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舞台,人民城市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函数,提供了城市治理及其未来的美好蓝图。不管是加装电梯、垃圾治理和电动车治理等,还是物业矛盾、邻里纠纷和打通围墙等,城市治理都是围绕老百姓的大事小情,努力实现井然有序的公共生活,维护温馨而治愈的人间烟火。各种大手笔的城市发展规划,大量润物无声的社区微更新,都为城市治理孕育了新的应用场景,规定了城市治理创新的策略和方法,也塑造了城市治理的话语和想象。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近年来,各地城市治理创新的案例层出不穷,展现出长盛不衰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些案例呈现了生动而精彩的日常生活,折射出城市治理的复杂面相,也诠释了情理法的交织错乱及其进退两难,但透过现象去看到本质,大量城市治理创新最终都落脚在重建老百姓身边的细微节点,重塑公共生活的表现形态及其路径,推动社会关系及其价值网络的调整和优化,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最终谱写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旋律。
一、聚焦生活化地点,布局和编排城市治理新节点
地点是人们经过和停留的地方,标明了社会行动的路径和方向。就像遥远的家乡牵动着游子的乡愁,不可知的远方也能唤起诗意的想象,具体的地点不仅是地理坐标上的方位点,更是个人情感与记忆的载体。日常生活的地点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也构成了社会关系运行的节点,因此也成为城市治理创新的着力点。从小区大门到菜市场,从楼下花园到城市广场,从地铁站到背街小巷,多种多样的地点承载着城市肌体的脉动,表达了生产与生活的交织变幻,也让人们看到城市生活究竟是如何运行起来的。
具体的地点不仅是人、信息和物质等资源要素汇聚的节点,也成为人们身心依恋或寄托的地方。正是因为地点的重要性和显著性,城市治理广泛探索以日常生活地点为中心的创新,其中有对特定地点的创造性开发,比如推动城市公园的更新,建设社区的街角公园等;有对多个地点的组团式再造,比如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将不同属性或形态的地点整合起来,构成紧密联动的整体;还有建设新的功能性地点,比如建设社区食堂或党群服务中心等,精心布局和编排城市治理的新节点,聚焦节点来讲好城市治理的故事。
咖啡馆、社区食堂、街角公园以及城市广场等生活化地点,镶嵌于城市纷乱繁杂的肌理之中,有着各自千差万别的功能,也带着各具特性的治理意象。这些地点是时空交错的开放坐标,是人们可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地方,包含了特殊的形态、规范和气质,比如大大小小的街角公园就承载了人们对悠闲生活的美好向往。所以,聚焦城市中的地点来探索城市治理创新,就是发掘和拓展地点的实用功能,因地制宜满足社会民众的生活需要,彰显地点承载和包含的人文价值,固化、凸显和拓展地点的治理意象。
二、推动公共空间的再生产,优化城市治理的体验感
空间是城市生活的容器,城市治理更新是城市空间的“美容师”,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升级迭代。在推进城市治理发展的进程中,空间的再生产主要包含三种基本范畴,首先是社区改造和街区更新等,重点是设施的翻新、功能的升级以及景观的改造,比如推进美丽街区建设或打造特色风貌区等;其次是空间的性能转向,即对空间性质的创造性转化,比如将被遗弃的厂房改造成文娱创意空间等,将脏乱差的卫生死角改造成街角花园;最后是空间的治理革命,即瞄准具体的空间单位,通过对空间的定义、切割和划分等,探索和落实城市治理创新,比如在高楼大厦中推进楼宇党建工作,在社区中推行一站式综合服务等。
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微妙而深刻的互动关系,人们穿梭在交错叠加的空间之中,也不断嵌入或融入不同的空间中去。这既是接触、参与和适应多种多样的空间,同时也被形态万千的空间所塑造、约束和支配。一方面,城市治理广泛开辟公共空间,引导和鼓励人们进入到公共空间中来,各尽所能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成为城市治理舞台上的能动性力量;另一方面,对空间的切分也越来越细密,对空间的治理越来越深入,特别是,通过为特定的公共空间配置充分的治理资源,提高了公共空间的参与性和开放性,也让空间变得更有意义。人民城市的空间必须是以人为中心的空间,包含和洋溢着特殊的“人气”。
如果说过去“大干快上”的城市化进程曾经推动了城市空间的野蛮生长,那么今天精雕细琢的城市微更新则再次撬动了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主要的特点是加大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和应用与其相适配的治理方案,提高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可及性和参与性;着力加强空间的内涵建设,打造一站式、集成化和临近性的治理空间,丰富治理空间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摒弃大尺度美学的空间诱惑,注重选择和聚焦小尺度的空间,比如微网实格或街角花园等,在小微空间形态中寻找治理灵感,满足人们具体而微的需求和意愿;以个体为单元,积极推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互,优化治理过程的体验感。
三、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
城市治理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虽然城市治理创新高度重视技术的应用,让信息或数字技术发挥重要作用,但各种改革创新的核心都是调整或协调人们的关系,其中既有党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问题,也有居委、业委和物业等的竞争博弈关系,还有楼上楼下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难题。不管是建立街道议事会,举办社区邻里节,还是推动城管下沉社区,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无非是通过调解或重构具体的社会关系,抚平和调和个体身心联结的网络,维持和优化公共秩序。
具体的社会关系是城市治理的起点,呈现了城市治理的动态演变过程,也构成了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果,比如小区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友谊、共建单位为社区老人送温暖以及社会组织深度融入社区治理,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温度。具体的关系呈现或界定了治理的问题,比如物业与业主的纠纷构成了社区治理的难题,也决定了治理的路径和方法,可以对应于通过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组建联防义务巡逻队伍等。城市治理说到底是要解决具体的人的问题,关键是人与人的利益和情感关系问题,理顺和协调人的关系。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因此也构成了社会网络中的活性节点。关系主要是一种互动的范畴,反映或表达了事物之间的位置、交流和互动,构成了定义和维系社会秩序的神经网络。当前城市治理的话语非常多,包含了很多激动人心和引人向往的概念,包括包容性、友好性、敏捷性、归属感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等概念,都包含了对于人及其关系的深度考量及其重新安排和接连规训。正是对于人及其关系的考量,把人摆在了管理和服务的核心,设定了城市治理可能的路径和方法,凸显了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厚度和温度。
说到底,城市是点、线、面结合的空间,是高度复杂的生命有机体,推进人民城市建设,需要始终聚焦具体的个人,瞄准城市生活的细节,找到城市治理的规律。各种大大小小的日常生活节点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意象,承载了人与城市的亲密接触,对应于不同事物纵横交错的结合、碰撞、互动和融合等。当然,这些节点既是物理的或空间的,也是关系的或价值的,但归根结底都是可以参与的,更是能够共享的,是有故事的,更是有意义的。
城市治理的工作、事项或活动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创新让人眼花缭乱,但其中的底层逻辑就是创设和打造不同形态的节点,尤其是立足于人们生活的场景,围绕老百姓关心关切的社会事物,重塑人民群众身边的治理节点,依托或利用这些节点来重塑社会秩序,从而让城市生活、社会关系和个人互动等更加可知、可见和可感,谱写更适度、更匹配和更有意义感的城市治理新篇章。
(作者韩志明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