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二十大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等专栏后,2024年澎湃新闻携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键词。我们将围绕全会《决定》选取关键词,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解读。
今天的关键词是:公共文化服务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相继颁布实施,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等,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这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把握改革这一重要法宝,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做出精准谋划。
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化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后续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承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度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聚焦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致力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达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目的,足见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正以坚实的基础设施为依托,以体系化建设为方向,朝着更高质量、更广泛覆盖的目标不断阔步前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逐步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最末端,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源头活水”长流不息,进而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迈向整体化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持续下沉,抓住创作源头,深耕基层民间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资源普查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建设,绘制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图谱,反哺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优质供给。同时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的数字资产转型,打造出真实准确、客观多样、安全稳定的文化数据产品和应用,惠及广大群众。通过构建更加完善、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多元化协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但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根本遵循。
尽管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城乡、地域间优质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仍存较大差距。基于此,《决定》部署了“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重点之一就是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以完善文化服务供给保障。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配套体系,需明确权责边界、准入退出标准、考核约束和表彰激励规则等,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协调、自律作用,做好文化数字化信用评价,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自身管理,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强化制度规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提高量化指标精准度,鼓励引导多方参与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设施管理,实现文化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匹配,以此最大限度地盘活公共文化资源,降低活动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要加深公共文化服务产业融合化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公共文化领域内不断催生出新思维、新理念与新表现形式,文化内容与技术手段实现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而融合化发展是共享发展新理念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体现,为公共文化服务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提供了新契机,开辟了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决定》也提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通过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孵化器,激发文化产业新动能,培育出高科技支撑的公共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升级传统业态,壮大优势业态,以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聚焦元宇宙新赛道,将新媒体矩阵、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映射到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特色产业链条,培育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集群,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力量。同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实现跨界融合与联合开发,以数字文化产业为引领,通过布局“文化+”新业态,加强与旅游、教育及传媒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应用场景,打造高端化产业体系,实现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利共赢,进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在融合发展中迈向新高度。
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智慧化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基础性支撑,其智慧化水平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质量和效能。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科技快速发展的双重挑战,亟需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响应这一决定,应重点建立数字人才智库,汇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培养公共文化数字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的总体要求。各高校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不仅要深入推进文化数字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还要努力助推跨学科融合并进,将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与文化艺术、历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相结合,培养更多兼具公共文化素养与数字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