内在联系是一环扣一环的。而且大卫·哈维的讲述其实非常有意思,他使用了大量的案例,会有很多跳跃的地方。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和马克思《资本论》标题“政治经济学评论”,其实讲的都是一个事情,就是人类社会的社会劳动的组织形式,在资本社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是如何运行的。在大卫·哈维的这本书里,他会经常用到一个概念,就是“社会劳动”,而且他也提到过,人类社会实际上是就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的:一切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从人类进入到所谓的文明社会之后,一切社会的运转都建立在特定的劳动组织之上,一个阶级占有另外一个阶级的劳动。但问题在于,这个劳动组织的形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中,谁占有生产资料,怎么样进行生产,我如何占有这个劳动,是用佃农的方式缴纳劳动剩余,还是奴隶的方式,他一切的劳动产品都归我,这些都不一样。唯独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讲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也依然处于人类的前史之中”,就是说它依然也建立在劳动占有之上,但是复杂的地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占有非常具有迷惑性,它的占有是以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和自由进行的。形式上的平等和自由是什么?就是产品的商品形式,商品的货币形式以及资本这样一种关系。在一个充分资本化的社会中,交换应当是等价交换,所以在交换环节中我们都是平等的,那不平等在哪里?在生产过程中。但是在形式上,我们都是平等的个体,你不愿意劳动可以换个人来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前提的劳动占有之上,以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发挥作用。

因此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也就是最大的意识形态。这样的社会,它的运行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矛盾之上,因为表面的平等和实际的不平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以及内在价值和货币形式表现之间,往往都是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二重性的结构,表面一套和实质一套,但这两层是对立统一的。这就是《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一环扣一环讲的事情,包括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是在做这样一种结构式的分析,只不过跟他的论述方式不一样。

所以我们读这样的书,更多时候是诱发我们就某个问题,再去看其他的书,比如大卫·哈维里面的概念我看不懂怎么办?可能再去看一下《资本论》,但这里面又会牵扯到很多,你一打开知网,关于《资本论》第一篇货币理论的文章太多了,说汗牛充栋也并不夸张,可能就会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完全可以结合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写的一些短篇的政治经济学文本来阅读,比如马克思的《工资、价格和利润》,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政治经济学部分等。这部分内容也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最终,才是结合《资本论》来阅读。在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政治经济学从来不是一个研究发财致富的学问,而是一个对现代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的理论。就这一点来说,你到《资本论》中找到一些什么答案,马克思都是在批判意义上用的,但在今天,你如何从一个建设性的角度来讲?可能就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困惑。

此外,对于这些仍在世的学者,我们可以多多注重网络资源的运用。网络上有很多大卫·哈维的系列讲座,讲《资本论》,讲《大纲》,以及许多关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问题与其他学者所做的对话。我很鼓励同学们去看这样的视频课,可以破除阅读的“墙”,了解更生动的作者,相信这也是今天的同学们很擅长做的。

“经典中有现实”,要带着生命体验与问题意识去读书

有时候我们读书不需要面面俱到,哪怕一本书中有一部分能够读懂,能够让你觉得有思考、有体会,就是很重要的了,而不在于一定要像做阅读理解似的,给出个答案。在今天,深度的阅读和思考是奢侈的,因为获取信息的方式太多了,看似很容易获得知识,但实际上你无法获得深度的阅读体验。

对于我们同学来讲,读书要带着问题意识。读书不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当下的生活、学习的体验中找到自己的关切点,这是很难得的。“经典中有现实,现实中有经典”,你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你自己的问题,也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因此,我们读书就是在与伟大思想家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从当下的具体时空,与历史中的思想对话。

同时,我们也要有批判阅读的能力,包括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都是可以的。刚才我们同学就认识到了,马克思早期的很多概念也是模糊的,他讲的也并不充分,比如他对分工的一些认识,或许你就觉得还有问题。大卫·哈维也是一样的,比如《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就在于它这里面其实不会有很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当然这是当代德国西方左翼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我们今天恰恰是要有一个平等的姿态来看待这些思想家。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