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蓝狐

“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第四单元:文学城市

“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第四单元:文学城市摘要: ...

2024年11月,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方文坛》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主办,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召开。以下是“第四单元:文学城市”的主要内容。

微信号:MD8008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俞晖主编主持

第四单元的主旨发言由《江西社会科学》主编俞晖主持,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发言。

 

严锋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以网络科幻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为例,探讨“都市空间的混合现实重构”问题。第一,该小说以两个相距20年的南京为背景,描写了两位少男少女跨越时空的交流。作品对现实的都市空间进行了多重的重构,把当下鲜活的生场景与架空的废土世界进行叠加,在日常中看见异常,在架空的废土中展现出温度和浪漫,突破了传统科幻文学中对城市的冷漠和异化描述。第二,网络文学的媒介性又为这一空间的建构提供了新的维度。第三,读者在原作的页面上留下了大量的评点,用图像和音频的方式对作品中的都市空间和人物形象进行了再现。读者的深度介入让传统的阅读活动变成了读者与作者和文本共生的再创造,也进一步突破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把不同个体和时空连接起来。

 

李永东教授发言

西南大学教授李永东以“'双城市'模式的文明失衡、新旧冲突与中国式调和”为主题,探讨城市在权力与文化上的双重性质问题。所谓的“双城市”,即指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由性质相异的两个区域构成,在城市内部形成了“双城市”模式,即华界之城与租界之城,或者说外国人之城与中国人之城,比如一些条约口岸城市号称“东方巴黎”(上海)、“东方芝加哥”(汉口)、“东方莫斯科”(哈尔滨)、“东方瑞士”(青岛)。他强调,近代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是从“双城市”开始的,同时带来了“双城市”的文明失衡、新旧冲突,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再造,则需要消解旧的“双城市”模式,调配出新的城市文化样态。

郁喆隽副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副教授郁喆隽的发言主题为“社区树突化与大脑神经网络式城市的可能”。他分析了数字时代,传统的以单一功能为载体、以效率或组织度为中心的社区,向一种类似神经元树突(dendrite)结构转变的可能性及其过程。他指出,现代性的一个未曾预期的效应是时间“克服”空间,但是在当下语境中,这种效应正从无意识转向自觉的演进与发展。尤其是伴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涌现——如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物联网、低空物流和3D打印等,原本在单个城市内消费、生产、居住、文化和休闲娱乐的物理-空间区隔将被不断弱化,乃至最终消弭。因此,都市性(urbanity)将不再由居民密度和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来加以界定,而是体现于大脑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式城市的形成。

于小植教授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于小植发言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城市文学”。她指出,中国城市文学的发生与演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休戚相关。在他看来,中国城市文学表述的必然是“中国式现代化”,针对的是中国现代工业史、中国现代经济改革史、中国现代城镇史等具体现代化事件及其独特的现代化经验。她强调,未来,中国城市文学在叙述中心、写作立场和精神内蕴等方面,应进一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建构新型城市伦理,书写好凝聚城市精神的城市景观、城市人和城市故事。

张屏瑾教授发言

同济大学教授张屏瑾聚焦人文城市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现状,阐述了人文城市研究的问题、方法与路径。她指出,人文城市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如何在城市中认识自身等,这些问题关涉人文与社会科学,也与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人文城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文学科的理论问题,对其认识路径是复杂的和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的,如果说人文精神讨论更注重反思的态度与立场,那么今日的人文城市研究应该具备一种主体性与建设性更充分的自觉意识,对城市发展中的各个环节产生明确的指导作用。他强调,人文城市研究应当从中国城市化最具体的历史着手,以西方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得失为参照,最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视野中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内涵。

陈建华教授评议

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陈建华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在评议中注意到文学城市这一单元的高度跨界性。严锋教授所探讨的小说案例,展现了网络科幻文学远超出传统经验的发展,而当代科幻文学也唤醒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文学记忆,为重新看待晚清和民国初期大量科幻作品提供了新视角。郁喆隽教授用树突等脑神经科学概念对于城市的比附性描述,彰显出从时间视角出发的带有人文色彩的城市展望。李永东教授的“双城市”模式突出了中国城市与国际都市的比较视野。于小植教授回顾了文学史研究中的城市文学叙事,提醒我们如何打破固有概念,呼吁探索研究中国城市文学的独特路径。张屏瑾教授追溯了九十年代的人文精神讨论,对未来人文城市的发展路径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归纳和概括。

(本文由孙冠豪、程功、杨翼然、梅晶哲撰稿)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