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微信号:MD80084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全面推动国家自主贡献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简称《年度报告》)在会上发布,全面展示202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年度报告》指出,中国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近 20 年来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 13.14 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4.0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 50.32%。
其中2023 年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90.5万公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提前实现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推动18个市(县)和21个国有林场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工作;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加大林草火灾、病虫害防控力度,切实保护林草资源,2023年,全国森林、草原火灾分别较上年下降53.74%、29%。
“2023年,中国森林蓄积量达到了194.93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65亿立方米,已经实现2030年目标。” 夏应显在发布会上介绍,除此之外,2023年,中国持续推动碳强度下降工作,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7.9%。截至2024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2.06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多实现2030年的装机容量目标。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夏应显介绍,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其他16个部门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文件,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39个城市作为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积极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路径和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着力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区域气候韧性,积极防范气候风险。” 夏应显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