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极越 " 原地解散 "5 天之后,权益受损的各方悲喜并不相通:
极越车主取得了初步满意的进展,吉利兜底售后、百度兜底智驾和导航;极越员工逐步推进和管理层、股东的谈判,三方工作组完成了赔偿方案测算,已提交待各方评估和审批;极越供应商最受冷落,一个在现场蹲守的供应商说," 没有人管供应商 "。供应商提出,希望两大股东承担付款责任。
对于股东而言,于法,责任止于对投资公司的出资;是否超越法律要求承担更多责任,就看它们如何在社会舆论、财务支出、品牌形象之间的取舍了。
一、供应商欠款至少 20 亿,还 " 没有人管 "
相比车主和员工,极越供应商显得 " 孤立无援 "。
一位在极越总部蹲守催债的供应商人士说," 来了 100 多警察维持秩序,没有人管供应商 "。
而且,还有其他供应商人士收到警察电话," 支持维权,但不支持拉横幅,聚集 "。
12 月 15 日,供应商商议并发布了 " 联合声明 ",矛头直指两大股东," 作为极越供应商,我们是基于对百度和吉利两家大公司的信任,才会与之进行合作,并垫出大量资金。"
声明称," 若百度、吉利两家大公司不及时面对解决供应商欠款问题,也会损害百度控股和吉利控股在公众和行业中的声誉,更会导致所有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产生质疑,也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打击。"
在声明中,极越汽车全体供应商对百度、吉利提出如下诉求:
1. 立刻组织极越汽车、百度控股、吉利控股、供应商代表进行会谈;
2. 公开回应供应商欠款解决方案,明确解决时间、解决方式;
3. 百度控股、吉利控股应对供应商欠款承担兜底责任。
他们也撂下狠话:" 若 2024 年 12 月 16 日尚无明确解决方案,我们供应商也将联合起来,以合理合法的形式,前往百度控股、吉利控股讨要说法。"
根据声明,经不完全统计,极越汽车欠付所有供应商款项近 20 亿(这里不算两位股东作为极越供应商的欠款)。
根据上述供应商介绍,极越的账期就是 45 天,近期在 2025 年调成 180 天。" 早期付款还行,之前订单量比较小。"
但是,此前货款已经出现逾期。9 月发的货只支付了一半,10 月、11 月的货还未支付,12 月的货还没有到期。
二、车主核心权益获吉利、百度兜底
在极越 " 暴雷 " 之后,车主们同样心急如焚,而且不像员工那样能有组织地维权。
有的车主去了杭州吉利控股总部,有的车主去了北京百度园区。
没想到,还真有作用。
12 月 13 日,有部分极越车主到吉利控股集团沟通,得到了吉利集团的接待。从现场流出的视频看,根据 42 车库的总结,吉利集团的工作人员承诺:
1. 售后由吉利领克负责;
2. 终身质保有效;
3. 积分充电由吉利承担;
4. 网络和移动协商,吉利承担;
5. 软件会留一个团队维护,服务器方面接入吉利。
此后,吉利副总裁 @杨学良 Victor 转发了这一消息,证实了这一承诺的可信度。
12 月 14 日,同样是部分车主到百度园区维权,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接待了车主,并且表态:" 我代表百度对各位极越的车主讲,智驾和地图导航由我们来兜底。"
此后,王云鹏又在朋友圈公开表示," 我们已经开始行动,智驾和地图导航有我们兜底,请极越车主放心。"
这是 12 月 13 日,吉利、百度双方发布联合声明,表态 " 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售后和维修保养 " 之后,做出的更加具体的承诺。
两家公司的承诺没有覆盖所有使用和售后问题,比如,百度并没有提及智能座舱,包括语音助手的维护问题。
不过,最为核心的车辆售后、智驾和导航有保障,对于极越车主而言,已经是很好的结果。像威马、高合的车主,这些核心需求都没有人承接。
三、员工持续推动谈判
相比车主,员工第一时间就开始维权,并且在政府要求,警察、劳动监察部门现场办公促进下,员工选出了代表,和管理层、两家股东建立了善后工作组,并已经进行了多轮磋商。
12 月 12 日晚间,极越各地员工的 11 月社保都顺利缴纳完成。
12 月 13 日和 14 日,员工代表和管理层、股东方谈判到后半夜。根据当天的员工代表同步的信息,吉利、百度成立了专门针对员工赔偿的应急小组;员工团队根据全体员工的诉求,进行了赔偿测算,并将测算方案给到了股东双方。
截至 12 月 16 日 0 时,我们还没有看到 15 日员工代表和股东方磋商的进展。
员工们的核心诉求依旧是由股东方为员工的离职补偿兜底,也就是《劳动合同法》要求的 "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特殊情况,主要是三期(孕期、产期、哺育期)双倍赔偿。
如果严格抠法律条文,股东方对员工的离职补偿没有义务。根据《公司法》,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这意味着百度和吉利两家公司对员工和其他债务的责任,在法理上仅限于出资额,不必无限 " 兜底 "。
当然,目前极越员工的主张也值得理解和支持。
第一,公司突然 " 就地解散 ",没有为员工权益做打算。比如,有的员工就指出,只需要把现有库存车辆清点好,处置好,可能就足以覆盖员工补偿了。百度、吉利两大股东似乎也是被 " 突然袭击 ",没有做好善后准备。这让员工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舆论制高点。
第二,此事已成为重大社会舆论事件,百度、吉利如何处理此事,涉及社会舆论、品牌形象,乃至政府对他们的评估。百度和吉利都是营收很大、知名度非常高的企业,不少员工就是冲着这两大股东才加盟的极越。
第三,极越产品、品牌、资产具有一定价值。尽管极越销量不佳,但近几月呈现上升趋势,也有 1 万多车主喜欢这一产品。
尤其随着此事爆发,极越知名度反而提升不少。有极越员工期盼称,吉利如果看到极越的价值,也许会考虑将其收入麾下。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极越员工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集度员工,他们的劳动合同分别与北京集度、上海集度、武汉集度签署。这三家公司都由香港集度百分百持有。香港集度则由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 JIDU AUTO Inc. 百分百持有。
JIDU AUTO 股东应该就是百度和吉利,二者的股权关系不明。有极越员工表示,百度持股 65%,吉利占股 35%。
夏一平也曾表示,百度拥有 80% 的投票权。
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只是运营品牌的公司。工商信息显示,2023 年,该公司名下没有 1 个人上社保,也说明了员工的劳动关系都在集度。
如今,百度、吉利如何处理车主、员工、供应商善后问题,已经超出普通的法律层面,必须在 " 情、理、法 " 三者之间,追求平衡。
百度和吉利分别兜底智能化、地图和售后就引来一片叫好声。
所以,必须承认,此事不是光论法就行。
每天都有无数企业破产、倒闭、解散。只是极越以近乎 " 自爆 " 的形式,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
这也许是极越车主、员工和供应商,不幸中的一点点庆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