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鳌太线发现尸体的博主或将被当地处罚5000元博主:认罚

蓝狐 2024-12-04 11 抢沙发
鳌太线发现尸体的博主或将被当地处罚5000元博主:认罚摘要: ...

大河报 · 豫视频记者 杨光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2 月 3 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太白县检察院就整治和禁止 " 非法穿越太白山 " 召开座谈会,其中多次提及曾在鳌太线发现尸体的博主 " 猛蛇过江 ",并就如何惩处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章称:" 我局非常重视‘猛蛇过江’非法穿越事件,及时召开专题安排部署,研究处置办法和措施,尽快行动,对涉案人员,依法取证,注重办案程序,力争案件办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12 月 4 日," 猛蛇过江 " 向大河报《看见》记者表示,自己认识到错误,愿意接受罚款,并对被罚款的事情出一期道歉视频,置顶一个月。

目前猛蛇过江账号上,关于鳌太线的视频已全不可见。

( 2024 年 8 月," 猛蛇过江 " 在鳌太线发现遇难者遗体后向警方报案,民警在派出所门口为其拍照留念 图片来源:博主猛蛇过江 )

博主在鳌太线发现遇难者半年后,或将因非法穿越被罚

" 鳌太线 " 是连接秦岭 " 鳌山 " 和 " 太白山 " 的顶级徒步路线。也是国内死亡率最高的户外线路,据媒体统计,鳌太线穿越,累计失踪、死亡人数已经超过 50 人,《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中,2012 年至 2017 年夏季不足 5 年的时间里已累计失踪、死亡驴友就多达 46 人。

今年 8 月,博主 " 猛蛇过江 " 发视频称,其在鳌太线的一顶帐篷内发现了失联近两月的遇难驴友马某,随后下山报警,引发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省森公安局第二分局于 7 月 5 日曾发布协查通报,并张贴于进山口位置。协查通报称,驴友马某在砭子园地区失联,有见过发现其行踪者,请速与黄柏塬派出所联系。

(登山口附近,警方张贴的失联驴友马某某的协查通报 图片来源:博主猛蛇过江 )

大河报《看见》记者了解到,几乎整条鳌太线都是非法穿越之地,上述协查通报中的砭子园地区也在鳌太线内。

2018 年 4 月 16 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联合发布《禁止 " 鳌太穿越 " 的公告》,全面禁止 " 鳌太穿越 " 非法活动。2018 年 10 月 18 日,陕西眉县人民政府和太白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非法穿越 " 鳌太线 " 的公告》。

然而,由于鳌太线并非封闭景区,徒步者仍可通过各种途径绕道进入。因此,禁令发布后,穿越行为未能杜绝,山难事故仍时有发生。

(" 猛蛇过江 " 在鳌太线发现遇难者遗体的帐篷 图片来源:博主猛蛇过江)

2024 年 12 月 3 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发布的关于 " 整治非法穿越 " 文章中多次提及,将对今年在鳌太线发现尸体后报警的博主 " 猛蛇过江 " 进行惩处。

文章称,11 月 26 日下午,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龙林太带领林政执法大队长杨建华,科研科科长薛智龙,咀头保护站党支部书记魏宝艳,前往太白县检察院就 " 猛蛇过江 " 非法穿越太白山,并进行抖音宣传事件进行了第二次座谈,双方就如何惩处 " 鳌太 " 非法穿越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太白县检察院陈亮副检察长对办案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做了详细解读,并对 " 猛蛇过江 " 非法穿越如何依法惩处,从取证、办案程序、办案方法等提出了指导意见。

有网友对处罚表示认同,认为该罚,并表示,一些博主不自觉,甚至在保护区核心区生火放烟花,还发在短视频里洋洋得意,该封号就封号,该罚款就罚款,对于嚣张的绝不姑息,不能正确引导粉丝做什么博主。

也有网友表示,鳌太线的问题不能全怪 " 驴友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给一些人 " 打鸡血 ",天天推相关视频,一些没有经验的驴友缺少正确引导,所以接连出事。该网友认为,有关部门应该给短视频平台发函,涉及违法行为不给流量,发视频没有赞,自然就不会有人再分享类似视频。

另网友认为,人还是应该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缺乏敬畏之心的人,常常会妄自尊大,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往往是愚不可及,最终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 猛蛇过江 " 回应:认识到错误

12 月 4 日上午,大河报《看见》记者联系到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接线工作人员表示,自己非办案人员,详情不清楚,但该博主发布的视频引起较大影响,不是单纯穿越保护区问题。

该局另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猛蛇过江 " 关于鳌太线的视频在社交平台流传广泛,造成较大影响,容易导致驴友效仿非法穿越,依据自然保护区相关条例,或将进行顶格 5000 元行政处罚。

太白县检察院工作人员回应《看见》记者称,在该事件中,检察院以指导为主,具体处罚由保护区和林业部门负责,事件不涉及刑事。" 后续我们可能会和林业部门、保护区把机制再完善一下。"

(鳌太线禁止穿越警示牌 图片来源网络)

4 日中午,大河报《看见》记者联系到博主 " 猛蛇过江 ",以下是记者与 " 猛蛇过江 " 的部分对话内容。

记者:是否已经收到当地保护区管理局或检察院通知,要求配合调查?

猛蛇过江:接到过电话,刚开始以为是电信诈骗,我昨天和太白山保护区管理局沟通了,我愿意接受罚款,并且把被罚款的事情拍一期作品,置顶一个月,保护区那边说是跟上面沟通沟通。

记者:当地发文称将对你非法穿越事件调查,你是什么想法?

猛蛇过江:我认识到错误,愿意接受处罚。

记者:之前是否知情鳌太线禁止穿越?网友说你去过很多次鳌太,属实吗?为什么会把它发在社交平台?

猛蛇过江: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撒谎不是我愿意做的事,但我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鳌太线应何去何从?

事实上,鳌太线未被禁止之前,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于 2017 年曾组织专家考察鳌太线,试图制定一本 " 安全穿越手册 ",推动当地建立 " 巡山 " 制度,减少事故发生,手册尚未推出,当地政府就发布了禁止 " 鳌太穿越 " 的公告。

当地政府出台禁令,原本希望通过行政手段遏制非法穿越行为,减少甚至消除事故发生,也减轻当地救援队伍的巨大压力,减少公共资源消耗。然而,禁令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穿越仍以不同方式在进行,事故仍持续发生。

中国探险协会曾发文表示,非法穿越固然不可取,但面对鳌太线这样探险者向往的探险目的地屡禁不止,进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是否还有别的管理路径或解决办法?或许 " 禁止 " 并非真正解决问题的钥匙。鳌太线的 " 致命 " 性,绝非一道是否该穿越的判断题,而是更为复杂、需要社会合力去系统性解决的实践题。

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中国探险协会副秘书长蒋婉文认为,可变 " 堵 " 为疏。比如设计探险穿越路线,公示特殊地形、易发生滑坠和迷路等高风险地段;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救援站点;提高准入门槛,满足条件才能报备申请穿越。更重要的是,应让报备的探险者携带具有卫星通信功能的终端,同步位置。

中国探险协会呼吁,任何探险活动均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穿越;对未经报备等违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吁请各地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旅游经营者形成联动机制,提升探险旅游参与者的安全和体验水平。户外爱好者、探险旅游参与者在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有权请求救援;相关部门和社会救援力量应及时提供救助,救援所产生的合理费用由救援客体承担。户外运动、户外探险并非冒险,理性、科学参与。

(新闻报料请私信微信公众号 " 大河看见 ")

来源:大河报 · 豫视频 编辑:刘惠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