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工商代办

非遗有新人丨李永明:一块桦树皮上的部落史诗传奇

非遗有新人丨李永明:一块桦树皮上的部落史诗传奇摘要: ...

【开栏语】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追寻千年文脉,讲述薪火相传的故事,感知国潮风起的澎湃,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闪耀全世界。

video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海拉尔出发,往东北驱车 250 公里,可抵达北纬 52 度的大兴安岭密林。这里冬季漫长,气候严寒,最低温度可达零下 58 ℃ , 素有 " 中国冷极 " 之称。但有一种神秘而优美的树种却在这里焕发着勃勃生机:与常见树种干硬、粗糙的黑褐色外表不同,其树干观之洁白晶莹,抚之光滑细腻,外皮极易剥落,再生能力极强,与林下同样古老而神秘的鄂温克族使鹿部落相互搀扶走过了千年光景。用它造出的树皮制品结实耐用、防水轻盈,几乎涵盖了鄂温克使鹿部落生产生活所需的所有用品,它就是泛北极圈的著名树种——白桦树。

白桦林下,别样童年

李永明,就在这片圣洁美丽的白桦林下长大。作为鄂温克族使鹿部落的后代,他打小就随着大人们一年四季生活在山林里,随着驯鹿的觅食轨迹迁移,见过白桦林不同季节下的 " 姿态神情 ":夏天的白桦林葱葱郁郁,一阵风过,沙沙作响,像在鼓掌欢迎;冬天的白桦林掉光了叶子,只剩树干,挂满雾凇,肃穆干净。

李永明的父亲是部落少见的俄罗斯族人,他因此天生一双湛蓝深邃的眼睛。这在一众棕褐色眼睛的鄂温克族小朋友间颇为显眼,儿时的他常常为此在人群中感到拘谨,比起跟小鹿崽似的鄂温克族小伙伴们在山林里追逐嬉戏,他更愿意用这双蓝眼睛静静打量着白桦林,好奇地观察着大人们从白桦树上揭下一块块洁白的树皮,变戏法般将其做成桦皮盒、桦皮帽、桦皮罐、桦皮篓、桦皮船以及撮罗子等各种生活器具。

博物馆复原的鄂温克人用桦树皮制作成的传统居所撮罗子

" 三月的柳树四月的椴,五月的桦皮不用看。" 每年农历五六月份的夏季是剥取桦树皮的好日子。这时候的桦树皮水分充盈,莹润柔软,易于剥取——只需用猎刀在树干上下各划一圈,中间再竖划一刀,只听 " 哐 " 的一声脆响,一张桦树皮就被剥下来了。常言道 " 树怕剥皮 ",但桦树只要不伤及红色里皮,一般无死亡之虞,被剥处三四年后即可长出白色薄皮,恢复如新。

剥下晾干的桦树皮制品

白桦树这一强大的再生韧劲给李永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鄂温克使鹿部落 " 用多少,取多少 " 的取桦皮原则也给他幼小的心灵打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初烙印。

一块桦皮,万象光景

" 只需一把猎刀,一块桦树皮,鄂温克人就能造出生活所需的所有用品。"

对过去的鄂温克人来说,桦树皮制作技艺从来就不是仅供观赏的装饰技艺,而是他们立足森林、繁衍生息的刚需——从其出生时使用的摇篮,到成年时的桦皮船,再到百年后的随葬品,桦树皮制品几乎贯穿了每个鄂温克人的一生。这也使得李永明在内的鄂温克人学习这项技艺,如同吃饭喝水一般自然。

一块桦树皮需要经过剥、蒸、压、削、刻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制成桦皮船、桦皮帽、桦皮箱、桦皮桶等百余种器具,其中咬合纹工艺是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区别于其他游猎民族该技艺的关键——类似我国传统木工中的卯榫工艺,鄂温克族人制作桦皮制品时一般 " 不假一针一线一胶一钉 ",仅借猎刀裁剪好桦皮毛边,修整接口,使桦皮容器严丝合缝地交错 " 咬合 " 在一起,形成超强密封性,即便 " 装满水也不会漏出一滴 "。

采用咬合纹工艺的桦皮茶叶罐

李永明先是从模仿做起,比照着技艺精湛的老手艺人送给自家的桦皮烟盒、桦皮茶叶罐,描出其尺寸、比例,接着拿来铅笔和桦树皮尝试复刻," 遇上不明白的,就招呼人问两句 ",如此往复,练废了二三十张桦树皮后,咂摸出了桦皮制作技艺的一点入门诀窍。

但桦皮盒做是做出来了,其圆度和密封性都不及前辈妥帖匀称。离李永明家不远处的吴旭升是部落里远近闻名的桦树皮制作好手,也是部落里唯一一位桦树皮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收徒无数,世界著名探险博主黑森都曾向其讨教过丛林生存技艺," 要是什么时候能跟他学学就好了 ",怀揣着这个念头,李永明正式登门拜师学艺,吴旭升很热情地收下了他这个徒弟。

部落史诗,传唱迭新

寒来暑往,李永明学习桦树皮制作技艺一转眼走过了 20 年光景。

从最初下刀生涩僵硬,到如今刀法精准娴熟,李永明的技艺有了长足的长进,不仅刻出来的花朵、驯鹿较以前更为生动,咬合纹工艺也日趋精密," 以前都是我找别人要桦皮罐,现在大家都会来找我预定 "。

但与此同时,李永明发现,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鄂温克人过去视为刚需的桦皮盆、桶、罐等如今正渐渐被塑料、金属制品逐一取代," 这块桦树皮承载着的可是鄂温克族三千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 为了将这份民族情感更好地延续下去,李永明一方面努力精进传统桦树皮制作技艺,另一方面尝试在这条传承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车辙印,如将桦树皮蒸煮剪裁后做成太阳花、耳饰耳环、桦皮烫画、桦皮杯垫、桦皮冰箱贴等与时俱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创用品,以及不定期前往当地非遗技艺传习所为鄂温克小朋友们免费传授这项技艺。

李永明教鄂温克族小朋友学习桦树皮烫画技艺

桦树皮烫画是李永明目前做得最多的一类桦皮制品。利用 30 年树龄以上的白桦树剥落的树皮,经杀菌、漂白、剥皮等多种手法获取一张规整的画皮,再顺应树皮的天然纹理和疖疤,用烙烫笔烫出深浅不一的色彩,将鄂温克昔日生产生活的图景、驯鹿图腾一一镌刻其上," 这样做出来的桦皮画永不褪色,民族记忆也得到了有效延续 "。

" 想让更多人喜欢上我们的桦树皮制品,知道我们鄂温克族使鹿人的故事 "。李永明手中的这一方小小的桦树皮不仅承载着其学艺初心,更续写着世世代代鄂温克使鹿人在大兴安岭这片广袤大地上顽强求生的史诗传奇。

 (本期编导 / 王海蓉  方文浩  文稿 / 方文浩 曾曼睿(实习) 摄像 / 张润森 王泽琛 录音 / 孙帅 灯光 / 田申 剪辑 / 陈嘉骏 混音 / 刘学 包装 / 陈嘉骏 视觉设计 / 叶如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