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没有硝烟的战线:海战史上的伤病救治与医学竞赛

没有硝烟的战线:海战史上的伤病救治与医学竞赛摘要: ...

为深化海洋史与医疗社会史的交叉研究,推动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上海大学在2024年11月8日至10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医疗社会史研究》编辑部青年学者工作坊。此次工作坊以“没有硝烟的战线:海战史上的伤病救治与医学竞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十余位青年学者参与,共同从多元视角展开深入探讨。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1月9日上午九时,会议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长云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杨院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阐明了会议的主旨。他指出,海战作为高度复杂的人类事务,其历史书写长期被坚船利炮的对抗所主导,而海战中的医学维度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海战不仅是国家间工业力量与后勤效能的较量,更是医学实力的比拼。特别是在大航海时代以来,“蓝水海军”的兴起与海战的远程化,使得如何有效克服疾病与瘟疫成为战争实施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因此,海战史中的伤病救治、海战与国家医学竞赛的联系等问题亟待深入探究。

第一节会议由上海大学陈剑老师主持。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的童德琴老师率先发表了题为《饮食之争:近代日本海陆军脚气病的流行与消亡》的报告。该报告以近代日本档案为例证,详细梳理了近代日本海陆军抗击脚气病这一军队多发疾病的历程,揭示了海陆军饮食之争背后不同政治权力集团的消长,为正确厘清和认识政治权力与医学科学性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与童老师的报告相呼应,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代明月同学带来了题为《日本近代医学技术的进路——以“东大派”和“北里派”间的医疗学术纷争为主线考察》的报告。代同学通过“东大派”与“北里派”间的学术纷争案例,展示了近代日本医学界关于科学技术的角逐如何推动日本医疗近代化,并刺激日本在后续侵华战争期间殖民地医疗的发展。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的周聪博士则以《半岛之殇: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国的战地救护问题》为题,利用军事医学杂志、俄国国家公报等资料,从医疗史的角度回顾了克里米亚战争,详细梳理了俄国的战地救护与军事决策、战后医疗发展的关系。

杭州师范大学的周东华教授对以上三位报告人的发言进行了精彩评议。他建议周聪博士进一步厘清克里米亚战争中医疗救护不力的原因,比较俄国在不同战争中战地救护的表现,并分析社会层面对战争医疗救护的影响;同时,他也指出代明月同学需要厘清历史脉络,紧扣主题;对于童德琴老师的报告,他建议适当调整文章结构,以突出关键词。

随后的第二场报告由中国航海博物馆的任志宏副研究馆员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项大鹏同学发表了题为《天花接种技术在查尔斯顿的应用:科学技术与宗教伦理的自然之争》的报告。项同学以十八世纪北美地区卡罗来纳殖民地首府查尔斯顿为例,运用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结合环境史、医疗史与计量史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十八世纪该地天花疫病流行与接种技术的应用情况,揭示了疫病背后所隐藏的科学技术与宗教伦理的斗争,为重新理解自然与文明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许卓越同学的报告题为《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医疗的在地化与社会培训》。他从医疗与护理活动的视角切入,阐述了德意志帝国在殖民地发展过程中对医疗人员专业进修培训的认知演变及行动,并分析了医学培训与医学研究的进步如何加强德意志殖民帝国的优势地位。这一研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殖民地和殖民体系的巩固提供了重要视角。

西南大学的李晶副教授对两位同学的报告进行了评议。他充分肯定了两篇报告对于殖民地医学科技研究的贡献,并建议项大鹏同学的文章应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宗教伦理的关联这一主题,突出文章的问题意识,深入阐释查尔斯顿作为案例的研究意义;对于许卓越同学的报告,他建议进一步思考文章书写的研究路径,丰富理论内容,以更清晰地展现德意志帝国殖民医学的在地化发展。

上海大学的叶鹏老师主持了第三节会议。江西师范大学的李彬老师分享了他对中国近代军事医学发展的独到见解。他以北洋海军医疗体制的发展为例,详细剖析了北洋海军医疗体制的演变历程。李老师指出,随着福建船政局的出现,军医制度化的萌芽才开始显现。然而,“海防危机”后,清廷虽决心“大治水师”,但在海防研讨中仅设置了中医,且人员并不固定。随着海军建设的深入,当局逐渐意识到西医的重要性,并委托马根济筹建了天津总督医学堂。但学堂内部很快便出现了政教之争,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也颇为坎坷。尽管如此,这些毕业生仍为中国军医事业奠定了基础。李老师还指出,北洋海军在医疗方面表现出的“中医内科化”怪相,既是传统思想和军内权势演变下医学技术的一种蜕变,也是北洋保守军事思维的产物。

云南师范大学的朱梦中老师则带来了关于近代中西军事医学卫生知识发展脉络的研究。他聚焦于《水师保身法》一书,详细介绍了该书的作者、版本、内容及其在晚清海军建设中的影响。朱老师指出,《水师保身法》是近代海军医学卫生学的重要专著,但其中译本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晚清海军建设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发现引发了与会学者对类似技术性著作在中国近代传播困境的深入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的蒋琳琳和许潮锦两位博士研究生以《英国皇家海军医疗服务杂志》为例,研究了一战期间英国海军医疗队的知识生产。他们指出,一战时期英国海军医疗面临诸多挑战,但《英国海军医疗》杂志提出了以伤员救治和疾病防治为基本脉络的救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创新治疗方法和改进医疗急救装置。该杂志不仅生动呈现了英国海军医疗的特点,还反映了知识生产与医学实践的紧密关系。

复旦大学的张仲民教授对这一节的文章进行了评议。他认为李彬老师对医疗的关注很好地规避了宏大叙事的弊端,并建议加强叙事性,联系近代中医西医医术的社会观念进行思考。对于朱老师的报告,他追问《水师保身法》的中译本未充分发挥影响力的原因,并建议从学术史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蒋老师的报告,他建议深入考察杂志提出的观念的实践情况,以及其与海军医疗知识生产的关系。

第四节讨论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邱迪编辑主持。浙江师范大学的周森老师发表了题为《为生命而战:一战中的英国海军救援》的报告。他指出,历史学家很少关注海军的医疗史,导致海战史存在诸多空白。他详细介绍了一战期间英国皇家舰队医生面临的医疗问题以及采取的救援措施,并强调了海战救援的效率和医护救援在维持海军人员士气方面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张庆熠老师报告了以巴拿马运河修筑为背景的蚊媒传染病防控研究,指出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蚊媒传染病危害严重,在运河修筑时因蚊虫肆虐导致劳动力短缺。美国卫生防疫官威廉·戈加斯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和网格化管理,成功阻断疾病传播,证明了公共卫生措施和非药物干预在防控蚊媒传染病中的有效性,同时他还强调了社会管控、专业人员和资金投入是必要条件。

最后,上海大学的陈剑老师发表了题为《航行中的医学:近代早期英国海军医院船和战争医疗网络的编织》的报告。他从英国近代早期建立的战争医疗网络中的关键点“医院船”出发,讨论了英国海军的近代变革和医院船的兴起。陈老师指出,医院船的发展是英国海军近代变革的一个缩影,同时折射出了英国国家能力的增长。医院船作为英国编织战争医疗网络的重要一环,推动了战争医疗网络从地方性向全球性的转变。

在评议环节,李晶教授对以上报告提出了宝贵建议。他认为周森老师的文章应侧重考察海军救援措施中的延续性问题,并关注具体案例分析;而陈剑老师的文章对医院船的论述已较为完备,未来可以进一步发掘网络内在运行的逻辑。对于张老师的文章,他认为一手文献的使用非常细致扎实,但他认为可以从跨国的视角进行完善,比如对巴拿马运河的关注是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对美国国内的关注的延伸,联系美国和古巴的关系。

在交流讨论环节,张仲民老师对此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未来类似学术活动的举办抱以热切的期待。与会学者们也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分享了他们在医疗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体会心得,并祝愿《医疗社会史研究》越办越好。至此,第一届《医疗社会史研究》编辑部青年学者工作坊圆满落幕。众多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战史上伤病救治的关键问题以及医学竞赛背后的深刻意义,将有效推动医疗社会史研究在海战领域的深入发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的医疗与战争关系,以及历史学空间转向背景下医疗社会史研究的深入拓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