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来论|风狂雨骤掀不翻大海

蓝狐 2024-11-14 27 抢沙发
来论|风狂雨骤掀不翻大海摘要: ...

中国“产能过剩”,中国经济“见顶”、“过峰”、“崩溃”……长久以来,总有些人抓着中国经济的个别指标说事,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一直没停过。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事实是,从2013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年均6.1%中高速增长,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949746亿元,同比增长4.8%,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经济没有“衰”,反而是“唱衰”的论调屡屡先衰。有人坐不住了。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经理大卫·泰珀公开呼吁现在是时候买入“一切的中国资产”。的确如此,9月以来,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打出提振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组合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全球经济前景预测,中国将成为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对全球经济贡献率将达到21.7%,超过所有G7国家的总和。

中国经济信心和底气从哪儿来?

先看“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大城市和城市人口;中等收入群体总量超过5亿人;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唯一具备所有17种稀土产能的生产国;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一;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的总和……‌

再看“质”:每年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超500万,领先全球;《纽约时报》说,在人工智能尖端人才培养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世界第一;《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中国经济这片汪洋大海始终在那儿。

面对“大海”,资本流向有其自身规律。

企业“用脚投票”才是真相。今年,美国苹果公司在河套深圳园区设立应用研究实验室建成运营,组建起超过1000人的中外高端人才研发团队,成为美国本土外覆盖范围最广的实验室。

特斯拉投资14.5万亿元建造的上海储能超级工厂,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投产,显著提升特斯拉在全球储能市场的竞争力。

就在美国政府10月份宣布限制美国企业和美国人在半导体、AI和量子领域向中国投资的新规的当天,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将扩容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封装测试基地,增加3亿美元的注册资本,提高本土供应链效率,加大对中国客户支持力度。

眼明心亮的不只是美国企业家,尽管欧盟一些领导人呼吁要对中国“去风险”,欧盟企业今年第二季度对华绿地投资飙升至创纪录的36亿欧元。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中国中心负责人阿尔弗雷多·蒙图法尔-埃鲁说:“超过70%的外资企业告诉我们,他们正在中国增加投资。”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让人无法割舍。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展示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自多国近800个采购团体参展与会,数量创历届新高。

企业家们现在担心的,不是“中国二次冲击”,而是“错过中国机遇”,所以坚定选择“去中国”。而不是“去中国化”。

近期,美国知名财经期刊《巴伦周刊》刊文《有关“中国衰落”的叙事,大错特错》谈到,“对于那些关心实质内容而不是只看新闻标题的投资者而言,中国的经济轨迹会提供令人兴奋的机会。而对于不受制于(西方)流行叙事的人来说,中国经济则会讲述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投资故事”。

“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从未停歇,然而,中国向前发展的坚定步伐始终无法阻挡。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

唱衰别人,并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反而可能会错失了机遇。携起手来才能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才能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