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川黔两省交界、赤水河沿岸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曾是当年红军二渡赤水的转战之地。如今,该镇已再次改回当年红军召开会议时使用过的地名。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1月26日,泸州市政府发布公告称,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古蔺县双沙镇更名为白沙场镇。现予以公告。
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白沙会议旧址。谢蕤 摄
此前,古蔺县民政局曾于2022年11月发布关于双沙镇更名为白沙场镇征求意见的公告。该公告称,“为更好赓续红色血脉,结合双沙镇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实际和发展需要,双沙镇人民政府在召开专家论证会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议、多方走访征求各村(社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拟将双沙镇更名为‘白沙场镇’。”
此次更名的双沙镇是川滇黔边贸集散中心、四川省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泸州市南部边贸重镇。全镇198.9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123个村(居)民小组,11645户,51287人。该镇也是红军长征的革命老区、四渡赤水的重要转战之地。
公开资料显示,双沙镇原名为白撒,建于明朝初年;清光绪年间将白撒改为白沙;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白沙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由原白沙乡、河屯乡、马蹄乡、纳盘乡组建成区;1956年合区并乡撤镇,正式命名为“白沙区”,一直沿用至20世纪80年代;1982年白沙区更名为双沙区;1992年撤双沙区设立双沙镇,至此次更名。
史料记载,1935年2月15日至16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等中央红军领导人在白沙场召开会议,史称“白沙会议”,对“二渡赤水”作了具体安排。
据微信公众号“泸州发布”刊文介绍,1935年2月11日,中央红军离开扎西,星夜兼程返回川南,第二次进入古蔺。对于回师东返,走回头路,部分红军指战员感到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走过去走过来,不停地转移作战路线?”红军指战员中普遍弥漫着一种消极的情绪。指战员们背着思想包袱,还怎么行军打仗呢?因此,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大家的士气,就成为了白沙休整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官兵们的思想问题,让指战员们从思想上与中革军委保持一致。2月15日,一到白沙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中革军委领导人就在红军总司令部驻地崔家祠堂召开了一个碰头会。
这次碰头会,就是历史上重要的“白沙会议”。参会人员有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博古、王稼祥,既有当时党中央的书记处书记,也有政治局委员、中革军委主席和中革军委副主席。因此,“白沙会议”实际上是政治局与中革军委的联席会议。
当天晚上,中革军委领导们拟定了东渡赤水河,消灭黔军王家烈部的作战目标,发布了中革军委“二渡赤水河行动计划”,准备再次渡过赤水河,向贵州桐梓方向前进。
第二天,白沙会议继续召开。针对当前红军队伍中部分指战员的情绪问题,会议决定由中共中央与中革军委联名颁发《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解释了近段时间红军为何会一路打过来又打回去,说明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找寻合适的时机和地点去歼灭大量敌人。当晚的会上,明确停止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中,还详细阐述了红军“经常转移作战地区”的运动战略战术:“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胜利。”
这篇《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一经发布,就迅速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随后几天,红军二渡赤水,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