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虹约申美——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近日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对外展出。一幅刘海粟创作于1955年的4米长卷——《洞庭渔村》首次公开展出,展现了刘海粟深厚的国画功底,展览也汇聚了刘海粟多幅油画精品。该展通过上海美专创始人刘海粟及两代上海美专人的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现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中的一段难忘记忆。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展览以“两代上海美专发展与海派美术传承”为主题,分为“虹口弄潮”“艺海传承”“再起新航”三个板块,展出刘海粟、汪亚尘、朱屺瞻等跨度百余年的45位艺术家的53幅绘画作品,首次从虹口角度出发,打量和解读上海美专这个“新兴艺术策源地”。
展览现场
刘海粟 《洞庭渔村》4米长卷(局部) 1955年
刘海粟 《洞庭渔村》4米长卷(局部) 1955年
刘海粟 《洞庭渔村》4米长卷(局部) 1955年
回到“上海美专”的初生地
展览深度探究了上海现代美术教育的航船为何能从虹口启航,并由此影响了百年中国现代美术。
1912年11月23日,由刘海粟、乌始光等人集资创办于上海虹口乍浦路8号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
上海美专发轫之初,在虹口几经迁址,爱而近路(今安庆路)东首6号洋房、四川路横浜桥南全福里8号、海宁路10号三层楼洋房,构成了上海美专的“虹口之根”。
昔日上海美专旧址(资料图)
回溯历史,1912年,上海图画美术院选址虹口并非偶然。19、20世纪之交,虹口的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的繁荣又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平台,一大批文学青年从内地和海外聚集于此。鲁迅、成仿吾、冯雪峰、夏衍、丁玲、沈从文等文学大家都在虹口留下了足迹。同时,虹口也吸引了一众“艺术先锋”的目光,刘季芳、乌始光、汪亚尘等一群新艺术运动的“弄潮儿”,在苏州河畔的乍浦路8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专门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现代美术教育的航船从“虹口港”启航。
刘海粟《金山旭日》 布面油画 1981
展览充分挖掘史料,钩沉了上海美专的“虹口之根”,还打捞式发掘了部分上海美专师生的“虹口之缘”。
中国第一代水彩画先驱人物潘思同,曾在虹口北四川路东横浜路45号创办了白鹅绘画研究所;曾求学并任教于上海美专的沈之瑜与同道者在虹口创办了线上画会,请来虹口江湾画室创办人、中国第一代留洋油画家陈抱一担任教学。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抗战时期,上海美专师生投入赈济工作中,创作作品举办多次书画义卖展览。他们走出校门家门,走向抗战前线,以艺术家特有的方式开展美术救国和抗日宣传活动。
至1952年上海美专迁离上海,这四十年间,它所留下的文化与精神遗产,成就了一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与新兴艺术的启示录。
两代上海美专的历史交汇
此次展览,是两代上海美专的历史交汇,也是上海乃至中国美术教育史中的一段难忘记忆。
1952年,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与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迁往江苏无锡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后迁往南京,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1960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重新创办,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所正规的高等美术院校。
虽然第一代上海美专已迁离上海多年并改名为南京艺术学院,与新上海美专没有任何行政上的关联,但是新上海美专无论是其专业教师的教育背景,还是海派艺术的教学理念,却与第一代上海美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上海美专就是第一代上海美专的继承和发展。
展览现场
1983年6月上海大学组建,几经易址的新上海美专升格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两代上海美专在时代变革中交织融汇,海派艺术精神内核一脉相承,曾就读、工作于老上海美专的学生、老师,成为了新上海美专的领路人与教育者。
跨度近百年的上海美专人被本次展览所记录,一大批深藏于上海美专师生家属后代或实力藏家的上海美专人的作品将现身本次展览。其中,包括第一代上海美专的刘海粟、汪亚尘、朱屺瞻、徐咏青、谢之光、李咏森、陈秋草、潘思同、施南池、周碧初、王个簃、赵延年、冉熙、程十发、孟光、吴汉英等,第二代上海美专的哈定、张充仁、俞云阶、江寒汀、唐云、张雪父、胡问遂、俞子才、方增先、陈家冷、杨正新、陈逸飞、方世聪、万福堂、陈古魁、韦太、张培础、王劼音、周根宝、毛国伦、朱刚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时代的施大畏、黄阿忠、陆志文、乐震文、王孟奇、牛安、鲍莺等,以及特邀参展艺术家刘蟾。
刘海粟《重岩叠峰》布面油画 1988
刘海粟《回音壁壮观》布面油画 1982
刘海粟《上海庙会》 布面油画 1962
上海美专创始人、“新兴艺术策源地”的重要奠基者刘海粟先生8件代表性作品将呈现他在国画、油画创作上的全面才华。其中,有刘海粟先生不同年代分别用油画和国画表现的黄山盛景;1955年创作的《洞庭渔村》4米长卷为首次公开展出,展现了刘海粟深厚的国画功底;创作于1962年的重要油画作品《上海庙会》,是将印象派绘画与中国写意画法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美术史上的重要意义。
展览现场 陈逸飞素描《孟小莉肖像》(左)孟光油画《风景》(右)
陈逸飞创作于1975年的素描《孟小莉肖像》,为观众讲述了陈逸飞与他上海美专恩师孟光先生的故事。1940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的孟光是“闳约深美”校训的忠实实践者,他1950年代创办的“孟光画室”云集了许多沪上美术青年,他也曾在新上海美专和上大美院任教,桃李满天下,他创造了具有海派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孟光先生是陈逸飞的艺术引路人,陈逸飞描绘孟光女儿的这幅素描,是用恩师所教的“上海式素描”向恩师致敬。
展览现场
总策展人胡晓芒表示,令其尤为感动的是,经过短短大半个月的筹备,大量作品就从北京、南京等各地汇集上海。本次展览中有部分作品是从上海美专名家的后代家中借出,弥足珍贵;有的作品还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如陈秋草、张充仁作品,经多年珍藏从仓库中取出,有打开一部尘封历史的感觉。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展期持续至2025年1月12日。
(本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