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澎湃新闻,发起“人民城市·5周年/笔谈”专栏,从超大城市治理、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城乡融合、城市群发展、青年与城市等多个角度,讨论人民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从世界范围内城市的演进历程来看,人民城市理念的提出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为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展现了光明的前景。从中国特色的城市实践来看,人民城市是充分体现“两个结合”的重要原创性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总纲。人民城市理念的形成有深厚科学的文化逻辑作为支撑,最为基础的实践来源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城市文化和民本思想,并合理借鉴西方城市文化发展的有益启示。
人民城市理念强调建设人民城市不仅要在物质层面达到全面的现代化,更要承担历史所赋予的文化使命,以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本质特征。文化建设是人民城市的核心功能,如何在保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软实力,是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城市理念为城市文化生产的人民性提供了鲜明的实践指引,与西方城市文化生产的资本导向形成本质差异。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民性解决了城市文化发展属于谁、依靠谁和为了谁三个方面的核心命题,明确了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性地位。是否拥有美好的日常生活是衡量城市发展和治理水平,尤其是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的一个内在评价标准,人民城市建设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都需要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文化生态,从而真正让广大市民群众有更多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海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成为新时代以来上海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文化文艺精品,还是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都要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的理念定位,把文化价值评判的权力交给人民,让文化产品服务更优质、更丰富,文化设施更亲民、更便利,文化活动覆盖更广、参与更深,将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本价值体现得更为充分。
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始终把人的获得感作为文化建设最根本的衡量尺度,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守文化之本,持续筑牢人民城市建设的文化根基。在奋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过程中,上海深耕厚植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推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融合发展,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嵌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上海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通过各类高质量文化内容的汇聚和高质量的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各个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以美育人,在文化的参与、体验和创造中绘就“人人都是软实力”的生动图景。
文化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人民城市建设充分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人民城市和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根”“魂”同源,互为动力,相互赋能,将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实践的新篇章。
(作者郑崇选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海报设计:周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