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的“新大众文艺:现象与意义”研讨会在京举行。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活动中,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首先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举行背景。“当我们谈论新大众文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需要理论评论界去深入地了解和辨析。”李敬泽表示,“新大众文艺”的概念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当下人民大众文艺生活的巨大新变中来,新时代以来,国家在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促使大众文艺领域发生了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新现象,其中就包括文学的新变。
李敬泽
“从文学的创作,到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文学生产传播各环节的形态都在发生重要的、持续性的变化,文学性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不断生长和蔓延。一系列大众文艺生活中的新变化,正在重新塑造和影响文学的面貌。”李敬泽表示,对新大众文艺的讨论,不能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探究,而是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深层生活逻辑和审美逻辑。“我们需要一种历史眼光,来探究现在的人和十年、二十年前的人相比,文艺生活发生了哪些沧海桑田式的变化。”
李敬泽表示,与过去的大众文艺相比,新大众文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交互性”,过去作者与接受者截然两分的格局正在被改变,文艺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正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生融合。一系列新特点的产生建立在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上,一是全民素质的提升,二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人民大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不断迸发,人民大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能力、规模和热情,深度参与文艺的创造,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的重要话题。
李敬泽谈到,举行此次研讨会,就是要聚焦于大众文艺的新现象、新问题。“新大众文艺在当下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文艺形态和新文艺形态在新时代的板块错动中相互碰撞和激荡,开辟了许多理论创新、艺术创造的新空间,加强对新大众文艺的研究、阐释和引导,也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课题。新大众文艺是新时代文艺领域的重要现象,彰显了新时代文艺的蓬勃活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体现,理论评论界也要全面阐释和有力引导新大众文艺,促进新大众文艺的健康发展。”李敬泽谈道。
接下来的研讨环节,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胡友笋,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纳杨,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以及贺桂梅、阎安、周志强、刘琼、刘大先、赵晖、丛治辰、孙佳山、胡妍妍、白惠元、汤俏、秦兰珺、杨宸、杨毅等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
与会专家围绕新大众文艺的内涵、特点与意义,大众文艺的历史脉络与最新发展,媒介变革对文化生活、文艺形态的塑造,新大众文艺对文艺观念变革的启示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现场
大家谈到,新大众文艺在今天呈现出蓬勃生长的态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大众文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创作和传播方式,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演变以及大众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促使当下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鲜明趋势,进而有力助推了新大众文艺的崛起。
新大众文艺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多表达自我和参与文化创造的机会,它突破了传统媒介的诸多局限,推动多种新媒介深度融合,极大丰富了当下的文化生态,其创作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专业的创作者,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展现出旺盛活力。但我们也要看到,新大众文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阐释和引导,让新大众文艺在充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朝着更为积极健康的方向稳步迈进,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由文艺报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作协创研部共同主办的“新大众文艺:文本及阐释”学术工作坊,《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以及胡一峰、张萌、单小曦、胡疆锋、许苗苗、李星文、董阳、刘梦霏、陈亦水、张学谦、王玉玊、姚利芬、耿弘明、王雨童、危明星等专家学者参加工作坊,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