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市场动态触发“本地化3.0”,压力下德企在华增资建厂的深层考虑

市场动态触发“本地化3.0”,压力下德企在华增资建厂的深层考虑摘要: ...

12月4日,中国德国商会发布了2024/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剖析了在华德企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及机遇。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半数德企认为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是其面临的最大商业挑战,其次是价格压力。同时,超过半数的德国企业预计,中国竞争对手将在五年内成为其行业的创新领导者。尽管如此,调查显示,仍有92%的德国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业务。

“在一些关键行业,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持竞争力,德国企业将继续致力于提高效率、推出更多本地化产品并优化流程。”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董事会主席柯曼(Clas Neumann)在当天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德国传统产业的许多部门都在为未来投资,例如在中国建立新的汽车工厂,以及大量投资化工行业。

报告显示,在中国商业机会的排名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与去年相比机会有所增长,并在各项商业机会中位居榜首。

德国企业“用脚投票”

柯曼4日表示,今年对于大多数德国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因此他们下调了其业务前景的预期。报告中写道,仅15%的受访企业认为今年其行业仍在发展,仅32%的受访企业预测2025年其行业将积极发展。与之相较,55%的受访企业认为今年其行业状况在恶化,还有29%的企业预计明年将继续下滑。

与此同时,德国企业的创新优势在减弱。55%的德国企业预计,中国竞争对手将在五年内成为其行业的创新领导者,其中,8%的受访企业表示这一情况已经发生。去年,仅有5%的受访企业视中国企业为其行业的创新领导者,而46%的受访企业预计在五年内将出现这种情况,认同者最多的行业包括汽车行业(65%)、化工行业(61%)、机械行业(50%)。

柯曼对澎湃新闻表示,中国企业在许多行业的快速学习、适应能力及持续创新,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趋势是自然的,也是全球化竞争深化的结果。

尽管面临行业前景下行和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德国企业今年对华投资仍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54家,同比增长11.4%。其中,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26.4%。

仅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FDI)就达到73亿欧元,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65亿欧元。欧盟对华投资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德国及其汽车制造商的推动,2024年上半年德国FDI占欧盟对华总投资的57%。

法国《费加罗报》今年八月就曾撰文称,德国制造商、特别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希望扩展在中国当地的生产以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以来,多家德国大型企业陆续宣布扩大在华投资并深化对华合作,用实际行动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这其中就包括:3月,梅赛德斯-奔驰与宝马合作成立的合资企业落户北京,计划在2026年底前共同在中国至少建设1000座配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并安装约7000根超级充电桩;大众汽车4月宣布,将投资25亿欧元,扩大其在安徽省合肥市的生产基地和创新中心;拜尔5月宣布,将在江苏省启东市建立健康消费品供应中心,并计划于2028年投产,项目一期投资为6亿元人民币。

新华社还援引国际观察人士认为,规避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维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以及联合中国车企共同创新,成为德企不断增资中国的主要原因。

报告发布现场

“对长期市场复苏抱有信心”

临近年关,多家外媒也注意到德国企业对华投资持续增加。

12月3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援引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存在战略失误”——因为一旦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台,德中经济关系将出现不确定性,该报道还批评德企“不关心德国政府的新中国战略。他们强烈反对脱钩的要求。”

事实上,反对脱钩不假,而德国企业对所谓“新中国战略”或与该报道的解读不同。新加坡《联合早报》则刊文称,汽车制造商是德企对华增资的最主要力量,中国市场转向新能源汽车的速度和中国竞争对手降低成本的力度倒逼德企加大投入,避免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被边缘化。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泽认为,德国车企深知绝不能丢掉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代表全球汽车产业的方向。

《亚洲时报》11月27日的报道进一步分析了德国关闭本国工厂,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报道称,德国国内的能源政策和经济环境正迫使其最大的工业企业离开本土,转向条件更有利的中国。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对可再生能源的巨额补贴和严格的监管,使得德国的环境越来越不利于工业增长。因此,许多德国最老牌的公司都在缩减国内规模,裁减数千个工作岗位,同时在中国进行大量投资。

中国德国商会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铭博(Maximilian Butek)4日表示,报告中,在员工数量超过1000人的大公司中,70%表示将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员工少于250人小公司则只有44%表示会继续投资。在计划增加投资的企业中,有87%认为保持竞争力是其主要动机,较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

“中国市场凭借其创新能力和规模,依然具有吸引力。在中国市场运营通常被视为企业维持全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柯曼表示。

报告显示,为提升竞争力,一半受访者(50%)选择了和中国的合作伙伴或客户合作,45%选择在研发领域投入更多,40%的企业选择更加独立于总部行事,这一比例比去年增长11.6个百分点。此外,一些企业选择了更多地投入到产能(29%)和数字化(26%)上。

澎湃新闻发现,之前的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强调企业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协作来实现供应链和业务运营的多样化以保持竞争力。最新报告则提出了“本地化3.0”的概念,聚焦于更深层次的本地化战略,此外,企业还倾向于通过本地化来瞄准全球市场,实际上采用一种“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世界”的方法。

对此柯曼向澎湃新闻解释称,德国企业意识到,仅通过合作已不足以维持竞争力。新的本地化战略强调业务、研发和产品更深入的本地化,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高度竞争环境。这种策略也帮助企业在其他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而就外界关于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柯曼表示,德国企业仍有应对之策:企业应考虑多种情景规划,并加强数字化能力。数字化使企业能够快速调整供应链,找到生产和供应的替代方案,从而在危机中保持灵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对于未来经济展望,33%的受访企业认为2025年经济形势将进一步恶化,20%的受访企业认为这一下滑会持续到5年后。对此,柯曼表示,德国企业对未来长期增长仍抱有一定乐观态度。这主要源于企业长期经验的积累。“许多德国企业历史悠久,经历过多次经济周期,因此对当前挑战视为暂时性,并对长期市场复苏抱有信心。”

《商业信心调查》由中国德国商会于2007年首次推出,此次调查于今年9月3日到10月8日之间进行,共有546家商会会员企业对调查做出了回应。其中37%来自机械和工业设备领域,16%来自汽车行业,还有商务服务、电子产品和消费者产品等领域的公司。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