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2月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将从2024年12月30日起施行《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简称《规定》)。
《规定》共55条,对纠治电动自行车改装、超速、违章、火灾等乱象作了刚性规定,包括:禁止提升最高设计车速、三次以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或被扣车、对一周内三次以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骑手派单管控、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总量控制等。
在广州,电动自行车亦被称为“电鸡”,这种交通工具深嵌民生日常,是居民短途通勤、接送孩子的代步工具,也支撑着全城外卖、闪送等即时配送系统。
但跟通勤便利一同带来的,是闯红灯、逆行、超速等违规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
在12月5日的媒体通气会上,广州市司法局负责人指出,截至目前,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的数量已经达到近560万,还在持续增长。但是广州市道路交通的承载能力以及车辆停放充电设施等资源的配置和配备是有限的,尤其在中心城区这一矛盾会更加突出。
而据广州市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82.70万人。这意味着约每3个人中就有一人拥有电动车。
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告诉界面新闻,广州的电动车保有量在国内属于前列,因为广州是一个平民化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这也导致电动车增长非常快,“这种情况下,广州对电动车立法,在全国来看起到风向标作用。”
《规定》第50条提到,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状况和发展导向,综合考虑交通出行合理需求,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总量控制。
针对现有电动车,《规定》从生产、销售、维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例如,公安交警部门可以使用电子技术监控、测速仪等设备,收集、固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驾驶未悬挂有效号牌的电动车上道路行驶,或者有三次以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且拒不接受处理的,公安交警部门可以扣留车辆。
外卖骑手是电动自行车重度使用群体。针对这一群体,《规定》提出,用于即时配送的电动车应悬挂专用号牌;如果骑手一周内有三次以上闯红灯、超速行驶、逆向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即时配送企业应对其实行派单管控。
早在2021年,广州就将电动车治理提上进程,当年7月,广州发布了第一份“中心区域限行”限行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年11月,广州正式启动电动车登记上牌,开始接受市民预约。
2023年11月,广州拟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同年12月,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
胡刚分析道,《规定》的出台,反映了广州的城市交通系统还没有适应电动车的大规模发展,特别是老城区,经历了从步行为主流到私家车为主流的变化,但没有给电动车留下足够的车道。
作为国内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广州的城市规划参考了港澳的道路规划,老城区很多路段没有给非机动车留下位置,电动自行车不得不挤占机动车或行人的道路空间。
根据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分析,全市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为32%,低于北京95%、上海90%的水平。
“所以法规的出发点主要是缓解交通堵塞、减少安全问题,着眼于加强管理、惩罚违规行为。”胡刚同时认为,《规定》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电动车的发展配套鲜有提及。
“电动车出行是一种趋势,对于非机动车道和停车点的建设,政府如何投资、改造,这部法规里都没有提及。电动车使用者多数是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者,没有考虑到这部分人的需求。”胡刚表示,应大量增设电动自行车道及停车场,道路路面汽车与电动自行车应达到各占50%比例,平衡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路权问题。
胡刚指出,从产业角度看,电动自行车涉及电池、新能源等环节,事实上也可以视为一种新质生产力。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规定》的落地,在过去几年保持高增长的电动摩托产业,也将受到不小的影响。
比如在广州有近40家体验店和服务店的国内“CDR第一股”九号公司。上半年,九号公司卖出了120万台电动两轮车,收入33.83亿元。2020年至2023年,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的销量从11.43万辆大增至147.15万辆,对应收入从4.32亿元飙升至42.32亿元。
2019年中,电动两轮车新国标正式开始实施,掀起电动两轮车新一波置换潮。九号公司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其2020年上市募集的12.4亿元资金中,有3.5亿元投向了在建的智能电动车辆项目。
不过,随着各地陆续出台政策控制电动车总量,这一市场的高速增长态势也受到影响。今年第三季度,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销量93.76万台,收入25.92亿元,对比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53.7%和56.9%,增速比起前几年有所回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