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今年6月SNEC展会期间,在嘉兴基地的客户交流会上,我曾打赌2029年BC的市占率达到50%,目前来看,这个时间可能会在2027-2028年。”11月下旬,在第十二届12 bifi PV Workshop 2024珠海国际峰会期间,隆基绿能(601012.SH)董事长钟宝申表示。
这是一场以“双面BC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这也是两家BC龙头企业董事长首次公开对话,共同讨论BC技术的未来可能性。
近年来,光伏电池技术快速迭代,N型技术崛起,TOPCon短时内凭借其高性价比成为“新宠”,大量产能上马,迅速成为主流。
相较之下,BC技术就显得小众很多,目前市场上除了隆基绿能、爱旭股份(600732.SH)以及TCL中环(002129.SZ)旗下的Maxeon重点聚焦该技术外,走上量产的企业屈指可数。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光伏技术的走向会生变吗?
力推时机到了?
“还有人觉得TOPCon可以继续投资吗?”当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在领袖对话现场抛出这个问题时,台下一片寂静。
近年来,TOPCon产能大幅增长,产品趋向同质化,企业盈利水平受到压缩。与此同时,宣布对BC技术有所储备、推出相关产品的企业也逐渐增多,这一点从今年6月上海SNEC展上可见一斑。
BC技术是采用背接触电池的技术路线。背接触电池的全称是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基于晶硅技术,其是一种平台型结构,能与多种路线结合。
据陈刚介绍,晶硅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是29.56%,只有BC技术可以达到这一效率。因此,BC是晶硅电池组件的必选技术,也是当下理论上最好的技术。从实践上说,BC首先可以无银化,且BC所用的材料与其他材料基本上一致,甚至更少,BC也无需任何稀有元素。只要技术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其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过去一年,BC技术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除了爱旭、隆基外,其他主流企业也均在研发BC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表示,BC技术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的发展,效率高且美观,它也是目前主流技术中最古老的技术,已经有40年的历史。
197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Swanson首次提出BC技术,1985年做出第一片电池,至今才实现商业化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BC技术存在难度。
但与会企业和学者对BC发展持有乐观态度,认为该技术的降本空间巨大。
沈文忠称,BC这一平台技术还处在幼儿期,未来发展空间很大。首先在结构上,BC还可以做一些变化。比如,目前实验室或中试线在尝试,看BC能否在背面加入异质结结构,同时看正面能否引入其他结构。
他认为,降低成本方面需要行业的不断努力,比如能否用非晶硅甚至是微晶硅代替P-Poly;通过无银金属化改变、产业对铜浆的应用、全产业链协同等。
“目前有利的时机是,全产业链已经认识到BC技术的优势,相信未来三五年,随着BC朋友圈的扩大、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会比想象更快。”沈文忠称,BC电池可以比其他结构的电池做得更便宜。
陈刚认为,BC组件至少可以带来三个层级的安全。一是BC组件有防热斑,高温控制,基本上引起火灾的风险接近于0;二是建筑结构的安全,BC有非常好的可靠性,在轻质、单玻和双玻组件方面都可以满足长期可靠性的需求;三是投资财产的安全,即达到上述产品性能,实现商业价值盈利。
在钟宝申看来,当前BC技术只是实现了第一步,具备了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的技术开发。接下来在钝化、减少损伤方面,包括激光的精益化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关于下一代BC,隆基已经在做中试线,组件已经在测试。现在生产的二代产品比TOPCon组件效率高5%,预计新的中试线比TOPCon的组件效率高出10%。
“BC是晶硅接下来的发展方向。80%-90%的企业已经对此没有争议了。”钟宝申称,看各个主要企业的招聘就能知道,都在找BC的研发、工艺人员。
产业化走到哪一步了?
隆基绿能、爱旭股份是BC领域两大量产龙头企业,他们在2016-2017年左右,几乎同步地投入到BC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之中。在上述领袖对话以及媒体采访环节,两家企业对产能、未来发展问题做了重点介绍。
今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组件出货约51 GW,BC出货近14 GW,约占其出货的25%以上。
钟宝申称,BC一代产品的一半产能还在升级当中,所以下半年出货未有显著提升,但明年一季度,新增和改造产能都会投放到市场当中,预计将有20 GW的BC二代产能陆续投入。明年,隆基BC出货占比会提升至三分之一左右。
预计到明年年底,隆基绿能将建设完成50 GW的BC二代产能。钟宝申希望,到2026年,隆基的产能全部迁移至BC二代,甚至更新一代的产品上来。结合目前已有的产能,隆基BC产能预计在2026年达到100 GW左右。
“明年BC产品会对隆基的业绩带来比较大的帮助。隆基的‘三九天’已经过去了。当然,冬天很漫长,从目前看,明年还是冬天,但是会比今年好。”钟宝申称。
爱旭股份目前共有三个基地,分别是珠海、义乌、山东济南。目前,珠海基地产能10 GW、义乌15 GW,济南是10 GW,中远期规划产能能够满足100 GW左右的客户需要。
陈刚同时透露,中远期也要看市场情况和经济效应等逐步来实施,没有过于详细的规划。
“BC是高价值产品,最重要的是把产品功率、质量做好。”陈刚称。
在海外经济发达地区,爱旭采用根据价值来定价的商业模式,对户用、工商用和地面市场,定价的逻辑不同。例如,户用市场对收益、安全性、美观度要求较高,其ABC产品的价格会有30%左右的溢价;工商业和地面市场追求双面率,更多根据投资回报和度电成本定价等。
据陈刚介绍,爱旭股份马上将推出效率达25%的组件,一到两年之内,爱旭的组件效率可以做到26%以上,这是有具体的路线图可实现的。
他表示,理论上来说,BC电池的双面率和TOPCon相差3%左右。目前,BC产品已在地面市场做到75%以上的双面率,未来两三年,爱旭会通过创新开发出85%双面率的ABC电池。
钟宝申称,当前BC电池的成本仍比TOPCon高,相信2026年可以做到基本和TOPCon成本持平,未来BC的成本竞争力会更具优势。
钟宝申预测,2027-2028年BC市占率将达到50%。他同时表示,期待这个时间点来得更晚一点,避免像TOPCon一样在短时间内过剩,导致技术不能带来商业价值,这对企业来说不是好现象。
陈刚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表示,TOPCon产品过剩,最着急的是设备、原辅材料厂家、新型材料厂家等,他们必定会把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到新技术开发上,有新需求才会有新订单。很多企业都在研究BC,但BC不容易做好,即便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但想大规模量产,两三年内把良率、成本、效率做好,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希望BC的发展可以有序一点,适当慢一些。”陈刚称。
沈文忠认为,当前TOPCon产能已有800 GW,今年下半年以来,TOPCon技术进步明显放缓,已有的TOPCon产能在做双面钝化的同时,也在背面做钝化、图形化的处理,这也相当于在助力BC电池的开发。因此,TOPCon存量市场也会快速地推进BC市场的发展,BC市占率超过50%以上,乐观一点三年,保守是五到六年。
沈文忠预计,未来10年将是N型电池健康发展、快速成长的过程。乐观情况下,N型电池每年的产量可能会超过3 TW,悲观也能达到1 TW以上。
扩大朋友圈
今年下半年以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这两家BC龙头正在有意扩大朋友圈,寻求产业链上更多合作机会。
11月29日,爱旭股份与硅片黑马高景太阳能进行了战略合作,双方称,将共建BC生态圈的深度合作,进行硅片、电池、组件三大领域的协同,实现BC组件的规模化生产。
同在11月,隆基绿能与英发德耀、宜宾高新区三方达成年产16 GW HPBC电池片项目战略合作。更早前,隆基绿能还与金阳新能源(01121.HK)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泉州金阳、福建钜能电力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生产HBC电池。
钟宝申称,金阳长期研究HBC,隆基愿意支持行业内真正去创新研究的企业,将部分工厂资源等以合作的方式开放给对方。与英发在宜宾的合作,前期由隆基来销售,后续也允许对外销售,但需要给隆基技术授权费,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授权规则来开展,对于此类合作,公司未来持有开放态度。
另据业内推测,未来,爱旭股份或也与TCL中环就BC技术产品等,存在合作计划。
共建BC生态圈,两家龙头企业强调最多的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近两年,光伏业内关于专利侵权的案件高发。
钟宝申认为,从生态圈角度来看,隆基有很多探索、经验,也有很多的教训。上下游间有诸多共同研讨、共同开发的创新项目,需要合作完成。此外,也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化细则。行业发展要有序,其中一部分就需要靠知识产权。获得知识产权的方式应该符合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这样才能让产业健康、可持续向前发展。
钟宝申透露,此前,隆基在单晶和单晶硅片的专利积累并不多,这与当时的环境相关,很难得到太多保护。如今不同,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司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企业创新会积极申报知识产权,寻求保护。另一方面,该公司也会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推动产业发展,开放地和大家合作。
“爱旭和隆基早期投入大量研发成本,这和未来抄袭的成本是不同的。这些成本应该以比较公开、公平、公正的方法让整个行业做一些分摊。”陈刚表示,在这个基础之上,希望行业间能够形成共识,制定共守的规律、规则,既让开发企业能够继续投入开发,也能让后进者分享技术红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