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养女防老”流行,是好事吗?

“养女防老”流行,是好事吗?摘要: ...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最近,《南风窗》的一篇文章在舆论场上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先给没看过文章的朋友划下重点,对齐下颗粒度。

故事从 28 岁的小陈讲起。

她老家在四川农村,养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个大她七岁的哥哥。

十多年前,爸妈为哥哥结婚负债累累。

谁承想,哥哥婚后带着媳妇和两个孩子去城里生活,和亲爹亲妈渐渐疏远。

于是,留在农村生活的老夫妻只能靠女儿养老,遇到急事或者有啥经济需求,他们都会向她开口。

即便小陈去年做生意亏了几十万,父母还是希望她继续支援生活费。理由是:

" 不给不行,农村都是养儿防老,怎么能不给呢?"

向养女灌输 " 养儿防老 " 的大道理,就挺讽刺的。

和小陈一样,乡镇医生孙女士也是四川农村人。

尽管老哥大龄未婚,理论上应该有很多时间照料双亲,可平时还是她这个女儿对父母照顾得更多。

爸妈看病体检、缴养老保险、翻修老宅,都是她贴的钱。

如此表孝心,倒不是爸妈开口要求的,而是她自愿的。

由于经济条件好,她很乐意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

又由于薪资是丈夫的两倍,她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很有话语权。

因此不管怎么补贴娘家,公婆、丈夫都不敢说她一点不是。

写完这两个案例,文章引出了结论:

" 或许在城市,女儿养老很常见,但在农村,女儿参与养老是个新现象。"

" 农村女性,不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不止是新闻报道,学者调研同样能说明 " 养女防老 " 正在成为新风向。

武汉大学学者甘颖曾在陕西眉县寨村驻点观察。

她发现,当地的女性通常不远嫁,即便远嫁到西安,从城里回村也就两小时车程。

这些已婚女青年大多灵活就业——有的在快递点工作,有的在小商超售货。

比起朝九晚五坐班的女白领,她们有更多时间照看父母。

原先,受到 " 出嫁从夫 " 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人普遍觉得出嫁的女儿是 " 别家的人 "。她们不该分父母的家产,也不该频繁往娘家跑。

出嫁女性的首要义务是相夫教子,孝敬公婆,而不是花钱花精力给自己的亲爸亲妈养老。

总是倒贴娘家的女士,很容易被村民指责 " 缺乏家教 "、" 不合礼数 "。

可现在,女儿在娘家、婆家间来去自由,有条件的还能把爸妈接去家里住段时间。

人们对此习以为常。

与此同时,村里每个年龄段的父母都对女儿养老充满期待。

访谈结果显示:

在寨村,"50~60 后父母觉得儿子与女儿的边界没有那么清晰了 "。

" 村里人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认为女儿贸然回家不合适。"

儿子和女儿的家庭地位渐趋平等," 很多分家仪式被取消,女儿还可以参加祭祀仪式 "。

除了上述形式主义层面的平权,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女儿手头紧时,老人也会给予经济支持。

举个例子。

某村民生了 2 个女儿、1 个儿子。

儿子结婚时,他们给他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

两个女儿结婚,他们分别给了 10 万和 8 万元。

二女儿想回县城开店,老父亲又马上给了她 5 万元。

虽说儿女在待遇上还是有差别,可至少不像从前那样 " 拿女儿当血包,拿儿子当皇帝 " 了。

这种变化也算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红利,用村民的话来说:

" 以前儿子多得都顾不上, 哪还有时间管女儿, 但现在家里就两个孩子, 给女儿帮点忙自然不在话下。"

观察下来,学者觉得女儿参与养老是个好现象。

一来,有姐姐妹妹帮忙分担,农村男性的生活压力、养老压力会小很多;

二来,相比起儿子儿媳,女儿养老往往更贴心,也更能提供情绪价值。她们的介入可以提升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

" 在当前农村人口日益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背景下, 儿子、女儿共同养老为缓解家庭养老压力提供了较好的出路。"

然而,很多网友却不同意专家的看法。

他们觉得,养女防老不是好事。

很多姑娘说,所谓的养女防老,就是变相剥削女儿。

因为某些偏心眼的老人会把珍贵的财产都留给儿子,把赡养的重担都留给女儿。

儿子外出闯荡打拼被看作有前途,女儿走得远、嫁得远就会被骂白眼狼。

随便刷刷新闻,就能看到不少案例。

一些男生也不喜欢养女防老的新概念。

因为这种养老新规则意味着,男方娶妻不仅得备好彩礼,还得随时准备着在婚后托举妻子的原生家庭。

如果男方家底厚实,不 care 这点小钱,女方足够经济独立,掏得起赡养费,那没问题。

但多数底层男女实际上没有这么强大的经济水平。

讨论到最后,评论区的多数网友都觉得养女防老 " 很恶心 "。

还有人说,这是时代的倒退。

当然,也有一部分网友坦言,无论能否分到财产,自己都会向父母尽孝。

如果养女防老的潜台词是 " 女儿、儿子都一样,都是爸妈的宝贝 ",那这个变化还是有些进步的。

至少它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男女平等的理念,冲一冲乡土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文化糟粕。

有朝一日,它或许能慢慢调整乡村的性别比,缓解农村剩男多、娶妻难的结构性困境。

可如果 " 养女防老 " 的潜台词是 " 女儿心软,无论我们怎么对她,她都会养我们 ",那这故事简直是个地狱笑话。

所以,如何评价养女防老,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质问:

" 农村人为什么思想这么封建,总是指望着孩子养老?"

只能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目前,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2.97 亿,其中 1.2 亿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地区。

这 1.2 亿老人里,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养老金。

即便有,也不过每月拿个 200 元。

他们想安稳地度过晚年,必须依赖子女赡养,这是迫于生存压力做出的选择。

没必要冷嘲热讽。

一个好消息是,现在除了搞小农经济,农村人还有很多致富途径。外出务工、当个体户、直播带货等等,都能赚钱养家。

上一代有了经济基础,就有可能平等地抚养子女——不用厚此薄彼,也不用强行取舍,更不用压榨女儿反哺儿子。

就像上文提到的寨村,他们靠着搞电商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好多家庭的年收入都超过了 10 万元。

这样村民才有条件托举儿女、富养儿女,然后形成养儿 / 养女防老的良性循环。

当然,很多人仍然会觉得,生育后代的意义不应当是筹谋养老,养儿 / 养女防老本质上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价值观。

可,有没有一种可能——多数父母只是凡人,而非超脱的伟人。

高语境的生育观,本来就不是他们的追求。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