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今年年初,我和自媒体人柴知道有过一场对话,主题是知识类视频的生产。他和我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对比:五年前,用视频的形式讲述最新的科学发现,会被认为是一件很酷的事。不过如今,任何平铺直叙的讲解都会受到广告商的质疑:“这个科学发现能带来怎样的情绪价值?你为什么要拍它?”
创作者恐怕也不是每次都能想明白这件事,不过没关系,解决这种质疑,要做的不过是重新展开一张白纸,开头写下七个字:家人们,出大事了!
如今,各类互联网内容平台越来越像情绪的积木乐园。网络热点则如同一个孩子,用积木造一个“神”,再亲手把神推倒,创一个“学”。摆在创作者面前的路,越发尴尬和险峻:努力成为用户情绪的乐园,亦或者一不小心,祸从口出,被当成了用户情绪的祭品。
不仅是互联网中的一件件情绪戏剧,情绪还主导了我们生活的诸多选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相比,人们在情绪的消费上却似乎并不过分吝啬:玩具被用于治愈我们的情绪、演唱被用于点燃我们的情绪、综艺被用于投射我们的情绪。旅行的美好不再仅仅是美景,也是与他人相遇,亲眼见证一段段情绪。
不过,情绪性的表达注定“短命”,因此也需要随时“续命”。一场场网络与现实的情绪戏剧带领我们迈入了一种“快闪式社会”。人们可以瞬间在一个网络标签下相聚,在赛博世界中狂欢,然后四散而去,寻找下一个情绪的猎物。我们生活的世界布满了一座座微型的情绪火山,随时爆发、随时熄火。
在快闪式的社会中,演员必须学会“切片式表演”,这已经成为了它们的生存之道。歌手梁龙在20年前的一首歌中便洞悉了此种人性:我必须学会新的卖弄,那样你才能继续地喜欢。他们明白,相比去完整展示一场比赛,记录一个惊讶的瞬间更能吸引眼球;相比真实地记录生活瞬间,在巴黎捡到作业本的剧本更能兑换流量。真实的价值并未消失,但却越来越成为情绪的表演道具。
在快闪式情绪和切片式表演的世界中,我们会因此得到更大的满足,还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阈值,加大情绪的药量?从这个角度出发,站在一年的尾巴上,去回顾这些此起彼伏的情绪,或许可以让我们可以跳出社会的池塘,理解情绪不会是表面的浮油,轻轻吹开它,你才能看清其中的底色,看清人们是如何渴望温情却直面断裂、想象远方又承受当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