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方文坛》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主办,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召开。以下是“第三单元:褶子城市”的主要内容。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时世平主编主持
第三单元的主旨发言由《天津社会科学》主编时世平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陈忠教授发言
苏州大学教授陈忠以“'城市中国'的文明特质”为主题,以对“上海之窗”的实地观察为切口,探讨城市中国的可能文明特质。以2000年(房价开始上涨)为分界线,经过20多年的高速城市化,我国正在深刻成为“城市中国”。那么,城市中国会走向何处?什么是城市中国的文明特质、气质?什么样的城市中国才是可持续的?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度思考的问题。
刘怀玉教授发言
南京大学教授刘怀玉以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有影响的普殊同、霍耐特、卡利尼克斯与博任纳等为代表的新批判理论为代表,分析反思这一重要转变,以期对建构中国式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他指出,博任纳重提什么是社会批判理论,不仅仅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范畴与话语的批判,而是由此进入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现实或内在逻辑的规律的批判,他重新改造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使其成为反映新资本主义现实的理论,即城市批判理论。在传统马克思主义那里城市只是一个概念,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之中城市问题还没有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概念而只是作为一个局部问题提出,今天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整体性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个完整系统的全球化视野中的城市理论。将城市化问题系统全面地纳入批判理念建构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
汪民安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教授汪民安以“褶子城市与平滑城市”分析了褶子城市的由来与特征。他指出,“褶子城市”是借德勒兹的褶子(fold)概念来指代的一种城市类型。德勒兹发展了莱布尼茨的褶子概念,并用它来表达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风格特征。他强调,这个概念也可以用来描述某种城市类型,就是城市在不停地折叠和打开的过程。
孙玮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教授孙玮围绕“智能界面:创造城市文明的新形态”这一核心话题,探讨了数字时代的城市文明面临的挑战性议题。第一,智能机器系统的秩序逻辑与城市实践自发性、偶然性、无目的性之张力;第二,城市界面的平台中心化与端侧智能的个体化之关系;第三,人类的主体性与人工智能“他者性”之共生合一。她强调,这三个议题预示着,当前智能界面的发展,致使人类珍视的城市价值,如异质系统的交转、不同文化的碰撞、人与自然的融合、地方共同体的认同、自由创新活力的激发等等,正在发生变化或遭遇危机。但同时,智能界面又蕴藏着创造城市文明新形态的巨大潜能,亟待我们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未来。
季剑青长聘副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季剑青围绕“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双城故事’”这一主题展开。他指出,中国现代文学酝酿和发生于现代城市,主要就是上海和北京。如果我们不纠结于现代文学时间上的确定地点,而是将晚清至五四整个现代文学的发端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上海与北京以其不同的城市性格,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功能。简而言之,晚清上海的都市现代性为现代文学的发生提供了印刷出版工业、阅读市场、稿酬等一系列的制度条件,而北京作为大学师生的聚集地和五四新文化的策源地,则为草创期的新文学赋予了启蒙情怀、理想主义气质及某种“业余”精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而与此同时,两者之间的内在张力,又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从诞生起就充满了活力,并为其发展和演进提供了动力。
黄旦教授评议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指出,汪民安教授从德勒兹“褶子”概念出发提供了对城市形态的分析视角,褶子城市与平滑城市概念的对立具有启发性。刘怀玉教授探讨了城市空间的维度和尺度问题,其中讲到的全球视野下的地方研究问题,对上海城市研究以及城市与国家关系研究很有意义。孙玮教授的界面概念为理解褶子城市打开了新的视角。季剑青教授试图打破现成的文学史叙述和书写的时间差问题,“双城故事”将京沪两个空间并置,重新讨论了现代文学的产生与形成。
(本文由孙冠豪、程功、杨翼然、梅晶哲撰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